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圖編輯:c大調

散文 小說獲獎作品展示

組委會主任:柳絲青青 副主任:黑風馬、許秋來、張永成 顧問:劉傳啓。

散文、小說評選主持:董偉國、柳絲青青。

散文、小說評委:周向東、曾春發、黃隆旆、江波、劉豔梅、皋利民、桑桑、李琬婷、黃增存、何青藍、追夢之翼、吳秀明、王文麗、呂明建、胡常珍、嚴景新、平安是福、趙通、王正榮、王克齊、暖陽、張守亞、王俊麗 、張小濤、李德霞、郭利、郭晨曦、畢祖金、小雨點、胡邊江、姚世雄、伊人、張光業、董祖芹。

主辦:中國鄉村雜誌社 中鄉美(北京)文化發展有限公司

【鄉村十月】徵文,主要圍繞鄉村十月風情、鄉村十月家事、農忙與鄉情爲主題的短期徵文活動。評選標準按閱讀量、打賞、留言初選,所有入選作品要求評委以質量、公平公正評選加分,決定勝出。.

散文、小說獲獎名單如下:

一等獎:

《豬頭肉》 作者:小魚

二等獎:

1、《十月的鄉村》作者:馮金林

2、《永不放手》(小說)作者:郭學德

三等獎:

1、《金秋十月的好消息》(小說)作者:王佐偉

2、《鄉村十月金色美》作者:蔡來升

3、《小麻雀》作者:何羣英

優秀獎:

1、《十月鄉愁》作者:小小心

3、《山音》(小說)作者:北斗

3、《桃園新村夜唱團—歌唱快樂新生活》作者:張倫

4、《石無言》作者:石童

5、《家鄉的柿子樹》作者:李淑娟

6、《在米倉民宿聽哇鳴》作者:李玲

中國鄉村雜誌社/中鄉美編輯部

二0一八年十一月十五日

特別提示:

1、中國鄉村雜誌【鄉村十月】徵文所有獲獎作品將在本平臺陸續展示。

2、所有獲獎者請速發來個人肖像,免費刊登在《中國鄉村》上。照片張數不限,必須清晰。

投遞獲獎者肖像郵箱:[email protected]

3、所有獲獎者請加總編微信:xu549750302

等待統一頒獎。(添加總編微信請註明:“鄉村十月獲獎作者”)

一等獎

小魚:女,遼寧海城人。從事語文教育工作,孩子們稱她“小局老師”。曾在海城日報開設《論語》賞讀專欄。教育雜文發表於《遼寧教育》《現代家庭教育》《小學青年教師》《校園與家庭》等刊物;詩詞散文見於《詩潮》《文苑》《山西青年報》《鞍山日報》《本溪日報》等。現爲遼寧省作家協會會員,遼寧省散文協會會員。

豬頭肉(散文)

文/小魚

豬頭肉,父親活着時愛喫,但買得很少。

少到切片的時候很糾結,切得厚了,一家四口每人喫不到幾塊就沒了;切得薄了,放在嘴裏嚼不了幾下就沒了。不管切薄切厚,碗裏的肉片總是可以數出塊數。我看着父親沒有喝完的酒,看着碗裏沒有喫夠的肉,很爲難又捨不得下桌。他就會挑剩下的最大塊的給我,說:下去吧。

我媽罵我饞。那時我六七歲,父親讓我去小商店給他打酒,有時也賒酒。我已漸從店主人怠慢的眼神裏學會了難爲情,很不情願去給他打酒。尤其是買不起豬頭肉,還喝什麼酒啊!我爹看出我不高興,說:有能耐,你就不把酒拿回來!天下着小雪,我出了商店的門,把他那個裝酒的塑料瓶扔在地上,一路踢着回了家。父親在門前等我,看到這情景,居然很高興,他誇我有心眼,還比我姐膽大。

後來我想,父親一生憨直又有些懦弱,大概打心眼兒裏不希望我們像他。我也是從少女時就很努力地叛離着父親傳給的本性,與自己鬥爭,爲了早點有能力給父親買酒買豬頭肉。

記憶中有大塊的豬頭肉可以喫了,是兩種情形:一是父親月底開出了工資,一是父親月底沒開出工資。開工資了就痛快地買酒買肉,沒開工資就不痛快地賒酒賒肉,平時喫不到豬頭肉的。我是這個村裏有名的優秀生,常被店主人滿臉讚許地提醒:這孩子學習好,記性好,別忘了回家提醒你爹,上個月還欠着肉和酒錢呢!我哭着質問父親;爹,你不能不去賒豬頭肉麼!以後也別再叫我去賒,咱沒錢不喫還不行麼!

不知從什麼時候開始,父親喝酒喫豬頭肉的時候,我就不再守在桌邊了,匆匆地喫完飯就離開。父親知道,我心裏有些看不起他了。他只是眉毛一抬,瞄着我去看書了,低頭繼續喫喝。喝多了就會喊出來:小二兒,你怎地小二兒,你不服奧,你給我好好唸書!小二兒——

父親也不是不知道過日子,平時缺少油水了,一般會去生肉攤買點血脖肉,再和那熟悉的攤主討要兩塊肉皮,回家或煮肉或耗油。血脖肉算得上豬身上最難喫的肉了,雖然離豬頭很近,味道卻差得那麼遠!父親喫血脖肉下酒時也很滿足。

我上班以後,給他買豬頭肉,都挑好的地方買,比如他常常捨不得下筷子的“拱嘴”,又香膩又有嚼頭,買得足足夠喫。

每年他過生日,問想喫啥,他都說“買塊豬頭肉就行”。後來就不問,直接買。只是豬頭肉的塊兒變大了,父親的胃口變小了。

直到他喫不動豬頭肉了,我還渾然不覺。

直到那個醫生對我滿臉讚許地提醒:二兒呀,你這麼聰明,應該想到你爹可能是癌——我才知道,自己還得了爹欠的錢,治不了爹生的病。

那些年,爲什麼不肯幫他多賒幾塊豬頭肉呢?你這個膽小的笨孩子!

簡評:追夢之翼

作品從題目上、從情感上都打動了我。爲作品打分的時候,給出此次我的最高分九分。足以看出我對《豬頭肉》這篇散文的喜愛。不單單是我,數十位評委也都毫不吝嗇給出了高分。衆望所歸,它在中鄉美十月徵文大賽中脫穎而出,拔得頭籌。在安排評委爲獲獎作品寫簡評的時候,我舉手示意,這篇歸我,我的確有話要說。

文題並不突出,甚至還有點土。正是這種接地氣的土吸引了我,吸引了更多的評委老師。讓我們不由自主沿着文章的脈絡向前邁進。開頭一句“豬頭肉,父親活着的時候愛喫,但買得很少。”令人渾身一震,這句話非常有分量,直擊心靈。是的,總有一天,父親會離我們遠去。

豬頭肉是我們兒時難忘的記憶。那時的經濟、物質都比較睏乏,豬頭肉珍貴稀缺,肉片薄厚都不過癮。那時的豬頭肉是餐桌的貴賓,是當時大人孩子眼中的山珍海味,作者一家也不例外。尤其是作者與其父更是對豬頭肉情有獨鍾。

不禁讓我想到了自己的母親,豬頭肉一直是母親的最愛,至今都無法釋懷。因喫素的緣故,從不沾染葷腥的我對各種葷腥深惡痛絕。尤其是母親的專寵豬頭肉,肉一上桌,我必然皺着眉頭嫌棄地躲在一邊,從未爲母親買過一次豬頭肉。這篇文章對我的觸動很大,忽然很想爲六十三歲的母親買一些上好的豬頭肉,但我知道,已經患有糖尿病、哮喘的母親再也不能像從前那樣大快朵頤了,深深的愧疚瞬間湧遍全身。

這篇作品樸實親切,真摯感人。一幕幕陳年舊事從心湖汩汩流出,氤氳了故園,溫暖着記憶,引起讀者心靈的共鳴。諸多評委不約而同爲作者撒花點贊,親手搭建了通向領獎臺的梯子。儘管獎項跟權威無關,跟名利無關,但這是一次對文學最直白的見證,是一次作者與讀者真實的對接,是坦率與真誠的,更是嚴肅與認真的。

文章的亮點之一:作者功力深厚,通篇乾淨利落,沒有囉嗦之處,且語言把握精準,恰到好處。如“開工資了就痛快地買酒買肉,沒開工資就不痛快地賒酒賒肉……”這樣乾淨純粹的句子文中比比皆是。

亮點之二:是作者的真與率性。作者不掩飾自己嘴饞,父親愛喝酒愛喫肉;不掩飾兒時自己對父親的不滿,一路把父親的酒瓶子用腳踢回家;不掩飾對賒酒賒肉的憎惡與排斥,以及對父親的看不起;不掩飾父親憨直又有些懦弱。

亮點之三:這篇回憶性的散文算是作者的懺悔錄,是一記警鐘,給予我們善意的提示,具有一定的教育意義。日子好了,豬頭肉塊變大了,父親已老,胃口變小。後來父親喫不動豬頭肉了,父親去了,“子欲養而親不待。”

作者的反思、拷問是對自己,也是對無數腳步匆匆的趕路人,在真誠的呼喚大家,慢下來,常回家看看。

二等獎

馮金林,當過中學教師,做過廣告策劃。南通市作家協會會員、江蘇省散文學會會員、中國散文學會會員、中國現代作家協會會員。著有散文集《寸草情深》、小說《風中一片情》。

十月的鄉村(散文)

文/馮金林

週末我回到石港老家,走進了十月的鄉村。

十月的鄉村,是金燦燦的季節。步出家門,天高雲淡,秋風拂面,眼前的田野是一片金黃,沉甸甸的稻穀誘惑着藍天的深情。一顆顆成熟了的稻穗壓彎了腰,秋風吹過,像是金色的波浪在起伏。我俯下身來細細端詳起一株株稻穗,那粒粒飽滿的穀粒,挨挨擠擠,掛滿枝頭,一簇簇稻穗聚合一起,渾如一支支飽蘸金色顏料的畫筆,家鄉的秋色不正是這無數支畫筆描繪的嗎?父老鄉親們的汗水滴落成金色,化作燦爛的鄉村畫卷。不遠處收割機正在一片金黃的稻穀田裏操作,嗡嗡的馬達聲吟頌着鄉村的詩韻,隨着機器的運行,一大片稻田一掃而光,田頭的彩條布上堆起一座座燦爛的小金山。我在農村長大,體驗過秋收的艱辛,彎腰割稻,雙手扎草送谷,在沉甸甸的過程中那些辛苦都有切身體會。如今,站在田頭,看着收割機把幾十個人一天的活計用兩三個小時就完成了,心中頓生感慨。機械化的收割設備代替了人工的鐮刀、脫粒,父老鄉親們不再是面朝黃土背朝天,而是舒適恬靜地在享受生活中完成果實的收穫。

老家石港是千年古鎮,著名的魚米之鄉,家鄉的稻米聞名遐邇。過去的“金南風”,現在的南粳“505”、“9108”都是米中精品。被評爲全國“優質粳米”、“江蘇省最好喫大米”。那米煮飯白香、軟糯,富有彈性,喫上一碗新米飯,香甜可口捨不得嚥下,細細咀嚼,脣齒間淡淡的清香讓人感嘆農村人有口福,也讓人願意到稻花香裏醉一回。

十月的鄉村,是桂花飄香的季節。“八月桂花遍地開”,但今年炎熱的天氣一直延續到九月下旬,直到連續幾次颱風來襲,才把悶熱的氣溫壓下去。秋來得有些遲,桂花也開得比往年遲,但終於在農曆八月的最後幾天掛出許多淡黃的花苞,也許是大自然特意留給國慶六十七週年華誕的禮物。進入金秋十月,丹桂盛開,花香馥郁,整個村子都浸沒在桂花香裏了。老家的人們喜歡桂花,幾乎家家都有桂花樹。那沁人心脾的香,總讓人心曠神怡,深深地吸一口,清香直入肺腑,令人久久不能忘懷。我老家的院子裏就有兩株不小的桂花樹,長得鬱鬱蔥蔥。每年花都開得蓬蓬鬆鬆,滿樹都是,金黃金黃的小花,一簇簇地隱在綠葉下、掛在樹梢上,滿園芬香,那香氣隨風飄散,與鄰居家的桂花香氣融合一體,讓空氣中瀰漫着迷人的花香。

十月的鄉村,是一杯醉人的酒。十月是成熟的季節,是收穫的季節,是人們付出辛勤努力能看到勞動成果而倍感喜悅的季節。鄉親們的臉上寫滿豐收的喜悅,眉間露出甜蜜的笑意。在十月的鄉村,無論你走到哪兒都會被喜悅的情感和熱情的氛圍包裹着。來到王家,王大嫂忙拿出幾個紅紅的大方柿子讓你嚐嚐秋果的甜蜜;走進李家,李大伯端出一碗自釀的新米酒讓你品品米酒的醇厚;到了張家,張大媽正在煮扁豆肉丁兒飯,那個香味和張大媽的熱情讓你不得不坐下來喫上一大碗。“一方水土養一方人”,老家的父老鄉親們依戀着這方水土,過着簡單舒適的農家生活,滋潤着幸福的人生。信步走在村裏阡陌小道和寬闊的水泥大道上,撲面的鄉音鄉情,讓我陶醉。回到家中,老父親正在蒸汽氤氳的竈間忙着蒸米釀酒。每年新米進囤,父親便會釀製一缸新米酒。自釀的米酒色澤清澈,味道甘甜,喝後既不上頭又不傷胃,養身健體。村裏家家釀米酒,人人愛喝米酒。夕陽的餘暉,把鄉村的屋舍、樹梢、田埂,塗上一抹金黃,炊煙從村舍的屋頂嫋嫋升騰起來,空氣中燃燒着泥土的味道、桂花的味道、米飯的味道、米酒的味道……

駐足鄉村,我久久不願離去。十月的鄉村,是一幅金色的畫,是一首醉人的詩。我愛金色的秋天,我更愛十月的鄉村。

簡評:吳秀明

家鄉石港,不僅是著名的魚米之鄉,更有那十里飄香的桂花樹……這些都靜靜地流淌在作者極其流暢的文筆之下,還有家鄉農民那勤勞的身影、喜悅的笑臉!難得的好文章!

二等獎

作者簡介:郭學德,小時候愛看小說,後來就寫小說。現有作品百餘篇散見於國內文學期刊及網絡媒體平臺。小說(神筆傳奇)入選(手機網易網),(神狗)入選(中國鄉村雜誌)徵稿大賽第一期。現爲翼城君悅酒店董事長。

永不放手(小說)

文/郭學德

男人和女人結婚十多年,激情過後,他們感到婚姻象一潭死水一樣沒有一點漣漪。因爲一些瑣事免不了鍋碗瓢盆碰撞,鬧得雙方情緒低落生活死氣沉沉。

最後,男人說離婚吧!女人無奈地說隨你。男人說結婚十幾年了也沒出國旅遊過,上泰國旅遊一回吧,旅遊回來就辦手續。女人心裏像被什麼撞了一下,凝視着男人點了點頭。

在那年的12月,他們來到了風光秀麗的安達曼海上的普吉島,享受着異國風情,珍惜着每一分每一秒,因爲幾天回國後,他們將各奔東西,從此形同陌路。

一日午後,男人和女人正在海邊享受着海風的沐浴,忽然海上颳起了狂風,朗朗晴空立時變得烏雲密佈,男人看見海上捲起了滾滾浪潮,驚叫一聲“海嘯”!拉着女人便向附近的一個三層樓房衝去。

身後的海嘯,像草原上瘋狂的野馬,呼嘯着一浪高過一浪追趕着。

男人拼了命拉着女人逃命。女人氣喘吁吁地說你跑吧,我不行了,心臟快爆炸了!男人說死我也不會丟下你!

一步兩步,男人的腳步剛踏上盤旋在小樓外的樓梯,身後的海水已漫過女人的膝蓋。男人左手抓緊樓梯,右手拉着女人艱難地往上爬,海水像有千萬個魔手,把女人往下拖,在和男人爭奪着女人。

男人剛爬到樓頂,海水已漫到了女人的腰部,女人的身體在海水中漂盪,男人怎麼也把女人拉不上樓頂。男人見樓頂的欄杆上有纏繞的鋼筋,便用左手纏在自己的腰間,把餘出的一米多長順着右胳膊伸下去,死死得纏繞在女人的左胳膊上。

海水在拍打着小樓房,女人的身體在海水中晃悠,女人說我的胳膊快斷了,我受不了了,放開我吧!男人說不!堅持下去就是勝利,我們就能活着回去見爹孃!見我們的女兒!

這一刻,女人流下了感動的眼淚。女人說謝謝你!男人說傻瓜,我們誰跟誰啊!

女人幽幽地說回去還離婚嗎?男人深情地說死也不離了。

海嘯過後,人們發現吊在小樓上已昏迷的男人和女人,兩人的手死死地連在一起。男人的胳膊和女人的手被纏繞的鋼筋勒出了一道深紫色的血印,像一道美麗的彩虹,深鑲在男人和女人的心中。

獲獎作品簡評:山夫

微型小說《永不放手》用欲揚先抑的手法,將“七年之癢”準確反映出來,並將“癢”之疼痛和美好結局,深深烙印在人世間至真至純的愛情中。

小說以小見大,構思精巧,語言洗練,情節緊湊,既能讓情感產生劇烈的衝擊,又能讓心靈接受震撼的洗禮。

勿庸置疑,這是一篇佳作。

三等獎

蔡來升:筆名大澤蟄龍,臥龍居士。中學語文高級教師。有紙質作品在《巢湖水》《燕趙晚報》及《衡水廣播電視報》《桑榆文苑》上發表。多篇電子版作品在《我的老冀師》《傾雨文樓》《海闊天空》《醉歌文苑》《孝南文學》《冬歌文苑》《一葉芭蕉》《大時代文學》平臺發表。

鄉村十月秋色美(散文)

文/蔡來升

中秋過後,秋陽漸斂暑熱。涼風習習,吹動泛黃的銀杏葉颯颯作響。抬頭望天空飛過的一隊徵鴻,勾起我的淡淡思鄉情。藉着“國慶"假日,我決定回鄉下探望老父。

自行車飛行在寬闊的柏油路上,一個小時的工夫,就把我載到朝思暮想的故鄉,使我有機會能飽覽鄉村十月的絢麗美景。

先不說琳琅滿目的果園美景,單說廣闊的田野裏舉辦的農產品展覽,就讓人陶醉不已,流連忘返。

走進田野,只見粗壯的玉米棵上,玉米穗兒像胖娃娃的胳膊,拱裂了外皮,露出黃燦燦的籽粒。伴着陣陣悅耳的蟈蟈叫聲,只見落盡枯葉的大豆秧上,垂着圓鼓鼓的豆莢。大豆地旁邊是一眼望不到邊的棉田。炸蕾吐絮的棉桃像是玩皮的孩子吐出長長的白舌頭,扮作嚇人相。緊鄰棉田的是蕃薯地。蕃薯秧的葉子已被早霜凍蔫。下面拱裂的縫隙裏露出紫色或土紅色的蕃薯皮,展示着秋天的魅力。

途中經過一片菜園。蔬菜競肥爭綠的情景,令人心曠神怡。

山羊角般的尖椒和肥大的青椒紅綠相間,互相映襯。細長的十八豆像小姑娘梳的髮辮,根根低垂在竹竿架下。黃瓜架上,墨綠的葉子間閃現着頂着黃花的嫩黃瓜。摘一根,放在口裏償一下,清脆可口。身着紫袍的大茄子和細長的牛心茄子,對比鮮明,卻又各具千秋。西紅柿羞紅着臉,或許是與小夥兒戀愛的事被人揭穿……

走過菜園,來到碩果累累的果園。

首先映入眼簾的是成片的蘋果樹和梨樹。又大又圓的紅蘋果,讓人垂涎欲滴;掛滿樹枝的水晶梨,長成大頭娃娃的形狀,一副憨態可掬的樣子。

果園裏還種着葡萄。晶瑩剔透的葡萄像串串紫色的珠子,掛滿了綠葉掩映的水泥架子。透過葉子的縫隙,撒下秋陽的絲絲光輝,映襯得葡萄越發閃亮、圓潤。

除此之外,果園裏還種着三五棵年輕的柿樹。每棵柿樹上結着幾十個大柿子。柿子的顏色正在由綠轉紅,看上去似乎還有一層白粉。用不多久,它們將會變成盞盞紅燈籠,照亮整片果園,扮靚迷人的秋天。

鄉村十月,是一幅飽蘸着辛勤汗水,繪就的絕妙田園風景畫兒。

簡評:暖陽

作者用飽含深情的筆向讀者描繪一幅鄉村十月秋收的美景。層次分明,脈絡清晰,從田野到菜園後到果園,有即將豐收的莊稼,有飽滿豐盈的蔬菜,還有累累的碩果,無不向世人宣告又一個豐收年的到來。

文章沒有華美的辭藻堆徹,也不見扣人心絃的細節描寫,更像一位老友面對面和你娓娓訴說他眼裏的十月豐收的美景。看似平淡無奇的描繪卻恰恰抓住了讀者的心。追隨着作者的思緒,一幅幅鄉村十月豐收的美景一覽無餘。

不足之處:內容過於簡單,涉及面畢竟較少,段落結構一覽無餘,文章除了描繪豐收美景外沒有再往深處挖掘,是不是可以把豐收的喜悅靠一靠黨的富民政策,算不算對主題的昇華!

三等獎

王佐偉:筆名老鴉關人,鄉村小學老師,鍾情文字,喜歡在課餘寫些有關鄉間的小文章自娛自樂,己有一百多篇文章發表在各家文學網絡平臺。

金秋十月的好消息(小說)

文/王佐偉

如今農村流行一種怪現象,有人發牢騷說,低保救助養了一羣懶漢。

黑泉灣村的二灑就是這樣的人。

早先,二灑光陰過的挺紅火,他在常州一家麪館當面匠,媳婦在家操持幾畝田,是村裏數得着的殷實人家。不料天有不測風雲,那年二灑媳婦突然中風了,跑遍了省內各大醫院,花光了家裏的所有積蓄,還拉了一河灘的饑荒。家境急轉直下,當年他被鄉村政府納入低保救助對象。他也不能外出打工了,伺候躺在病牀上的媳婦。

這兩年媳婦病情好轉,能慢慢下地了,後來生活開始自理,村裏動議取了他的低保,救助更困難的人。

二灑當場跳了腳“:我二灑拿的是政府的錢,又沒掏那個人的腰包,奈誰的蛋疼?誰敢挖我的低保,尕刀刀見血!”

二灑是狠人,當年曾徒手放倒過一頭髮瘋了的犏牛,村裏人怵他。二灑還是享受最高低保救助,冬天曬暖陽,夏天滿莊轉,還隔三岔五割點肉改善生活,日子倒也過的消閒舒坦。背地裏人稱他爲“馬乾”,就是拿工資的國家幹部。

這天早上,他斜躺在炕上刮碗子,村支書進來了。

支書大駕光臨,他慌忙下地,手忙腳亂的倒茶。

“支書呀,啥風把你吹來了?”

“沒啥事,就是想老哥做的面了。二灑哥,這幾年窩在家裏,黃了手藝吧?”

“支書你這是門縫裏瞧人,把人瞅扁了,瞧不起老哥?你等着,看看老哥的手藝,恰好昨天趕集割了些羊肉。”

不大一會兒,二灑端了一海碗麪進來,蔥白菜綠,湯濃面寬,調上油旺旺的油潑辣子,支書喫得滿頭大汗,二灑得意的瞧着支書的喫相。

“咋樣?倉促之間難兌湯,味道差些,要是有老湯,保證讓你喫得過癮!”

“色香味俱佳,味道地道。”支書喫得滿面紅光,直豎大拇指。

“哎,二灑哥,守着好手藝受窮,糟蹋了,可惜可惜。”

“那怎麼着呀?

“開個麪館呀。我打聽到,你從前打工的麪館轉讓,熟門熟路,你去開呀。”

“我精勾子(指光屁股)扣着一頁瓦,那來的本錢?支書你別取笑我呀。”

“最近,有 精準扶貧貸款。”

“這個我知道,貸款要擔保,我這個二杆勁,誰敢擔保?再說,五萬不夠呀,在常州轉讓個店沒十萬拿不下,缺口大,我上那尋錢?”二灑愁的直撓頭皮,黑臉擰成了個鐵疙瘩。

“只要你有這個心勁,我擔保。差的部分我想辦法,你只管放心大膽的去闖!”支書說。二灑高興得幾乎跳蹦蹦,握着支書的手使勁搖。

過了幾天,貸款下來了,差的錢支書也湊夠了。立春後,二灑踏上了去常州的路,是支書親自送去的。

金秋十月的一天,二灑給支書打電話,飯店開始盈利了,自動退出低保救助。同時叫支書選村裏沒脫貧的幾個年輕人上他麪館打工學面匠,工資比縣城飯館高五百,而且報銷來回的火車票。

簡評一:伊人

作品通過人物二灑從一個自食其力的手藝人掙到錢,因媳婦生病化光積蓄,變成喫低保,耍無賴情節,遊手好閒無所事實。通過村支書到二灑家喫拉麪,巧妙地誇獎二灑,鼓勵二灑開飯館,幫二灑解決資金困難等,最後達到二灑創業成功,金秋收獲的季節,收到二灑擴大再生產,解決村裏貧困學生就業問題爲結局。整篇文章構思巧妙,情節生動。符合新時代文學作品與時俱進的要求,讀完整篇文章的確是個好消息!

簡評二:張守亞

今天看到王佐偉老師的徵文作品《金秋十月好消息》,現淺評如下:

一、社會背景,本文與時俱進,結合當今扶貧攻堅,脫貧致富的時政,很接地氣。可以說是一篇很好的扶貧類佳作。

二,人物。成功塑造了二灑的懶漢形象,霸道不講理,好喫懶作,空有一身絕技的面匠。

三,故事情節。二灑面匠出身,本不是懶漢卻以農村常見的怪現象入題,讓人感覺是在寫懶漢,也通過側面描寫二灑徒手製瘋牛,″馬乾"等描述,渲染懶漢形象。但作者並沒有深入懶漢的描述,而是筆鋒一轉直投主題,村支書送來了項目,資金,二灑重操舊業,立馬脫貧。脫貧之後的二灑還帶動村裏貧困戶學面匠技術,脫貧接力是本最閃光的地方。

四、不足之處。

①文中方言有區域性,不能面對全國讀者。

②個別詞語運用不當,比如說最後一句″報銷來回火車票",不如將”火車票”改爲“路費"。

雖然有些瑕疵,但瑕不掩瑜。

以上就是我的愚見,不當之處見涼。

三等獎

何羣英,女,1965年4月生,英語本科畢業,中共黨員,廣東省韶關市中等職業技術學校電子商務專業教師,任教《進出口貿易實務》課程。熱愛生活,與人爲善,對工作認真負責,教學之餘喜歡用文字記錄生活,與大家分享。

小麻雀

文/何羣英

有一隻小麻雀,不知道什麼時候,從什麼地方闖進我的屋裏。它是因爲貪喫還是因爲想挑戰自己,或者覺得我的房子是個安樂窩兒,還是覺得我人太好了?

我們居住的環境安靜、優美。常常可見小鳥快樂地飛來飛去,或三五隻在樹上嘰嘰喳喳、在欄杆上竊竊私語,甚至在地面打滾,好像在表演節目,快樂極了。看到小鳥,我心中喜悅,感覺親切,特想親近它們,可是每當發現我有靠近它們的動機時,它們以爲自己打攪我們了,或者防備着我們抓住它們,都自覺地一起飛走。

我想起小時候在農村的生活。那時特別多麻雀,稻田裏,曬穀場,門前屋後,到處都是一羣羣的麻雀去覓食,都有點成災難了。收割的季節,我們小孩子都會被大人派去追趕曬穀場的麻雀。有時還會聽到大人們咒罵:“你們這些討厭的麻雀,何時才絕種!”想到要是麻雀絕種了,我們可以不用擔心本來就不多的穀子被偷喫,就可以自由地去玩耍了,我們也不懂事地期待着麻雀絕種。

不知什麼時候,似乎是在農藥被農民廣泛使用時,麻雀慢慢地越來越少。看不到成羣結隊的麻雀,我卻沒有那種輕鬆快樂的感覺,反而忐忑不安起來,心疼地想:“麻雀真的被罵衰了嗎?”直到有一天,道聽途說一個不知真假的壞消息,說“麻雀集體去自殺了”。那時,我感到很自責,也責怪大人們那麼狠心,我特別期待成羣結隊的麻雀能再回來。

隨着自然環境的好轉和國民環保意識的增強,麻雀又可以隨處可見了。如今看到麻雀我再也不忍心咒罵它們了,而是覺得親切倍至地愛護有加。

飛進我家的這隻小麻雀算是玩得開心吧,從一樓的客廳到廚房,甚至衛生間都有它的足跡。深夜,我們到二樓休息時,它也飛到二樓我們的臥室,然後再到衛生間住上一個晚。

都說“早起的鳥兒有蟲喫”,早上五點多,我就被噼啪嘰喳的響音喚醒。它蹦蹦跳跳到我們牀邊,然後又飛到沙門邊尋找出去的地方。我知道,它是一隻勤快的小麻雀,於是趕緊起牀,和它親密接觸後,我把它帶到小陽臺放飛了。小麻雀又獲得了自由,可以去它想去的地方,做它想做的事。

看到小麻雀輕盈地從我的手中飛出,飛往對面的一棵大樹,我舒心愜意。我爲它祈禱,以後的路還很長,每一步一定要小心,千萬別被套住了。

簡評:伊人

作者通過一隻小麻雀飛進自己家,想起小時候逐趕麻雀保護穀物,產生大人討厭的情緒,然而當小麻雀因農藥集體失蹤,又思念可愛的小麻雀。最後有一天,小麻雀飛進屋子,給作者以欣喜歡樂的情感,通過放飛小麻雀,達到自我提升,以祝福爲結束語,表達了美好的祝願外,作者善良純真的性格特點,讀後堪是欣慰!

投稿、諮詢,請添加中國鄉村公衆收稿微信:zxm49750302

《中國鄉村》雜誌2018年全年徵稿大獎賽通知:

(2018年第4期從10月1號至12月31號結束!)

———————

本次大賽主要爲《中國鄉村》雜誌提供優質作品,確保紙刊雜誌的質量內容豐富,走進市場,走進各地鄉村。雜誌宗旨,打造鄉村文化,傳遞三農信息,以“鄉情、鄉事、鄉人”爲關注重點,以實際、實用、實效爲特色,推廣先進適用技術,推薦新優品種,介紹致富經驗,普及科技知識,融科學性、實用性、通俗性、文化性、趣味性爲一體。

(一)獎項:

1、農業論文、專題採訪,新聞通訊,報告文學,紀實影像,鄉村經典美圖+文字註解,歸納一類。一等獎一名,獎金1000元。二等獎二名,獎金各500元,三等獎三名,獎金各200元。優秀獎五名,獎金各100元。(限字數3000字內)。

2、鄉村散文、小小說、故事,民間故事、農諺、謎語、歌謠、歇後語,歸納一類。一等獎一名,獎金1000元。二等獎二名,獎金各500元,三等獎三名,獎金各200元。優秀獎五名,獎金各100元。(字數限制1500字內)

3、鄉土詩歌:一等獎一名,獎金1000元。二等獎二名,獎金各500元,三等獎三名,獎金各200元。優秀獎五名,獎金各100元。(每篇五首之內,單首,限20行內)

4、最佳網絡人氣獎:一名,獎金1000元。

(二)徵文注意事項:

1、所有參賽作品請首先自行反覆校對,錯別字加標點符號錯誤有五處之多者,不予通過。投稿後可接受個別句子的修改。

2、凡參賽作品須註明:【中國鄉村雜誌徵文大賽】,否則,按微刊正常發表,或不予處理。

3、徵稿格式:

原創首發+標題+正文+作者簡介(100字以內)+高清照片。

4、切勿一稿多投,如果發現此行爲者,取消參賽資格,並且將列入《中鄉美》作者備忘錄。

(三)大賽規則:

1、凡參賽作品稿費不再發放,所籌集的打賞費用將全部用於大獎賽獎金和免費出版發行《中國鄉村》雜誌以及平臺的運營。

2、所有參賽作品閱讀量達到500以上,從中擇優入選《中國鄉村》雜誌,免費一本,免費快遞,免費出版發行,宣傳推廣。而角逐大賽的作品,將從入選各期雜誌的作品裏面擇優篩選。一個閱讀量計一分,一個留言計五分(一個讀者不能重複留言,多留視爲無效),一元打賞計十分。

根據打賞和留言分別計分的總和,與中鄉美評委和編外評委及名家評委打分的總和,由最高得分決定勝出。

3、此次活動,特聘請十名知名作家、詩人、以及有相當造詣的評論家和文學愛好者共同審閱,力求大賽公正公平地畫上圓滿的句號。

4、獲獎者將頒發獎金與榮譽證書,及贈送雜誌兩本,並且,將聘請獲得各獎項的作家、詩人進行簽約,長期爲《中國鄉村》雜誌提供保質保量的作品。

註明:所有獲獎者肖像,中鄉美平臺有權免費刊登在《中國鄉村》雜誌上,同意者方可參賽。

5、從2017年12月13號開始起,舉辦長年徵文大賽,上期沒發表的作品可繼下期刊發,以此類推,賽事不停,直到年底的全年徵稿大獎賽截止爲止。獲獎者將受邀參加頒獎典禮儀式,屆時有相關媒體進行報道。地點暫時預定於《中國鄉村》雜誌北京總部。

6、以上各項規定不認同者請勿投稿!

7、中鄉美所有工作人員不參與大獎賽活動。

組委會:

主任:柳絲青青

副主任:黑風馬、劉傳啓、劉學斌。

第一輪評選,評委:中鄉美編輯總部全體工作人員及中鄉美駐各省工作室主編。

第二輪評選,評委:陳榮來、趙克明、吳開展、班琳麗、胡毅,王曉莉。

第三輪評選,名家評委:李學、江小魚、姚國祿、賈笠、盧巖、非馬。

主辦:《中國鄉村》雜誌社

中國美文出版社

中國鄉間美文文化傳媒有限公司

協辦:李學美術館

CCTV 《魅力故鄉》欄目組

友情支持:中國國際通用航空產業集團

國家級文化藝術人才庫

長城書法院

歡迎投稿:大賽投稿郵箱: [email protected]

諮詢:中國鄉村公衆收稿微信: zxm549750302

中鄉美

中鄉美視角

查看原文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