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不知道怎麼活?那不妨先了解一下如何死

點擊“一萬幀電影”即可關注

本文由一萬幀電影公衆號(tens-frames)原創首發。

幾天前,著名漫畫家,“漫威之父”斯坦·李辭世,引發了全世界漫威粉絲的沉痛哀悼。已經數不清這是今年第幾位轉身離去的熟悉面孔了,也許上帝真的是有些寂寞了吧,才陸續召走了一位位我們愛戴的大師巨匠,不留一絲情面,只留世人在人間悲切緬懷。

或許是真的經歷了太多別離,以至人們在微博上發起了#2018年的失去#的話題,盤點那些在今年離開的曾帶給我們美好與感動的巨人們。有網友說:“2018的告別太多了,見證的逝去太多了,多到已經無法承受。”我想,許多人對此都感同身受。

說到見證生命逝去,有一個職業最有發言權,這也是今天要介紹的電影——《入殮師》。

該影片產自日本,改編自日本作家青木新門的小說《門納棺夫日記》,由瀧田洋二郎執導,本木雅弘、山崎努、廣末涼子等出演,曾獲第32屆加拿大蒙特利爾國際電影節最高大獎、第81屆奧斯卡金像獎最佳外語片獎等獎項。

影片主要講述的是日本入殮師的生活,以一名入殮師新手的視角,去觀察各種各樣的死亡,凝視圍繞在逝者周圍的愛恨情結。

入殮師

おくりびと

主人公小林大悟原本是一位樂團大提琴手,工作體面光鮮,但由於票房慘淡,老闆不得不將樂團解散,大悟也就此失業。迫於生活的壓力,他決定放棄琴師的夢想,攜妻子回老家另謀出路。

回鄉之後,大悟就趕緊開始找工作。偶然情況下在報紙上看到了一則NK公司“協助旅行”工作的招募啓事,開出的條件非常理想:“年齡不限,高薪保證,實際勞動時間極短。”於是他決定試一試。

等到面試的時候,大悟才發現這份工作的內容跟旅遊完全沒有關係,而是爲死者整理遺容並納棺!剛開始大悟是猶豫的,但無法抗拒優厚的待遇(月薪五十萬日元,摺合人民幣三萬多),他最終還是接下了這份工作,只不過他沒有告訴妻子,只說是“與儀式有關的工作”便敷衍了過去,他的入殮師生涯也就此開始。

起初大悟的內心是充滿掙扎的,但是在跟着老闆也是導師的佐佐木做了幾次工作之後,他開始意識到這份職業的意義,入殮師不僅能給予死者最後的尊嚴,也能給死者親屬帶去慰藉,他漸漸喜歡上了這份工作。

不過,大悟的工作慢慢被大家知曉,也招來了非議。尤其是妻子在發現真相後,表現出強烈的抗拒,在勸說丈夫放棄無果後,一氣之下回了孃家。

這之後,大悟仍然堅持着自己的工作,也在這個過程中思考體悟着人生。最後,經過一系列事件,妻子理解了丈夫的選擇,大悟自己也獲得了成長。

這部電影聚焦於一個容易受到偏見和誤解的職業——入殮師,並透過他們的視角去關注人生的終極話題——死亡。

大悟在工作過程中,遇見過各種各樣的死者,“問題少女”、跨性別者、穿長筒襪的老奶奶、帶着家人吻痕入棺的老爺爺……他們性別年齡迥異,也擁有着不同的人生經歷,但在人生旅途的終點處,每一個生命個體都同樣厚重,同樣值得被尊重,即使已經消逝。正如大悟在對待每一位逝者時,都懷着同樣的虔誠與敬重爲他們梳妝送行。

我們再換作第一人稱的視角去審視死亡,應該每個人都曾經思考過關於死亡的問題,揣度過死亡的感覺和死後“世界”的模樣。我們明知道這些探究都是沒有意義的,但我們總會在某些時刻想起,甚至深受其累。

前不久一位友人告訴我,他正被死亡的問題困擾並對此充滿恐懼,他甚至還爲我描述了那種恐懼感:毛孔放大,一陣過電般的寒意,渾身蜷縮伴有顫抖。說實話我不知道如何爲他排解,因爲我有過與他同樣的體驗。我只能告訴他,在這個問題上,大家都一樣。

或許,當你意識到所有人類乃至所有生物都在與你共同面對這一殘酷自然規律的時候,你會感到更有勇氣和力量。再者,倘若我們能換一個角度去審視死亡,不把它看作生命的終結,而是生命週期的一部分,也許會坦然許多。

僅僅探討死亡或許太過沉重,筆者認爲本片還有另一個主題,或者說是線索,就是主人公大悟的成長。這是相對於如何面對“死”,對如何選擇“生”的探討。

大悟放棄拉琴,轉而成爲一名飽受偏見的入殮師,從而找到了職業理想和人生意義。這是他對人生的選擇。

大悟的成長還有很多,這裏最主要想提的是他對於自己父親態度的轉變。大悟原本擁有幸福的家庭,但是父親卻在大悟年幼的時候出軌並拋妻棄子,從此杳無音訊。媽媽在孤獨中終老,大悟也一直記恨着父親。影片的最後,大悟終於知道了父親的下落,不過是他的死訊。周圍人都勸說他去見父親最後一面,但他卻明確表示拒絕。

或許是內心深處終究有着對父親的一絲眷戀,大悟最終還是去送了父親最後一程,並親自爲他做了入殮儀式。在此過程中,他發現了父親緊攥在手中的石頭,那是大悟小時候與父親在河邊玩耍時送給父親的。大悟再也無法抑制內心的情感,抽泣着撫摸着父親的臉龐,說道:“這是父親。”淚水中,一切恨都消散,所有錯也都得到寬恕。

同樣的,影片中那些送別逝者的親友們,不管在逝者生前對他報以怎樣的態度,在面對遺體的時候,幾乎都表現出對已故人的緬懷與感激。

在深深體會到面對死亡的無力感之後,人們纔會懂得,不要羞於表達愛,不要執着於計較錯。生的時候,用力一點擁抱,死的時候,才少一些遺憾。

“我們常常把來日方長掛在嘴邊,其實,來日無常纔是生命真正的樣子。”所以請用力活着,用力愛,堅持理想,堅守善良。我承認這是老掉牙的說辭,但這確實是我們在面對不斷接近的人生終點的時候,最好的應對之道。

查看原文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