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在挑選住所時,會把“交通便利”作爲一條重要的考量標準,卻不知道,交通便利伴隨的噪聲、環境污染可能會給心血管帶來不小的麻煩:

歐洲已有多項研究證實,居住在機場、公路周圍地區,會因爲噪音暴露和NO2污染增加居民患心血管疾病和卒中的風險。

一、交通污染會“傷心”

《柳葉刀》:“60歲以上慢性心肺疾病患者與年齡匹配的健康人對在交通污染路段與交通空閒路段散步的呼吸、心血管反應”

國際醫學期刊《柳葉刀》刊登的一篇研究,讓受試者分別在環境幽靜、空氣清新的倫敦海德公園與熙熙攘攘、交通繁忙的牛津大街散步,結果發現:

在公園內散步

會顯著提高肺功能;

改善動脈硬化(脈搏波傳導速度降低了——速度越快,代表動脈硬化程度越嚴重);

並且該效應會在散步後持續26h。

在繁忙大街上散步

各項心肺功能指標下降。

顯然,在公園散步,要比在大馬路上強多了。

二、交通噪音也“傷心”

《環境健康》:“暴露於機場與公路噪音與心臟疾病、卒中的關係:來自於歐洲6國的橫斷面研究”

那麼,環境中的噪聲又會帶來多大的危害呢?

也許很多人認爲,買一套在機場、馬路邊上的房子也無所謂,我睡眠質量好,睡着了就聽不見噪聲了。

然而第二項研究卻顯示,夜間持續的噪聲暴露也會增加高血壓等心臟病以及卒中的風險。

而且該效應存在時間積累效應,即你暴露在交通噪音中的時間越長,傷害就越重。

三、怎麼辦?

有的朋友很無奈:剛買/租好的房子怎麼辦?

教您3招,最大限度地規避環境污染帶來的健康風險:

1. 儘量多去公園、林蔭路等環境質量好的地方散步;

2. 夜間睡眠時關好門窗,戴上耳塞,將能感受到的噪聲水平降至最低;

3. 培養其他有利於降低心肺疾病發病風險的好習慣,如健康飲食,增加運動,保持心態平和。

文丨高明陽

查看原文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