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從2016年3月16日,蘇州打響樓市調控第一槍,中國房價終止了幾十年連漲記錄,在泡沫來臨前及時剎車。購房者歡呼叫好,投資炒房客吐血白了頭,一場轟轟烈烈的全國調控戰役正式打響。

經過兩年持續調控政策的嚴厲打擊,樓市終於節節敗退,價量齊跌。

今年截止到10月份,20個熱點城市合計成交僅1448萬平方米,環比下降11%。深圳、青島、杭州、大連四地銷售面積環比下降超過四成;北京、上海、廣州、深圳、成都和重慶等地成交面積環比跌幅均超過10%。

一二三線城市二手住宅價格均出現不同程度的降溫。其中,北京、上海、廣州、深圳四個一線城市二手住宅銷售價格環比下降0.2%,降幅比上月擴大0.1個百分點。

這次樓市調控反覆重申“房住不炒”,主要對手就是炒房人。之前各地炒房客不斷囤房,抬高房價,讓後轉手賣出,真正剛需是叫苦連連。

2018年有關部門出臺限售政策,可謂是以其人之道,還治其人之身。把炒房團引誘進來,甕中捉鱉再集中剿滅。至此,算告一個小段落。

然而,房地產佔中國家庭財富的70%,影響60%的實體經濟產業,關聯60%的銀行資產負債,是地方政府財政收入的重要來源。如果這樣下去,收入來源將被堵死。相關部門肯定不會置之不理,此時樓市調控走到了關鍵性的十字路口,鬆綁還是繼續,將面對嚴峻的考驗。

針對樓市調控,我們首先要明確一點,調控政策本來就只是權宜之計,最終一定會放鬆,把定價權交給市場,讓市場發揮作用。但,“房住不炒”理念一直會貫穿始終。

查看原文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