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面对质疑,董明珠这样的回答显然不够有力,有网友表示:新能源是未来的发展方向没错,但以董明珠的实力可以对多家车企进行考察,完全可以投资最有实力和未来的新能源厂家,为什么一定要投不思进取,财务和管理都堪忧的银隆。如今,银隆暴露出的问题越来越多,未来发展堪忧,但董明珠却一直没能承认这是一次失败的投资,今天更是以新能源是未来,所以我投资为理由,显然牛头不对马嘴。

这些年新能源汽车越来越火,业界普遍认为新能源是未来汽车的发展方向,所以很多投资机构和互联网公司纷纷投入到造车大军当中。而这些投资者大部分从来没接触过汽车行业,很多都属于跨行业投资,格力的董明珠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明明是一个空调企业家,却跟风投资银隆新能源造车。

2016年,董明珠原本计划通过收购银隆,带动格力空调进军汽车空调领域,但奈何银隆的财务和管理问题重重,因此该提议没有得到格力股东们的支持,据说因为股东们不支持,董明珠甚至当场在大会上大发雷霆。这之后大家都知道,格力虽然没投资银隆,但董明珠举债自掏腰包进行了投资。

2016年12月董明珠以10亿元注资银隆,持有7.46%的股权,并在这之后通过两度增资,股权比例增加至17.46%,成为银隆第二大股东。当然,就算董明珠个人再富有,就算举债要拿出十几亿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所以董明珠拉上了商界的好友王健林和刘强东,凭着对董的信任,王健林和刘强东也纷纷跟投。

那么多的新能源车企,为什么董明珠对银隆情有独钟呢?据说这是因为董明珠看上了银隆的钛酸锂电池技术。早在2010年银隆就以5750万美元收购美国奥钛53.3%的股份,成功拥有了该公司的钛酸锂电池技术专利。和三元锂电池相比,钛酸锂稳定性更高,所以安全性更好。但钛酸锂电池也有明显的缺点,那就是电池容量低,在电动汽车追求高续航里程的今天,电池容量低就意味着续航里程短,所以钛酸锂电池技术一直不被业界看好。

除了技术不被业界看好,银隆的管理和财务问题也在这几年相续爆发,以银隆董事长魏银仓为例,早在董明珠未入股前的2015年,就曾经私下向中信证券承诺了4000万元“回扣”,这件事在董明珠入股之后被发现,以董强硬的性格,当然不肯罢休,于是一直诉纸将魏银仓告上法庭。现在,魏银仓部分亲属已于2019年3月被刑事拘留,而在美国的魏银仓则登上国际刑警组织的红色通缉令名单。

再看看董明珠入股之后造出来的车,今年5月份银隆首款MPV银隆艾菲成功上市,但补贴之前的售价高达43万。一款普普通通的MPV,没有任何亮点可言,43万的售价实在是太高,基本不会有消费者愿意买单。这车除了在今年珠港澳大桥通车之时亮相之外,一直在市场没有存在感。

了解过银隆的人都知道,银隆的主要业务是客运汽车,现在转型做乘用车难免有点勉强。钛酸锂电池就是为了客运汽车准备的(钛酸锂电池电池容量低,续航里程短,而公交车单程一般不超过50、60公里,这样到站就可以补充电量,而且钛酸锂稳定性高,对于强调公共安全的客运汽车,十分有利)。现在要银隆造乘用车难免有点强人所难。

这样看来,银隆先是不被格力股东不看好,独家的电池技术又不被业界看好,公司的财务和管理又异常混乱,而造出来的乘用车无任何亮点,基本卖不出去!投资这样一家公司也难怪人们质疑。就在12月22日,董明珠接受央视采访时回应为什么要投资银隆造车时表示:“新能源是国家未来的发展战略。特别是在汽车行业,这么多年下来,我们没有在汽车行业在市场有话语权。我就觉得一定要有自己的东西,用我们自己做出的产品来贡献社会,我觉得才是真的有价值的。所以这是我们当时一个思考。”

面对质疑,董明珠这样的回答显然不够有力,有网友表示:新能源是未来的发展方向没错,但以董明珠的实力可以对多家车企进行考察,完全可以投资最有实力和未来的新能源厂家,为什么一定要投不思进取,财务和管理都堪忧的银隆?以董明珠强硬、倔强的性格,会不会是因为看到格力董事会不愿投资,自己一时冲动就投了?迈出第一步之后便骑虎难下,现在只能一路走到黑?

如今,银隆暴露出的问题越来越多,未来发展堪忧,但董明珠却一直没能承认这是一次失败的投资,今天更是以新能源是未来,所以我投资为理由,显然牛头不对马嘴。还是那句话,难道只有投资银隆才是投资新能源?当初投资其他有前途的车企不是更好?承认一次投资失误就那么难吗?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