玛利娅·蒙台梭利博士

在1946年伦敦讲座中演讲道:

她要洗自己的小桌子、擦窗户、在饭桌上为我们倒水、舀汤、把食物盛进盘中。她想要把袜子排序、擦亮皮鞋、打扫露台 .....有时她要在同一个地方擦拭数十次,有时洗地板的时间比实际需要的时间还长。

但当她看到自己打扫干净的露台,充满了热忱的在空气中跳跃,能够带给她的乐趣是很多的。假设是孩子,她会利用一切环境给予孩子机会,准确的,做孩子想做的事情,才不失为明智之举。

日常生活教育的重要性

事实上,没有其他工作比日常生活教育对幼儿肢体、精神、心智以及道德的发展更为重要。因为孩子借由日常生活的活动创造自己,致力于改善自己,使自己趋向于完美。因此,3~6岁孩子所从事的工作对未来的整体发展是很重要的。

在设计日常生活的工作时,必须先了解与顺应人类与生俱来的倾向,比如:

喜欢探索新事物、喜欢操作、重复练习、热爱秩序等。这些都是影响人格特质形成的要素,而日常生活工作正是能引导这些特质倾向的理想做法。

当你看见孩子专心的使用筷子夹豆子时,他们满足、喜悦的脸庞,以及毫无理由的重复练习,都表示孩子正被一种奇特甚至超乎自然的力量所吸引:这不只是个人的兴趣,而是满足了孩子生物性的需求。这种生活乐趣,在孩子动手工作的同时,即在他们的身上流动着。

日常生活教育的目的

借着强烈的学习动机和重复练习,使得孩子的动作渐趋完美,进而达到专心、协调、秩序感、独立等理想,其最终目的是使个体能够正常化。

1专心

孩子能集中注意力的完成工作,是心智发展的重要关键。所以,即使孩子在工作中出了错,也不要刻意打断他们正在进行的工作。

2协调

孩子为了完成某个动作,必须依赖肌肉运动与脑部的发展,以达到身体与脑力的良好配合。日常生活教育的目的就是要充分训练粗大动作和精细动作的协调性,使孩子的动作趋于完美。

3秩序感

孩子进入一个新环境,经常不自觉的东摸西触,你可不要误以为他们调皮哦!这可是他们建立秩序感的方法。在教室里,我们借着物归原位的训练,使得孩子了解物与物之间的联系,由内而外,形成做事的逻辑概念。

4独立

孩子需要靠自己的努力,成为一个独立的个体,这是我们无法取代的。成人的重要任务是预备环境,以吸引孩子经由工作发展自我和独立性。

日常生活教育的内容

1生活礼仪

生活礼仪是社会行为的基本要求。如何引导孩子将生活礼仪运用在日常生活中,这种行动的整合是孩子所能做的最大努力之一。孩子不只学习保持安静,也知道什么时候该安静;不只学会各种问候礼仪,也知道要实际运用在生活中。他们渐渐地学会根据时间、情况来使用他们已经熟练的生活技能,如打招呼、门的开关、坐下、站立、感谢和道歉、咳嗽、打喷嚏、打哈欠、喝水、用餐、洗手间的使用方法、如何参与和观看别人工作、如何打断别人说话、如何取拿危险物品等,都是学习的范围。

2动作协调

我们时常使用一些笨拙、粗鲁的动作,破坏了身体的协调。透过抓、倒、挤、舀、敲、夹、转、剪、刺等活动,帮助孩子切实做好每个动作,再配合感官的运用与互助,达到动作协调。

3照顾自己

透过种种活动,帮助孩子脱离对成人的依赖,迈向独立。我们需顺应孩子的节奏,不厌其烦的示范正确的动作,使孩子藉由练习达到自我教育的成果。两岁半--三岁的孩子,必须先学会自我照顾。我们可以引导他们使用衣饰框、刷牙、洗脸、梳头、洗头、剪指甲、穿脱衣服、穿脱鞋子、洗衣物、烫衣物、缝工等工作、培养照顾自己的能力。经过不断的练习、修正后,动作就会更协调和正确。

4照顾环境

如果教室有任何不妥之处,孩子们就有工作可做喽!桌子上有污点,必须用肥皂刷洗;地上有水,可用抹布擦拭。孩子可以选择最适当的工作来整理环境。教师应尽可能的协助孩子,使他们能独立完成每一个动作和细节,让他们与环境产生亲密的关系,这种关系对孩子的人格养成是相当重要的。因此,我们预备了除灰尘、扫地、刷桌子、擦镜子、插花、洗叶子等工作,帮助孩子在真实世界中重整秩序。

5食物准备

我们提供了一些活动供孩子做食物的预备,比如:切苹果、削小黄瓜、剥花生、涂果酱等,让孩子藉由实际的操作,建立肢体控制的能力,进而肯定自我。

孩子的成长只有一回,在陪伴他们面向成长之路时,让我们用更大的耐性与包容,帮助他们一步比一步踏得更稳、走的更平、也更富有生命力与朝气。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