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東省交通集團20日發佈消息稱,粵港澳大灣區重要過江通道——虎門二橋最後一片節段箱梁成功架設,主線全面貫通。預計2019年5月實現通車,屆時將有效緩解虎門大橋的通行壓力。

  虎門二橋項目全長12.89千米,路線起於廣州市南沙區,經廣州市番禺區,穿越虎門港進入東莞市沙田鎮,終點與廣深沿江高速公路相接。工程主線均採用橋樑方式,設置兩座跨江特大橋,建成後將成爲世界上跨徑最大的鋼箱梁懸索橋。

  虎門二橋箱梁預製拼裝工作由中交二航局S3標承建,全線有3533榀箱梁,區域分佈南沙、番禺、東莞三地,具有結構複雜、安裝位置多等特點。

  虎門二橋項目總經理崖崗介紹,項目從2015年開始進行節段箱梁施工,此次最後一片節段箱梁在虎門二橋大沙水道橋東引橋施工,“如果採用傳統的現澆工藝進行節段箱梁施工,除了工效低、安全風險高,混凝土的質量難以得到保證之外,也會對珠江航道通行造成極大影響”。

  項目建設者們經過多方對比之後,決定採用裝配化工藝中的“短線匹配法”進行節段箱梁施工。

  虎門二橋項目副總經理李彥兵介紹,如果用通俗的講法,“短線匹配法”裝配化施工,就是在“工廠拼積木”。

  相比傳統的現澆工藝,“短線匹配法”具有上部構造與下部構造可同時進行施工,施工效率高,採用工廠化作業和精細化施工,質量控制好,變高空和水上施工爲陸地施工,降低安全風險,對周邊環境影響小等優點。

  在此次拼裝作業中,虎門二橋採用五臺大型架橋機同時進行交叉施工作業,用“短線法”工藝完成3533榀單箱雙室寬幅節段梁的安裝任務,同時,這也是中國內地最大的運用架橋機進行節段箱梁架設體系。

  目前,虎門二橋工程建設進展順利,主橋大沙水道橋、坭洲水道橋已完成貓道拆除,全線實現貫通,正在進行鋼橋面鋪裝作業,下一步將進入橋面系及附屬工程施工階段。

  虎門二橋建成後,從廣州南沙到東莞可縮短10千米,從東莞到番禺比現在縮短30分鐘車程。這有利於緩解現有虎門大橋超負荷的車流量,對於促進區域間人流、物流等經濟發展要素的快速流動,打造國際一流灣區和世界級城市羣意義深遠。

  作者:蔡敏婕

  編輯: 大林大

查看原文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