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晨報訊(文/圖 首席記者 郭玲 伊犁州“訪惠聚”辦公室 郭霞)近年來,特克斯縣各訪惠聚駐村工作隊在促民增收中,因村制宜、精準施策,按照適銷對路、品種優良的原則,實施“一村一品”措施,大力發展林果業、中藥材,實施農業種植,培育壯大了一批特色產業村。

大棚蔬菜 圓了菜農“小康夢”

在特克斯縣託斯壩村,一排排拱棚裏的西紅柿鮮紅奪目,菜農們正忙着採摘、裝箱、銷售,臉上洋溢出豐收的喜悅。中國人民銀行伊犁州中心支行駐特克斯縣呼吉爾特蒙古鄉託斯壩村工作隊和村“兩委”將訂單種植與綠色農產品種植有機結合,通過引進新品種、裝備新技術,逐步增強了西紅柿等主要蔬菜品種在全國的知名度。

通過企業訂單的帶動,農民收入也越來越高,西紅柿已成村裏促進農民增收致富的一個重要產業。

託斯壩村種植大戶鄭獻民說:“我今年利用拱棚種植了40畝西紅柿,除去各項投入,純利潤達到80萬以上。”

千畝黃芪鼓了村民“錢袋子”

阿克奇村有耕地17700畝,多以油葵、小麥、玉米等傳統農作物爲主,種植結構單一,經濟收益低下。爲幫助村民脫貧致富,伊犁州稅務局駐特克斯縣齊勒烏澤克鎮阿克奇村工作隊依託產業扶貧項目,採取“公司+基地+農戶”的運作模式,集中流轉44戶農民1260畝的耕地,打造出特克斯“千畝中草藥黃芪基地”。參與種植的23戶貧困戶通過土地流轉和參加基地務工實現增收翻番。

天山紅花鋪就花農“增收路”

特克斯縣疾控中心駐喬拉克鐵熱克鎮阿河西村工作隊和村“兩委”爲加快農業種植結構調整步伐,增加農民收入。在充分進行市場調研的基礎上,鼓勵動員、幫帶指導村民將紅花種植面積擴大到500畝,2018年每畝收入達到1800元,22戶村民依靠種植紅花實現增收致富。

薄皮核桃變身爲農戶“金餑餑”

面對小麥、油葵等傳統農作物收益低的現狀,特克斯縣職業技術學校駐喀拉託海鎮伊音加爾村工作隊和村“兩委”以農業產業結構調整爲突破口,把規模種植核桃樹作爲增收致富的新途徑,推行“黨支部+合作社+黨員+農戶”的產業發展模式,現該村核桃樹種植面積已達到400畝。

【晨報爆料熱線:0991-8801111】

(未經授權 禁止轉載)

查看原文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