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從推薦上大學到全國統考 一組照片再現改革開放40年教育發展變革  未來網北京11月20日電(記者 張冰清)“這不僅是中國的改革開放,更是每一箇中國人的改革開放。在這裏每一個人都能看到這40年間小至日常生活的四大件的變化,大至國家一步步從富起來到強起來的偉大跨越。都讓我們感到自豪。”今天,“偉大的變革——慶祝改革開放40週年大型展覽”上,一位來自延安剛下飛機的遊客站在國家博物館前,激動地對未來網記者表示。   近日,“偉大的變革——慶祝改革開放40週年大型展覽”在國家博物館展出。此次展覽分成“關鍵抉擇”“壯美篇章”“歷史鉅變”“大國氣象”“面向未來”等主題展區,運用歷史圖片、文字視頻、實物場景、沙盤模型、互動體驗等多種手段和元素,充分展示40年來特別是黨的十八大以來,人民羣衆生產生活發生的偉大變遷,中國教育從恢復高考至今取得的巨大發展與成就。

近日,“偉大的變革——慶祝改革開放40週年大型展覽”在國家博物館正式開幕。在“關鍵抉擇”主題展區前,觀衆絡繹不絕。未來網記者 張冰清 攝   在第四展區“歷史鉅變”主題展區的第四單元“共享改革成果 共建美好生活”中,未來網記者注意到,在“教育助推中國夢”展板前,有銀髮蒼蒼的老人、也有北京市各個中學前來參觀的學生,有海陸空優秀的軍人代表、還有來自國外的友人。   “我沒有參加上第一屆高考,又複習了半年,才參加了1978年的高考。”在展板前,一位參觀者感慨萬分。   教育助推中國夢,1977年恢復高考炸響改革開放的第一聲春雷。

1977年8月4日至8日,鄧小平主持召開科學和教育工作座談會,決定恢復高考。未來網記者 張冰清 攝   1977年9月,中國教育部在北京召開全國高等學校招生工作會議,決定恢復已經停止了10年的全國高等院校招生考試,以統一考試、擇優錄取的方式選拔人才上大學。

考生正在參加1977年的高考,這也是新中國歷史上,唯一一次冬季高考。未來網記者 張冰清 攝   1977年的中國,沒有冬天,因爲570萬考生用激情和渴望驅散了寒冬。關閉十年的考場重新敞開大門,無數人的命運嶄新出發。   事實上,恢復高考的重大決策,並不是一夜之間冒出來的。   1977年8月4日到8日,鄧小平組織召開科學教育工作座談會。當時實施的是工農兵推薦上大學,依據的就是自願報名、基層推薦、領導批准、學校複審的“十六字方針”。這樣的制度,遭到不少與會者的批評。   會前,教育部以“來不及改變”爲由,決定仍然維持“文革”中推薦上大學的辦法,並剛剛將方案送出上報中央。會上,鄧小平當即決定,把文件追回來!

鄧小平同志恢復招生制度所作的批示。未來網記者 張冰清 攝   教育部原考試中心主任楊學爲曾在接受媒體採訪時表示,鄧小平當機立斷,今年就下決心,不再搞羣衆推薦了,立即恢復考試,讓應屆高中生直接上大學,這很可能是早出人才,快出人才的辦法。   8月中旬,恢復高考的小道消息不脛而走,成年上萬的青年,興奮得奔走相告。   1977年8月13日,高校招生工作會議再次召開,一開就是44天,制度上的堅冰在一點點融化。當時,不少人悄悄開始複習功課,但遲遲聽不到宣佈恢復高考的正式消息,他們也非常焦慮。   當年10月5日,教育部新制定的高校招生工作意見獲得通過。其中規定,凡是工人、農民、上山下鄉和回鄉知識青年以及應屆畢業生等,符合條件均可報考。錄取原則是德智體全面衡量,擇優錄取。這也是新中國歷史上,唯一一次冬季高考。

清華大學1987年、2018年高考錄取通知書象徵着改革開放40年來的高考印記。未來網記者 張冰清 攝

我國第一份盲文高考試卷。未來網記者 張冰清 攝   記者瞭解到,我國的首次“盲人高考”是2014年,第一份盲文高考試卷就是在2014年。河南盲人李金生在2014年的高考中使用的試卷,是我國有史以來第一套盲文普通高考卷。   高考制度的恢復,使中國的人才培養重新步入了健康發展的軌道,自1999年開始,高等教育進行擴招,1977年570萬人參加高考,錄取率只有4.8%,2018年高考人數975萬人,錄取率達80%,部分地方超過90%。   改革是當代中國的最強音。近幾年,我國關於高考的改革措施密集出臺,涉及高考的改革事項穩妥推進,這既反映了高考改革的國家意志,也反映了人民意願。   時至今日,我國的高考制度已走過40餘年的風風雨雨,許多人通過高考改變了命運。那些難忘的經歷,最終匯成了民族的記憶。從精英教育到大衆教育,從包分配到鼓勵自主創業,從知識立意到能力立意再到綜合素養立意,高考改革一直在回應國家和社會發展的需求,一直在向着更加完善、更加科學的方向發展,一直在朝着以人爲本、更加公平的方向努力。

查看原文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