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人是謠言的最大受害者,也是最大傳播者。爲增強中老年人謠言識別能力及科學認知水平,推動闢謠宣傳工作進一步開展。北京海淀甘家口社區特推出“睿享華年·快樂闢謠”活動。將互聯網廣泛傳播的“食品安全、養生保健、網絡詐騙”等謠言集結整理,以寓教於樂的遊戲形式 走進街道社區實地科普,切實做到增強居民謠言抵抗力,同時豐富其業餘文化生活。

寓教於樂 揭穿網絡謠言

“騙子拿到微信付款截圖,就能把你的銀行卡刷光”、“靈芝孢子粉可以防癌”這些都是真的嗎?昨日上午,北京晨報記者在海淀區甘家口社區服務中心看到,100多位老人濟濟一堂,在遊戲的各種PK中,諸如此類五十多個在老人間流傳的網絡謠言被一一拆穿,參與活動的李老先生說,“這種用遊戲闢謠的方式,既好玩,又能學東西,以後這些謠言是甭想再騙我了。”記者在現場看到,活動通過線上線下結合的互動遊戲,讓居民們在遊戲中晉級、復活、搶答、表演,沉浸其中,寓教於樂。

幾輪遊戲下來,不少居民告訴記者,活動中提到的很多謠言,自己都曾信以爲真,“甚至還原封不動地轉告給家裏人。今天通過做遊戲就學到了這麼多科學知識,這活動辦的有意思。”

網絡謠言成中老年人上網最大風險

據人民網輿情數據中心、微信安全中心共同發佈的《中老年人上網狀況及風險網絡調查報告》顯示,網絡謠言已成爲中老年人遭遇的諸多上網風險之首。

對此,海淀區甘家口街道辦事處副主任馬素霞認爲,想了解相關知識卻又摸不着門道、無法判斷信息準確性,是中老年人誤入謠言陷阱的重要原因,而提供權威信息,消滅網絡謠言也是微信謠言過濾器一直在做的,微信謠言過濾器負責人認爲,走近“銀髮族”纔是最接地氣的闢謠。

海淀區甘家口街道辦事處社區服務中心主任趙少芬表示,闢謠既要有益還要有趣,既要有心意,還要考慮老人的接受水平,爲此活動組織者煞費苦心。

記者瞭解到,這場主題爲“睿享華年•北京大媽快樂闢謠”的活動是由海淀區人民政府甘家口街道辦事處、微信謠言過濾器、北京大媽有話說新媒體平臺聯合主辦的。

據組織方介紹,這次活動探索成功之後,將繼續把這種新穎的闢謠形式推廣到北京多個社區,讓更多老人認清各種謠言。

北京晨報記者 田傑雄

查看原文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