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两天,一位朋友找我诉苦,她还有两个月就要生了,自己也想能在家安心生养孩子,做全职妈妈。但是车贷房贷,以及生完孩子后各种奶粉纸尿裤处处都要花钱,没办法肯定是要上班的。

左右思考下,还是给婆婆打了电话,婆婆满口答应来帮忙带孩子,但也同时也暗示朋友是不是能给点“辛苦费”。因为到城里带孩子的话,自己之前每个月2000不等的零售收入就断了。这些都是她用来养老的钱,如果没有收入来源,她担心养老没有保障。

朋友说,婆婆的话的确有些道理,但是还是很郁闷啊,本来和老公两个人现在的收入刨去各项开销,已经所剩无几了,这种情况下,婆婆还要拿辛苦费,真心觉得有点受伤。

说到这里,纽妈突然想到之前微博上关于请婆婆来帮忙带孩子,到底要不要给“辛苦费”?的话题讨论,共有3210名参加了中国新闻网还发起的投票:

绝大多数网友还是觉得应该给辛苦帮忙带娃的父母们一些“辛苦费”的(这里的辛苦费不是日常开销的钱,而是额外给父母“发的工资”):

@wikky:请保姆都不止这点钱好吧!生孩子是你们自己,凭什么让家里老人跟着出钱又出力?再说了,你小时候问你妈要钱就理所应当,你妈跟你要钱就郁闷了?什么臭毛病!

@唐一凡:带大了儿子还要带大孙子?老人即便帮你带孩子也不是义务,给点“辛苦费”不是应该的吗?

@小末:老人全身心都扑在了孙辈身上,尤其是家有俩娃的,更是把老人忙的团团转。以前说的好,退休了去旅游,跳广场舞,跟老伙伴们呼朋唤友…结果一个个全去给孩子带娃去了。就算偶尔凑到一起,讨论的话题也永远是孙子孙女,整个生活重心就这一件事了。辛辛苦苦一辈子,子女再不给点“辛苦费”,良心不痛吗?

@妮妮:钱是要给的,可是给多少要看个人的能力,如果有经济实力,那就给一千两千三千的,只要不影响全家人的生活质量,多少都是可以浮动的。

还有部分网友表示:给不给的真的要看情况,毕竟非强制性,好商量~

@清风:这得看情况,当初是催着要生孩子并承诺看孩子的,就不给。自己想生孩子,让家人来看就得给,凭什么免费劳动力啊!

@coco:我觉得父母要是有退休工资的话,就不需要额外给 “辛苦费”,但心里一定要感恩父母的付出~如果父母是放弃自己目前仅有的收入来帮你带孩子,那理应给一些“辛苦费”,而且应该是我们主动提出给。

当然,也有少部分网友认为,都是一家人,谈钱有点太生分了吧?

@里路之:都是是一家,在钱上算那么清,多伤感情?这又不是去公司上班,要把福利待遇都谈清楚了,才能干活…亲情不能用钱来衡量,“发工资”太明码标价了,可以用其它方式,比如买礼物或带父母旅行来回馈。

@Cindy:说实话,我生了孩子那几年,我婆婆平常真的没太帮多少忙,毕竟是婆婆,很多事我也不好意思让她去做,再说是带自己的孙子,还要“工钱”吗?

各种声音中,也有父母辈的提出这样的想法:一开始来带孩子,并没打算问儿子儿媳要钱。但日子久了,发现自己为孩子的付出得不到尊重。“感觉自己就是个不要钱的老保姆,被呼来唤去的。因此才要收费,希望儿子媳妇正视我的付出,尊重我的劳动。”

中国社会中,大多数父母是抱着心甘情愿的态度来帮孩子带娃的,不管提不提钱,我们做子女的都该清楚,帮我们带娃绝不是义务,不是使命! 父母放弃自己的生活来到城市“投怀送抱”,为的还不是那份亲情陪伴!?无论夫妻双方谁的父母过来帮忙带孩子,无论付出的多与少,都应该抱有感恩之心,从物质、精神两个层面,多多理解和支持他们!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