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何一個行業都有標配,標配是敲門磚,是進入門檻。從我們的調查來看,CPA也成爲很多高薪行業標配。

昨天,注會菌看到一個人微博上吐槽自己的部門全是CPA......

還有人說自己的同事是中科院的博士,已經通過CPA專業階段並通過CFA三級.....

這些案例讓注會菌不禁汗顏,大家都是這麼優秀的嘛?

然後我在微博上再搜索了一下,接着注會菌就受到了暴擊!一個小夥伴分享自己的學長經歷:學長是上財的研究生,正在準備CPA和法考,因爲他認爲這是進入投行的標配,目前已經是某家證券公司投行部的實習生。

在一些高薪行業,我們越來越發現,一張證書好像已經不夠用了。

CPA+CFA是金融標配:

CPA+司考是金融標配:

CPA+ACCA+CFA+司考+法學碩士是標配:

CPA不是升職加薪的條件,CPA是標配:

甚至連找對象,證書也是標配了:

在看完這些微博後,注會菌再次意識到:在高薪就業中,當別人擁有CFA證書的時候,而你沒有,也許就與一份理想的工作擦肩而過了...

01

當人有,你無  當你有,人優

這段時間,注會菌經常在微博上看到了一位網友的吐槽:去面試被HR嫌棄了。

我們從他的吐槽內容來看,被嫌棄的主要原因爲:

專業知識不夠硬;

沒有含金量的證書,在同行襯托之下特別難堪;

爲什麼沒有趁早考下CPA。

在面試的時候,如果同組面試的競爭對手擁有這些,如果你是面試官,你會選擇誰?

當人有他無(工作經歷和專業知識),當他有人優(證書),可想而知,在HR眼中很有可能會更偏愛更好的候選人。

上述這種情況的顯然他不會是個案,還有一位網友在微博上也吐槽類似情況:面試時遇到各種手持CFA和CPA的大牛,競爭力突然顯得弱上不少。

所以,越來越多的高薪從業者傾向於學習英語、考取高含金量證書的原因就出來了:當學歷背景既定時,如果無法依託名校得到理想的實習機會,踏入社會的高薪從業者只能通過後天的學習進階來彌補競爭力的不足。

而在考證的同時提升的不僅僅是專業知識,還能提升其它技能,比如CFA考試能同時兼顧英語學習和能力證明,便成了許多金融從業者的理想選擇。

在學習CPA的過程中,瞭解的不僅僅是會計專業知識,更重要的是培養大家的邏輯思辨能力以及謹慎懷疑的態度,這在之後的工作中非常受益。

02

這些行業正在歡迎CPA持證人

近年來,很多行業對人才的要求越來越高,CPA人才作爲財會領域具有相當代表性,也是各個行業爭搶的人才之一。目前,很多行業都對CPA持證人敞開了懷抱:

會計師事務所

CPA持證人對會計師事務所來講是一種剛需,也就是說,無論會計行業發生什麼變化,會計師事務所永遠是最需要CPA持證人的地方,這也是CPA持證人能發揮自己簽字權的作用的地方。

目前的話,國際四大和內資八大對CPA考生的吸引力是最高的,不少高頓CPA學員也希望考出CPA後可以去這些事務所工作。而且,近兩年內資所的發展趨勢也是一路看好,尤其在中注協的大力支持下,內資所的IPO業務量不斷上升,未來的發展潛力巨大。

商業銀行

除了事務所之外,商業銀行也是CPA持證人比較喜歡的一大就業方向,儘量近兩年銀行效益不如從前,但是影響的始終是基層的櫃員或者是大堂經理,而高級從業人員對銀行來講也是一種剛需。

我們以中國銀行的個人投顧的招聘要求來看,除擁有相關的工作經驗外,如果持有CPA、CFA、ACCA等相關財經領域的高含金量證書,可以優先考慮,競爭優勢就會比別人大很多。

證券公司

金融行業除了銀行,很多人的另一個印象就是券商和投行。其實在國內來講,券商就是投行的存在形式,而投行是作爲一個重要部門在證券公司存在的,這也是國內和國外的金融行業的一個區別。

我們以投行部這個金融領域的金字塔頂端的招聘需求來看,其中有一項就是通過CPA考試優先考慮。很多人都清楚,投行比較喜歡有過事務所工作經驗的員工,如果能考出CPA證書和司考證書的話,優勢真的會非常大。

大型企業

除了上述這些金融財會領域之外,大型企業,例如很多世界500強或者是國有企業、大型民營企業等,都是CPA持證人比較喜歡的工作單位,這些單位在招聘的時候,持有CPA也會有非常大的優勢。

例如上圖360在招聘會計主管和財務經理的時候,崗位要求上就註明擁有四大會計師事務所經驗、CPA證書優先考慮,可見企業在招聘過程中,還是比較偏向四大會計師事務所的CPA持證人。

而且企業和事務所相比,工作時間相對比較穩定,月薪1—2W的標準也滿足生活需求,對於想穩定的會計人來說還是比較有吸引力的。

但與此同時,如果自己本身的學歷和工作經驗欠缺的話,那現階段還是需要儘快考出CPA,才能提高自己的求職門檻,有機會去接觸更多更好的企業,在工作中慢慢提升自己的競爭力。

關於CPA證書的職業前景

歡迎掃描下方圖片添加

立即瞭解

03

證書=求職標配

去年,在知乎上有個帖子特別火,帖子名叫什麼注會菌一時忘記了。總之,內容就是一個資深的名企HR對比各種級別的簡歷,並給予評價。

這位HR也是挺有意思,她分別從三本、二本、普通一本和重點一本中,挑出數份簡歷,進行評價。

關於她的點評,注會菌看下來發現,她對學歷並不存在歧視,而是很客觀的評價了簡歷豐富情況,從實習經歷、在校成績表現、證書、特長和技能等進行了評論。

綜合她的評價來看,她的觀點是這樣的:

如果不然,哪怕在校成績再優秀、學歷背景再強,實踐經驗一片空白,一個像樣的證書都沒有,這種類型的人她也並不想要,因爲他不懂得如何做規劃。

正如一個金融HR曾經對注會菌說的:“工作經驗和證書,是最適合評價工作能力的標準了,因爲這基本代表了他的職業level是哪級,已經是否具備夠紮實的基礎...

因此,哪怕你考的不是CPA,那麼至少在簡歷中的證書一欄,請不要讓它空白...

備戰2019年CPA

0元搶專業備考教材

掃碼回覆:2019

立即免費領取↓↓↓

本文爲註冊會計師(ID:gaoduncpa)原創,編輯Helen若需引用或轉載,請在後臺回覆“轉載”。

©註冊會計師 保留所有權利

查看原文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