原標題:這個冬天有點冷,一位年輕女醫生這樣被殺害了!

來源:牛彈琴公衆號

這個冬天有點冷。

有很多的喜事,航母入列,胖五上天,相比曾經工作過的阿富汗、中東等地,阿彌陀佛,國泰民安。

但寒風中,也有悲劇。

哈薩克斯坦飛機墜落,不幸的是12人遇難,幸運的是,80多人逃過一劫。真的僥倖啊。

重慶有人跳樓自殺,還砸死了兩位路過的高三女生,讓人格外唏噓的是,一位是獨生女,一位是失獨再生女。這是怎樣的悲劇!

還有,朋友圈更憤怒的,一位年輕的女醫生被殺害了,非常殘忍地被殺害了。

昨天(10月27日),北京市檢方宣佈,對犯罪嫌疑人批捕,罪名是涉嫌故意殺人。

等待這位兇手的,最多也就是人生幾個月的倒計時吧。

確實讓人憤怒。

要知道,“醫生在救你家屬的命,你卻要了醫生的命!”

網絡上,一位遇害醫生同事描述了相關過程,部分如下:

……我經歷了這件事從頭到尾的過程,我清楚一切的前因後果、一切的細節。爲什麼我一直不發聲?!我麻木了周圍人對我們死活的麻木,我悲憤於社會大衆對我們的偏見和仇視,我們臨牀一線底層的吶喊在人心的曠野上,震盪不出一絲的聲響,不然何至於一次次的暴力傷醫殺醫事件屢見不鮮。

但這一次,我不想沉默了。

第一個問題:病人的診治經過。患者95歲老年女性,腦梗塞後遺症,長期臥牀鼻飼營養,生活質量不高。12月4號楊文醫生首診的,病人來時嘔吐、納差、意識不清,家屬簽字拒絕一切檢查,僅要求輸點液,但是輸液後病情無改善好轉,幾個家屬就認定是楊文醫生輸液給輸壞了。

之後我們努力說服家屬同意檢查,證實病情本就不樂觀,老太太全身重症感染(胃腸道、泌尿系、肺部)並伴有心衰、心肌損傷,加上基礎病多、高齡、自身免疫功能低下,治療效果不好預後差是肯定的。我們和家屬交代病情,完全沒辦法溝通。

他們一家子不接受疾病不接受死亡,每天都會因爲一點點的病情變化和懷疑我們的用藥,不停的吵鬧、辱罵、威脅,我們建議病人轉院,建議家屬走醫療鑑定,都不同意。他們就在搶救室天天跟我們幹架,小兒子尤其極端和情緒化,總說老太太死了,我們誰都別想活。半個多月,我們上班都是忍氣吞聲、膽戰心驚。

第二個問題:爲什麼不聯繫病人住院。就一句話,天天犯渾的一家人,誰敢接診收治?!

第三個問題:明明知道一家子犯渾,你們沒有安全意識麼?!我們有,我們謹小慎微的伺候,我們向上反應了,科裏醫院都記錄和備案了該患者及家屬情況,也囑咐我們注意安全。可是就算警察事前來了,也沒有用,就像家暴發生多少次,施暴者都可以冷笑面對,直到最後殘忍的砍出那麼多刀。

我悲憤於兇手的殘忍,在楊文醫生凌晨五點多伏案工作時,悄然於背後揪住她頭髮,扼住她頸部,連砍數刀,那都不是刺傷,那幾乎是割頭了。多大的仇恨,要這麼去發泄,治不好你家人的病,難道我們就不配活着下班麼?!我們也上有老下有小。工作上我們竭盡全力,我們更希望治好所有的病人,但那不現實。

我寒心於周圍的麻木,兩個小時後,當我僥倖躲過屠刀,接手搶救室工作時。楊文醫生就在我身旁,被冰冷的搶救着,她的熱血還灑滿了一地,空氣中都是血的腥味,我經歷過無數次慘烈的搶救,但這一次大腦完全空白了……

我可以理解其中的悲憤,以至於情緒激烈,但身邊的醫生都成了“戰友”,確實讓人倒吸一口涼氣。

這是醫院,是救死扶傷,但畢竟不是戰場啊!

醫生,是我最尊敬的職業。

不僅僅古人所說的:不爲良相,就爲良醫。

當年在耶路撒冷工作,三天兩頭爆炸,有時小爆炸更危險,因爲極端分子就是藉此等更多人到場後,引爆更大的炸彈。

因此,每次爆炸後,總是兩條路線,一條是民衆驚恐向外逃生,另一條不顧風險的“逆行”,一般有三種人,第一是軍警,第二醫療救護人員,第三就是我們記者。

每個人都可能有小病小災,都不可避免和醫生護士打交道,患病情緒緊張,有點焦慮可以理解,我也不能說所有醫生都是懸壺濟世,但絕大多數醫生,確實是值得尊敬的,也確實和病人相處融洽。

但不管什麼理由,這樣暴力傷醫殺醫,已經完全沒有底線了。

看到有醫生組織發聲:守護醫生的生命權就是守護患者的生命權,守護一方安寧的診療臺就是在守護患者的健康權。

難道不是這樣嗎?

我們難以想象,一個社會如果沒有了醫生,如果越來越多人都說“我不讓孩子學醫”,這會是怎樣的結果?

讓醫生戰戰兢兢上班,抖抖霍霍檢查,心驚膽戰開藥,這還治得好病嗎?

醫患矛盾,其實哪個國家都有。美國也有患者開槍打死醫生的,但都是極其極端的例子。我們畢竟還不是美國,我們本應該做得更好而不是更糟。但事實,卻總是讓人失望。

怎麼辦?

一次又一次,以至於真正麻木?

就像美國槍擊案,每次大規模槍擊案後,全社會羣情激奮,各種悲傷悼念,然後,就沒有然後了,控槍都是空談,都是政治鬥爭籌碼,大家眼睜睜地等着新的悲劇在身邊發生。

中國不是美國,問題是時代的聲音,中國只要想解決這些問題,我相信總應該是有的。

讓醫生戴着鋼盔上班,讓警察在門口把守,顯然不現實!

但投入更多保衛,加強安全防護,這應該也是沒有辦法的辦法。

我也相信,在發生刺殺之類的極端行爲前,往往還有吵架推搡的行爲。

禍患常起於忽微,對這種破壞醫療秩序的行爲,立刻予以懲戒,是不是會警示很多人?

就如同有國外醫院警示的:如果你認爲攻擊護士、醫生或救護人員沒事的話,我們會給你最高14年徒刑讓你思考一下。

記得重慶公交車墜江悲劇後,各地對攻擊公交車司機、搶奪方向盤行爲,發現一起嚴懲一起,這種零容忍警示效果,我相信阻止了很多類似的悲劇。

還是要法治啊,必須零容忍!

不能和稀泥縱容無理取鬧,也不能總想着息事寧人,等問題鬧大了才解決。

當然,更重要的,還是要治本。

看到一位朋友寫道:

醫生們是在救治一個個獨一無二、僅有一次的生命,“健康所繫、生命相托”,這需要醫生們即使只能“偶爾治癒”、也必須“總是安慰”。可現在的體系下,醫生們是流水線上“無情的工人”,處理一個病人只有兩三分鐘。更糟糕的是,爲了保證體面的收入他們常常要搞些無價值、甚至有害的治療措施……

我不是專家,更不想亂說。但我知道,這些,確實是改革的難點。

正如領導人所說的:

容易的、皆大歡喜的改革已經完成了,好喫的肉都喫掉了,剩下的都是難啃的硬骨頭……

但再難也得改啊,這就是民生,民生是最大的政治,比GDP數字更加直接。

讓醫生更有尊嚴更有安全感成就感。

讓患者更有尊嚴更放心更有保障感。

醫生成了一個高危行業,老師時不時被污名化,這總是一個黑色幽默,但黑色幽默提醒我們,真正的改革還必須進行下去。

中國上下幾千年,醫生老師一直都是最受尊敬的職業。我總相信,哪怕有歪路,時代必然是要向常識常態迴歸的,我們中國人應該有這個智慧吧。

只是,正如那位遇害醫生的同事所寫的:太陽照常升起,我曬到身上還是冷,可是她,再也曬不到了……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