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11-22 20:14 | 浙江新聞客戶端 | 記者 閔玲豔 攝影 湯華生

11月22日,浙江省“唐詩之路”建設發展推進會在紹興新昌舉行。活動旨在貫徹落實浙江省委、省政府關於推進大花園建設、打造“四條詩路”的一系列決策部署,讓詩路不僅興盛在紙筆間,更興旺在實景中。

“濤落浙江秋,沙明浦陽月。今遊方厭楚,昨夢先歸越。”“詩仙”李白路過浦江時寫下了當時的浙秋風光。浦江作爲“浙江詩路”上一顆璀璨的明珠,其詩歌文化歷史可以追溯到南朝,其間留下了許多值得傳唱研究的詩詞歌賦。

浦江的詩路,既可以融入到錢塘江詩路之中,也可以融入到富春江古嚴州府與婺江古金華府的古道詩路之中。會上,浦江縣文聯主席何金海代表浦江縣進行唐詩之路典型發言,他從浦江歷史文化與“唐詩之路”的三大節點、浦江“唐詩之路”之詩歌文化的三大亮點、浦江“唐詩之路”建設發展和推進的三大舉措三方面闡述了浦江縣與詩路文化的歷史淵源以及其在“浙江詩路”建設中的一些情況。

此外,何金海重點介紹了浦江“唐詩之路”建設發展和推進的三大舉措:一是2013年,投資2億元建設代表詩歌文化的月泉遺址公園,2014年被列爲浙江省重點工程;二是2016年12月,浦江縣人民政府與中國詩歌學會簽訂五年戰略合作協議,共同打造“詩意流淌的地方”,兩年來活動多、成效大、影響遠;三是投資五億元建設“中國詩人小鎮”, 中國詩歌年度報告落戶中國詩人小鎮,創建AAA景區,年文旅收入超500萬元,遊客超20萬人,成爲詩人、遊客嚮往的地方。

最後,何金海表示,浦江有詩歌文化的傳承和發展,有民間力量的底蘊和參與,有縣委縣政府的重視和支持,浦江一定會融入唐詩之路、建設浙中花園。

查看原文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