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在農村的朋友們,幾乎在家裏都聽到過這樣一種聲音:收破爛來……彩電冰箱洗衣機……書本報紙……啤酒瓶子……收廢鐵紙殼子易拉罐嘍~

  沒錯,這就是農村常見的收破爛的小販每日遊走在市井的聲音。對農村人來說,這個聲音很親切,對收廢品的人來說,這個口號簡潔明瞭,約定成俗。

  不過,今天要跟大家談談另一種“收破爛”,不知大家有沒有見過,那就是收農村的石磙、石磨、水缸子等老舊物件的。

  這個新的行業,也是在最近幾年纔開始流行起來的。就比如,農村以前用的這種不起眼的大水缸,你以爲很便宜麼,收購價大概在300-400塊一個!

  這些並不是古董,其實也不值錢,但是如今的收購價就是這麼高,有人知道他們收購這些東西是來幹什麼嗎?是不是有什麼貓膩?

  其實,在農村,以前基本家家戶戶都是有這些東西的,磨盤、石磙都是用來碾碎食品的東西。而到了如今,很多農村人也都靠機械化來製作食物了,沒有那個精力和時間來用石碾碾碎,所以對大家來說可能沒什麼用了。不過,對於有些地方來說,這些可就成了寶貝!

  第一類:某些茶館、公司。

  之前去面試,在一家高檔的藝術品收藏館,到了門店,只見店內薰香繚繞,實木的座椅,假山造景,水聲潺潺,各種古董器具,應有盡有。在其中的一件隔間裏,就專門有一座石磨,靠着石磨,擺放着一些石器做成的座椅,非常古樸雅緻。所以,並不是這些東西沒有用處,對他們來說,這就是欣賞價值,也能將石磨展現在世人眼中。

  而且對他們這一類型的人來說,由於這些物件都是石頭做的,故有“時來運轉”之意。從風水上來都是很好的東西。就連豬食槽這樣看起來醜陋而且很髒的東西,都有個好聽的名字,叫“聚寶盆”。

  第二類:民俗類景區。

  這類景區,一般都是貼近人們生活的,爲了向人們展示古代人們的農耕生活,也要擺上石磨石磙這樣的有年代感的物件。

  第三類,農家樂。

  爲了迎合市場,農家樂一般都是擁有各種農村生活物資的集合體。他們會完全按照農村以前生活的樣子去裝修佈置來吸引更多遊客,這也是農家樂越來越受城市歡迎的原因。這些農具裝備等,都需要小販去農村收購,而且他們不差這點錢,只要質量好,價錢都好說。

  第四類:收藏家。

  很多人喜歡這些東西僅僅是因爲喜歡,畢竟,農村地區很多的東西都是無法被再複製的,現代科技的發展,使以前能夠用來幫助人們加速生活節奏的東西變得“滯後”,所以大家幾乎都不再使用,於是閒置了。有些人家就把這些東西砸掉,有些就被自然風華掉,老物件變得越來越少。對收藏家們來說,這類東西是有特殊價值的。而且將來,或許還會繼續升值。

  以上對這些農村地區石類物件的觀察,不知是否解答了大家的困惑。

  免責聲明:圖文來源網絡,內容僅供學習參考,我們尊重作者,如有侵犯版權請告知,我們將及時刪除。

查看原文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