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看了一個蠻“有意思”的視頻:一個學校的老師(應該是中小學的),在大操場的舞臺上帶領學生們做課間操。做操嘛,只要能讓孩子們的身體建設上一層樓,就活動活動,每天在課堂上確實也挺累的。

  這位老師的動作……如果沒記錯的話,多少有些邁克傑克遜的影子,一些“太空步”走得是十分到位,充分利用了胯部和腰部,輔以手臂動作,是一套很完美的操課教學。給老師打分的話,我覺得這套體操應該在8分以上…….

  有人提醒:哎不對不對,這不是做操!是足球舞!

  我:啥?啥舞?足球?舞?足球舞???

  答:是的,足球舞!這是根據青少年體質新開發出來的一種舞蹈,是足球與青少年身體相結合的又一成功案例,是我們……的成果…….哎老師老師您別走啊!

  滿屏的尷尬,再不走就真的要被這套奇葩操課氣的吐血了。

  根據網友統計,這套足球操全場控球率100%,觸球36次,犯規0次,被犯規0次,過人0次,過人成功率0%,搶斷0次,被搶斷-90次,擔架上場10次,臥草30分鐘,紅黃牌0,扭動距離213米,喝水10次,流汗1L,越位次數0次……完全是歐洲超一流豪門的水準,就是射門次數是0次,射中0次,進球數-9……

  因爲他們真的沒有射門,全程將皮球控制在腳底下,讓我想到了《中國隊勇奪世界盃》裏面的決賽,護球像亨利的利益控球時間長達89分鐘……

  是的,我們的足球,再一次被這樣尷尬的“創新”辣哭了眼睛,甚至辣到了球迷們的心裏,跳舞也就罷了,爲什麼非要糟踐足球?換個別的道具不行嗎?這也再次考驗了作爲一個球迷的智商:原來,足球還能這麼玩兒哦?!

  2018年世界盃賽,日本隊在八分之一決賽中不敵後來的第三名比利時隊,但是日本隊在比賽中將比利時隊逼入了絕境,依靠“核武”費萊尼等高大型球員們的簡單粗暴才解決了戰鬥。那場比賽中,日本隊全場所體現出來的高水平的技戰術讓全世界都爲之驚歎,而在中國的我們只有發出這樣的感嘆:同樣是亞洲人,怎麼水平相差這麼大?

  其實這句話早在十年前就已經說過了,只是現在依然在說。但大家沒有對比到的是:這十年間日本足球在幹什麼,中國足球在幹什麼?

  過去的十年裏,中國的廣州恒大隊已經兩度拿到了亞冠冠軍,是當之無愧的亞洲豪門;同樣的日本的浦和紅鑽與鹿島鹿角隊同樣拿到了亞冠獎盃,作爲俱樂部榮譽,中日差距看上去並不大,但是翻看日本球隊的那批球員們,卻絕大多數都已經經歷了歐洲足壇的洗禮(槙野智章、內田篤小笠原滿男),甚至即將奔赴歐洲足壇的強勢。而最可怕的是,他們的青年後備軍,人員儲備十分豐富,足夠幫助日本隊在今後的十年裏繼續稱霸亞洲。

  而此時中國隊的絕大多數青年球員們,只能依靠U23政策謀得出場時間,而習慣性的“聰明”上,俱樂部主帥們直接選擇在垃圾時間纔將U23球員派上場(不得已而爲之的時候),換來的最終是亞運會淘汰賽中的早早出局。

  說到底,還是我們的根基太差了。

  按理說,普及“校園足球”本來就是一件值得高興的事情,國家大力支持和發展也顯出了決心,但總有些那些把經念歪了的。

  你很難想象,一個依靠創新的“足球操”會和足球有什麼關係,可能唯一的關係就是學生們手中的足球能讓人認識到:這是足球。但是他們在“足球操”裏的動作呢?伸展運動、擴胸運動、轉身運動……足球是用來提升體操的“逼格”還是“花樣”?

  甚至每個孩子手中的足球材質都不一樣,有的就是一層皮球的內膽,塗上黑白相間的花紋就是“足球”;有的乾脆就是2、30塊錢的地攤貨,甚至連氣兒都打不足。

  追求體操的美感?而曾經我認爲的球類和人體相結合而產生美感的,只有藝術體操,而且還不是男同志能玩兒的了的。

  也難怪整套耍下來幾乎腳沒有碰到一下足球的足球操讓歪果仁也看傻了:他們既然不踢只是拿來耍爲什要拿足球呢?

  與此同時,有一段關於日本青少年的“足球舞”也被放倒了網上,日本球員們穿着球衣和裝備,在草坪上同樣是扭動身軀、移動呈S型舞步、體型怪狀……日本球員難道被中國足球影響了?

  不是的,在足球運動中,“柔韌性”始終是體現運動員們身體素質的一項指標,理論上來說,身體柔韌性極佳的球員做出的動作更加舒展、攻擊性更強。而日本的“足球舞”只是在賽前熱身保持身體的柔韌性。在視頻的後來,果然是在足球常規訓練中利用腳步和身體的移動來做擺脫訓練,隨後他們就進行了有球訓練。

  在足球比賽中,這些小球員們一定會記得如何利用身體擺脫對手糾纏,因爲與歐美高大型球員相比,亞洲球員的身體太喫虧了!

  而在中國的足球操後,孩子們一定想不起來如果在足球比賽中,如何來一個簡單的接球原地擺脫動作。因爲足球操只告訴他們用手拿着皮球活動身體,腳下活兒?不存在的。

  關於搞足球的歪路邪路還不止足球操這麼一個奇葩的事兒。

  2015年在山東省青少年體育工作會議上,提出了從當年起暫停大學生籃球、排球聯賽,將大學生足球聯賽納入“校園足球”四級聯賽中。暫停籃球、排球等賽事而只去抓足球賽事,這麼抓到底是爲了什麼?想一下子把足球水平搞上去還是隻圖眼前的利益?

  這隻會傷害了中國足球的根基,可以想象一下:急於出成績的官方,一旦再次改變關於足球運動的政策,那麼他們還會如剛開始般風風火火的熱鬧嗎?何況那些喜歡籃球的運動員們,爲什麼就一定要爲足球讓路?不是誰都可以成爲史蒂夫納什的。

  2017年,廣州市青少年業餘足球協會與阿斯頓維拉足球俱樂部聯手在廣州天河體育中心副場舉辦過一次足球夏令營活動,來自阿斯頓維拉的青年足球教練明確說過:孩子們在六、七歲時候接觸足球是最好的時機,但首先要喜歡足球。

  你很難強迫一個喜歡籃球喜歡美式橄欖球的人再去轉攻足球領域。

  現代足球發源於英國,經歷了百年沉澱,英國早已經擁有了完備的足球運動員培養體系,從教練員到後勤管理人員,從小學各級別比賽再到業餘聯賽,從低級別職業隊再到英超賽場,很多勵志的故事表明那些對足球充滿熱愛的草根運動員同樣擁有一飛沖天的機會。

  這一切都得益於英倫大陸完善的足球運動員體系。

  所以當你看到足球操時候,你會將這些孩子們與現代足球比賽聯繫在一起嗎?

  所以但你看到足球舞時候,你會認爲足球與這個課間操般的活動有什麼特殊的關係嗎?

  足球本來就不應該成爲“業績”的附屬品甚至“玩物”,但這些天真爛漫的孩子面前卻只有必須“喜歡”而沒有“質疑”。但一個人從心底不認同一件事情的時候,就別指望這個人會在這件事情上有多麼大的成就。

  強扭的瓜不甜。中國足球能踢球的人少是不假,但這並不能成爲強制一個孩子去踢球的理由!面對國內足球發展的“亂象”,小編當真無語了。

  【本賬號是網易新聞.網易號“各有態度”簽約賬號】

查看原文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