降壓藥、調脂藥、抗血小板藥、抗凝藥、抗心律失常藥……這些藥物什麼時間喫、怎麼喫你都知道嗎?

阿司匹林

1

目前臨牀上多使用阿司匹林腸溶片空腹服用效果最好。

這是因爲大部分腸溶片在胃內酸性環境中基本不溶解,到達腸道鹼性環境中才開始溶解。

所以應儘量減少藥物在胃內停留的時間,餐前服用阿司匹林腸溶片爲佳。

2

普通劑型宜餐後服用,減輕藥物副作用。

其實阿司匹林早上或晚上服用都可以,服藥後3~4 小時藥物濃度可達到峯值,可以根據個人習慣固定每天相同的服用時間。

這是因爲有專家認爲人體早上6-10點時血液黏稠度較高,血壓、心率水平也較高,是心腦血管事件高發時間;也有專家認爲晚上血液處於更容易凝聚的狀態。目前還沒有大規模的研究證實。

他汀

1

由於膽固醇夜間合成量較高,所以通常建議睡前服用他汀類藥物。

2

食物可促進洛伐他汀及辛伐他汀的吸收,所以不建議空腹喫;對其他藥物並無明顯影響。

降壓藥物

長效降壓藥

氨氯地平、貝那普利和沙坦類等長效降壓藥,療效可維持24小時以上,通常每天晨起服用1次,比如早7:00,以便控制血壓“晨峯”。

中效降壓藥

依那普利、非洛地平、美託洛爾等中效降壓藥,藥效可維持10~12小時,通常建議一天服用1-2次。

上午7:00和下午16:00兩次服藥爲宜,使藥物作用達峯時間正好與血壓自然波動的兩個高峯期吻合。

短效降壓藥

硝苯地平、卡託普利、維拉帕米等短效降壓藥,藥效能維持5~6小時,所以若無聯合用藥,每天建議服用3次,以保證全天血壓平穩。

服藥時間應該是清晨醒來、中午1:00、下午16:00左右。

利尿劑

利尿劑對24h內的血壓均有降低作用。一般早晨7點服藥較其他時間副作用相對較小。爲避免夜間尿頻的不便,多建議白天服用

當然,每個人的情況是不同的,您可以在服藥前先進行24小時血壓監測,找出自己的血壓高峯,在24小時血壓監測的結果指導下,於高峯前1-2小時服藥

抗心律失常藥物

抗心律失常藥物通常根據其作用機制不同分爲I(Ia、Ib、Ic)、II、III、IV類,此處爲便於患者朋友們理解,暫且分爲長效和相對短效。

長效藥物

胺碘酮等長效抗心律失常藥物,根據個體反應每天服用1-2次,每次服用半片至1片,餐後服用。

由於其延長治療作用,有時會採取間隙性治療方法,無需連續每日服藥。

相對短效藥物

不同個體之間血藥濃度差異可達10倍以上,劑量和次數也應個體化,避免心動過緩的發生。

通常琥珀酸美託洛爾(倍他樂克47.5mg)建議每日1次,每次半片至1片,晨起空腹飲水送服。

需要注意的是長期β受體阻滯劑(XX洛爾)停藥時一定要遵醫囑逐漸減量,否則突然停藥會導致血壓升高。

抗凝藥物

經典:華法林

華法林作爲經典的口服抗凝藥物,是房顫患者的“老朋友”之一。

華法林通常每天僅服用一次,根據個體情況每次半片至數片不等,飯前飯後均可

通常建議需要注意的是最好在每天的同一時間服藥,不能隨意停藥或調整劑量。

剛開始服藥的患者,抽血查INR會比較頻繁(幾天、一週一次),請根據醫囑複查;藥物效果穩定後,可以一個月查一次。

偶爾忘記服藥、每天用藥時間相差明顯等,都屬於調整劑量,都需要連續監測INR,不應按照原來的間隔進行監測。

新型:達比加羣/利伐沙班

新型口服抗凝藥因其無需監測INR值等優點,服用患者也較多。

1

達比加羣通常每天服用兩次,每次1粒(110mg或150mg),建議餐中用水送服,以減少其對胃腸道黏膜的刺激作用。

2

利伐沙班即拜瑞妥,劑量有10mg、15mg、20mg,根據患者實際情況每日服用1-2次,仍建議整片藥物與食物同服,以實現藥物最佳吸收效果。

文丨周楊

覺得不錯,請分享和評論哦~

查看原文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