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政法委近日印發《關於學習宣傳黃登林同志先進事蹟的通知》,號召全國政法機關和全體政法幹警要結合學習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和黨的十九大精神,迅速開展學習宣傳黃登林同志先進事蹟活動,堅定理想信念,堅守法治精神,勤勉敬業,紮實工作,奮力拼搏,開拓進取,爲推進平安中國、法治中國作出新的更大的貢獻。

百色好法官

有一位法官,他公正司法、爲民司法,20多年忘我工作,贏得了老百姓的深深愛戴。可是,天妒英才,2017年7月1日,他在加班時,因突發疾病,倒在了他熱愛的工作崗位上,被送往醫院搶救。

2017年8月1日,經過31天的救治,他終究還是走了,將生命定格在了48歲。

他,就是“全國模範法官”、隆林各族自治縣人民法院原黨組成員、副院長黃登林。

追憶全國模範法官黃登林專題片

從事法院工作24年,他受理案件1000多件,調解矛盾糾紛1000多件,是當地羣衆的好古迪(兄弟)。

從事法院工作24年,他所辦的案件調解率和撤訴率都在97%以上,而且100%自動履行,沒有上訴,沒有申訴,沒有投訴。

黃登林榮獲“全國優秀法官”榮譽稱號

全國民族團結進步模範個人、全國優秀法官、全國模範法官,最高人民法院一等功,廣西法院十佳法官、廣西政法系統百名人民滿意政法幹警、感動百色十大人物……24年的司法征途,黃登林有着怎樣的艱辛、大愛與執著?!

公正司法的征途,鐵面柔情彰顯法律的硬度

2004年5月,隆林縣德峨法庭需要增派一名法官。

“我去!”黃登林主動請纓。

德峨法庭,離縣城40公里,海拔1600多米,被戲稱爲“廣西最高法庭”。轄區內居住着壯、漢、苗、彝、仡佬五個民族,少數民族佔70%以上。這裏,案子多、難度大,案件調解率偏低。

黃登林走村串戶,瞭解民情

到任第一天,黃登林就和幹警走村串戶,瞭解民情,傾聽民意,耐心請教各民族的風俗習慣。

因爲一些碎石落到豬場村楊某的祖墳上,楊某組織40多人將石場圍住,要求賠償6800元。

苗族風俗認爲,祖墳被石頭擊中,就預示着後人沒有前途和希望。

黃登林從法律到習俗,反覆耐心做工作,雙方達成和解協議:陳某按苗族風俗履行了儀式,並補償600元作爲楊某的精神損失費。

事後,楊某說:“你尊重我們苗族同胞習俗,是我們的好古迪,我們認你、感謝你!”

在德峨,翻過一座山,講一種少數民族語言;越過一道嶺,說着兩種不同的地方話。黃登林認真學習苗、彝、仡佬等三種少數民族語言。

一次,一名苗族同胞來回十幾遍反覆闡述自己的理由,黃登林耐心地聽着當事人講述,隨後用苗語向他講述法律的規定和處理方案。

“你是第一個完完整整聽我講完理由的人,你尊重我們苗族同胞,我信任你。”當事人欣然接受調解方案。

在黃登林的心裏,對人民羣衆永遠懷着一種謙卑與敬重。

黃登林在下鄉辦案的路上

在德峨法庭工作的8年,黃登林過着“兩頭黑”的日子:天沒亮就出發,深夜纔回到法庭。每次走村串寨,黃登林的包裏除了案卷材料,還必備“兩寶”:胃藥和餅乾。胃病發作時,胃藥是止痛法寶;餐風飲露時,餅乾是充飢美味。

在黃登林的帶領下,德峨法庭兩次榮獲“全區先進人民法庭”稱號,一次榮獲“全區人民滿意法庭”榮譽。

2012年,黃登林調回縣城法院工作。重任在身,當上了院領導的黃登林,更加忙碌。

隆林縣王某利用以個人名義開設的“百色助學網”爲幌子,矇蔽愛心人士,欺騙並傷害山區女童,引起全國關注。

“我來!”黃登林主動承辦。

他不厭其煩與檢察機關、偵查機關溝通,兩次退回補充偵查。最終,法院對被告人作出了公正的判決。

在黃登林眼裏,權力是人民的,他只是爲人民來行使。

2012年3月,黃登林被評爲全國模範法官,成爲當年度廣西僅有的兩名獲此殊榮者之一。

爲民司法的征途,情牽百姓體現法律的溫度

黃登林辦案,不管多小的案子,都會把它當“大案”來辦。有時,爲了一個案十幾次往返當事人家中,用比判決多10倍的時間和精力去化解雙方的矛盾。

德峨鎮德峨村退休老師李成仕談起黃登林淚流滿面。

2009年9月,李成仕夫婦和養子建起了一棟房子。搬進新房後,養子對兩老橫豎不順眼。最後,竟將兩老趕出了家門。

“找登林,準成!”有人向李成仕建議。萬般無奈的李成仕抱着試一試的心理,走進了德峨法庭。

“你放心吧,這事你交給我辦,我給你解決!”黃登林表態。

第二天天剛亮,黃登林就登門了。找村幹、訪鄰居,前後歷經8次上門,終於見到了李成仕的養子。

“供你讀書,幫你治病,給你娶老婆,你還這樣對待老人家?你現在摸摸自己的良心,看看是否還在?做人要知恩圖報啊!……”黃登林由情講到法。

字字千斤,句句在理。養子抱頭痛哭,當即跑到李成仕面前,雙膝跪下說:“爸,是我的錯,我不孝,對您不好,請您原諒我啊!”

因丈夫犯盜竊罪被判刑,李某將離婚訴狀交到了法庭。

黃登林發現雙方感情尚未破裂,爲讓兩個孩子有一個完整的家,他冒着雨雪,用了足足3個小時,才艱難地找到李某家。

看到渾身溼透、手腳凍僵的黃登林站在門口,李某眼含熱淚:“你這樣爲我家,我聽你的!”

在當事人的心裏,黃登林就是一縷陽光,一陣春風,他來了,準會留下溫暖。

黃登林下鄉普法

德峨法庭轄區地域廣闊、村寨分散、山路崎嶇。黃登林成立巡迴審判組,帶領法官走村串寨,巡迴辦案。

農忙季節,黃登林就利用晚上進村辦案。每次辦完案回來,累得顧不上做飯,倒牀就睡着了。

8年的法庭工作,黃登林與當地羣衆結下了深厚的情誼。他被稱爲“彝族兄弟好法官”,成爲苗族人民的“好古迪”。

出彩人生的征途,忠誠執着閃耀法律人的亮度

在德峨,黃登林是法庭轄區羣衆心目中的大孝子。

70多歲的老奶奶記得黃登林的“孝心”。2011年,老奶奶因贍養問題而多次找到法庭。而每次老人回去,黃登林總要送出到大門口,並拿出100元錢給她。

“要做好法庭工作,一定要把自己當作羣衆的孝子。”黃登林說。

當好了百姓的孝子,黃登林卻無法盡好家中的孝——

女兒上學放學,黃登林從來沒有時間去接送過一次。

妻子因爲無法接受他的“不顧家”,而選擇了離婚。

2006年6月的一天,親人打來電話說老人家病危。其時,黃登林正在村裏辦案。等他晚上10時多趕回到家中時,父親已經永遠閉上了雙眼。

抱着棺木,黃登林痛哭流涕:“不是兒子心腸硬,只因爲您兒子是一名人民法官!”

曾有人問黃登林,你對家人有愧疚嗎?

黃登林沒有回答。那一刻,他眼裏有淚。

這名秉性忠厚質樸的法官,何曾沒有一腔兒女之情?!

他說:“作爲父親,我也許不合格;作爲兒子,我也許不夠‘孝順’;但作爲法官,我卻甘願做人民羣衆的‘大孝子’。當我化解了一個個即將激化的矛盾,平息了一樁樁劍拔駑張的事態,重圓了一個個即將破碎的家庭,我得到了深深的慰藉。”

2012年,苗族姑娘朱某嫁給陳某,婚後不和,朱某起訴離婚。黃登林(右二)到陳家調解11次,陳某終於同意離婚。事後,黃登林法官一行3人到朱父(右一)家進行案後回訪。

然而,正是這樣一位對國家法治事業充滿熱愛,將心貼在羣衆的脈搏上的模範法官,竟走得如此匆忙。

7月1日,黃登林一早就來到辦公室進行加班。

11時許,因十二指腸穿孔引起併發症,黃登林隨即被送往醫院。數十天的救治,最終他也沒有醒過來!

8月5日,風雨如晦。黃登林的葬禮在家鄉衫樹腳屯舉行。當天,成千上萬的羣衆自發來到這裏,送他們心中的好古迪、好法官最後一程。

因黃登林幫扶而成爲村裏致富帶頭人的馬福東來了。他一進門就長跪不起,一遍又一遍地哭訴:“你爲什麼走得那麼早?村裏還有很多事情要你幫忙!”

同事韋秀瓊來了。她流淚說:“辦公室門口的領導去向牌,你還停留在‘請假’階段,而不是永遠的離開。”

“德峨山高路不平,西望何處是登林?今夜忽傳君別去,痛惜法壇失精英。”……微信推廣羣裏,寫滿了哀思的詩詞。如今已過一個月,舊詞仍在,新的詩詞又貼了上來。

心存他人,纔會贏得他人感念;至公至大,自然爲人景仰!

以自己的忠誠、信念和執着,用自己短暫而輝煌的一生,實現了自己的人生諾言——讓執法的利劍在苗山彝嶺閃耀出燦爛的和諧之光。

這,就是黃登林!

來源:長安皖韻 轉自“南天一劍”微信公衆號

✫165名傳銷“老總”被判刑 涉案金額達6億!北海2.17傳銷系列案宣判

✫廣西法院“三微”優秀作品展播 | 微電影《心田》

✫以案釋法 | 學車三年不得證,男子怒而起訴駕校,法院怎麼判?

✫最高人民法院在桂林徵求住桂全國人大代表意見建議

您的投稿、意見和建議,請發到這裏:[email protected]

長按上圖指紋→識別圖中二維碼→添加關注。

如果喜歡,請點一下右下的大拇指。

查看原文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