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在安全防護中培厚中國互聯網新生力量

風清氣朗,新風撲面。從第一條光纖線纜到烏鎮峯會,20餘年中國互聯網浩蕩進程,在數字經濟的藍海、在虛擬網絡的空間,改變了國人的生活範式,改造着青少年的成長姿態。

無規矩,不方圓。網絡不是法外之地,安全沒有任性之所。

有兩組數據,事關每個青少年:一是截至2017年12月,據CNNIC數據,中國網民規模持續發展,中國網民規模超過7.72億,互聯網普及率爲55.8%,網民中,19歲以下青少年網民佔比達22.9%。二是國家互聯網信息辦公室相關數據顯示,截至2018年6月,中國網絡視頻用戶達6.09億,網絡遊戲、網絡直播和網絡文學用戶規模都超過4億。2017年網絡遊戲產業規模達到了2355億元,網絡音樂產業規模突破175億元,網絡文學產業規模127.6億元。可見,上網的孩子越來越多、觸網的年來越來越小,在浩瀚網絡世界密織安全防護網,尤爲重要而迫切。

這些年,青少年“困”於網絡中的悲劇並不鮮見。從血腥“藍鯨”到王者榮耀,從放肆打賞到網絡暴力……2016年4月19日,習近平總書記在網信工作座談會上強調“網絡空間是億萬民衆共同的精神家園。網絡空間天朗氣清、生態良好,符合人民利益。網絡空間烏煙瘴氣、生態惡化,不符合人民利益。網絡的未來在青少年,有什麼樣的網絡,則有什麼樣的青少年。因此,爲青少年成長打造陽光網絡,這是公共治理現代化進程的題中之意。

坐以論道,莫如起而行之。讓青少年安全上網,頂層設計“大招”頻出。2016年11月通過的《網絡安全法》第十三條規定:國家支持研究開發有利於未成年人健康成長的網絡產品和服務,依法懲治利用網絡從事危害未成年人身心健康的活動,爲未成年人提供安全、健康的網絡環境。2016年12月27日,國家互聯網信息辦公室發佈了《國家網絡空間安全戰略》,其明確提及“加強對未成年人上網保護,通過政府、社會組織、社區、學校、家庭等方面的共同努力,爲青少年健康成長創造良好的網絡環境。”此外,《未成年人網絡保護條例(送審稿)》對網絡信息內容建設、未成年人網絡權益保障、預防和干預、法律責任等多個方面亦進行了詳細規定。

徒法難以自行,立法考量之外,執法行動雷霆。近年來,國家網信辦發起“網絡安全宣傳週”“護苗行動”“淨網行動”“中國好網民”等系列活動,持續整治網絡謠言、打擊網絡犯罪、打擊網絡色情,劍指兒童邪典片、整治灰黑直播APP、嚴打發生在孩子身邊的各類“黃”“非”行爲。2017世界互聯網大會上首次開設“守護未來·未成年人網絡保護”論壇。凡此種種,不一而足。一方面是與作奸犯科者鬥智鬥勇,另一方面是爲文明進校園殫精竭慮。合力而治、多點作爲,在安全防護中培厚中國互聯網健康之新生力量。

“道雖邇,不行不至;事雖小,不爲不成”。青少年是互聯網世界的生力軍,守護他們的安全、讓他們成爲安全衛士,網絡強國的夢想纔會芳華如許、網絡世界的未來纔會守正而前。

(未來網特約評論員 鄧海建)

查看原文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