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11-22 20:14 | 浙江新闻客户端 | 记者 闵玲艳 摄影 汤华生

11月22日,浙江省“唐诗之路”建设发展推进会在绍兴新昌举行。活动旨在贯彻落实浙江省委、省政府关于推进大花园建设、打造“四条诗路”的一系列决策部署,让诗路不仅兴盛在纸笔间,更兴旺在实景中。

“涛落浙江秋,沙明浦阳月。今游方厌楚,昨梦先归越。”“诗仙”李白路过浦江时写下了当时的浙秋风光。浦江作为“浙江诗路”上一颗璀璨的明珠,其诗歌文化历史可以追溯到南朝,其间留下了许多值得传唱研究的诗词歌赋。

浦江的诗路,既可以融入到钱塘江诗路之中,也可以融入到富春江古严州府与婺江古金华府的古道诗路之中。会上,浦江县文联主席何金海代表浦江县进行唐诗之路典型发言,他从浦江历史文化与“唐诗之路”的三大节点、浦江“唐诗之路”之诗歌文化的三大亮点、浦江“唐诗之路”建设发展和推进的三大举措三方面阐述了浦江县与诗路文化的历史渊源以及其在“浙江诗路”建设中的一些情况。

此外,何金海重点介绍了浦江“唐诗之路”建设发展和推进的三大举措:一是2013年,投资2亿元建设代表诗歌文化的月泉遗址公园,2014年被列为浙江省重点工程;二是2016年12月,浦江县人民政府与中国诗歌学会签订五年战略合作协议,共同打造“诗意流淌的地方”,两年来活动多、成效大、影响远;三是投资五亿元建设“中国诗人小镇”, 中国诗歌年度报告落户中国诗人小镇,创建AAA景区,年文旅收入超500万元,游客超20万人,成为诗人、游客向往的地方。

最后,何金海表示,浦江有诗歌文化的传承和发展,有民间力量的底蕴和参与,有县委县政府的重视和支持,浦江一定会融入唐诗之路、建设浙中花园。

查看原文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