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福建史上首例…61年老建築整樓平移!現場視頻曝光…

福建歷史上第一次!

61年老建築整樓平移

11月12日至13日,在福建泉州永春五里街鎮,有着61年曆史、中西合璧的閩南民間古建築華美樓完成最後1.6米頂升,宣告歷時9個月的華美樓平移工程順利竣工。

向前平移15.54米

原地順時針旋轉35°

頂升1.6米……

現場視頻,太震撼了!

↓↓↓

這是華美樓的原貌,屋外是一處小水塘

如今,華美樓平移至原水塘處,並與新路平行

此事還登上了央視!

福建衛視也報道了這一歷史性事件

央視新聞

福建衛視新聞

你一定想知道

好好樓爲啥要移動它?

原來

這棟老洋樓叫永春華美樓

有61年了,是中西合璧閩南民間古建築

永春爲了打通縣城、五里街鎮片區,規劃了路寬約40米,雙向六車道的“桃源北路”。按照規劃設計,這條新路會穿透華美樓主體建築。爲了給新路讓路,華美樓於今年正月開始了平移“轉身”之旅。

平移·揭祕

作爲全省首例土坯房平移旋轉再升頂工程的主體

華美樓主體重量達到1700多噸

牆體是土坯結構

地基是鵝卵石壘成

這造成華美樓的平移難度很大

今年8月28日,經過長達半年的準備,華美樓開始向前平移15.54米。“前期工作用了6個月,平移只花了1天多的時間。”負責此工程的福建省閩鑫建設工程有限公司董事長嚴景明說,爲了做到萬無一失,他們的前期工作花費了大量時間。

現場移動速度以毫米計算

肉眼感受不到

永春華美樓旋轉35°後將與右側道路平行

實心鐵棍作爲移動房子的滑輪

平移

抬升

揭祕

前期改地基做軌道 確保軌道鋼板平整

“整體旋轉作業在全省範圍內都是極爲罕見的,之前大多是建築物平移。”施工單位、福建省閩鑫建設工程有限公司的負責人嚴景明介紹,一般平移或旋轉的建築物,大多是鋼筋混凝土樓房和磚混結構,因此比較牢固,作業也相對容易。但華美樓是土木結構,而且地基是鵝卵石砌成的,較爲鬆散,因此旋轉作業對施工精度要求特別高。

爲此,施工單位對華美樓的基礎進行了置換,把原有的鵝卵石基礎換成鋼筋混凝土基礎,並且對土坯牆體進行高壓注漿處理,使牆體的強度得到很大提升。

根據施工工藝要求,在進行旋轉作業時,施工單位嚴格控制上下軌道鋼板的平整度,確保鋼板之間的平整度控制在3毫米以內。

20人同時施工

旋轉弧長最長14米

嚴景明介紹,此次參與施工的工程技術人員大約有20人。“施工前,我們花了一個多月時間,做上下旋轉的軌道。軌道用水泥澆築,上面鋪鋼板,再放實心滾軸,這樣整棟樓可繞着軸心旋轉。”嚴景明說,這次使用了8個穿心式千斤頂,一個能承重15噸左右。

據測算,華美樓順時針旋轉35°,樓體建築“走的”弧長最長的14米,最短的11米。

“房屋是土木結構,地基爲鵝卵石幹砌,旋轉此類樓房在我省是首例!”嚴景明說,這個工程包含平移、旋轉、頂升等作業,算是省內首例土坯房平移旋轉再頂升工程。

華美樓的主人是他

“房子是我老爸建的,目前住有2戶10多人。”華美樓主人的後代林金塔說,父親林綱爐是馬來西亞華僑,1953年,父親回老家動工建房,1957年房子竣工,採用石雕工藝結構建築,佔地1800多平方米,遠看是座紅磚老樓,近看可見樓屋格局對稱,兩側建有火焰山牆,處處展現出中西合璧的精美。

近年,出於城市發展,城鎮道路規劃了一條“桃城北路”,打通縣城、五里街鎮等片區,路寬約40米,雙向6車道。根據規劃,這條路會穿透華美樓主體建築,而華美樓每年都有上百名海外族人回國探親,迴歸到華美樓。如果工程推進,華美樓就會消失,令人遺憾。後來,政府部門最終決定給予保留,造價300多萬元,前期作勘查、設計和施工招標等事宜。

查看原文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