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一帆作品《蜕变》

  如果统计所有被人类幻想拥有过的超能力,点石成金一定能进前三。

  吕洞宾的金手指,人人觊觎的马良神笔……几千年来,“化腐朽为神奇”这项能力,一直在那勾人魂魄。

  事实上,现实生活中也确实有这么一群真正拥有“点石成金”能力的人。

  他们能够做到,让一块原本乏善可陈的玉石,走进展馆的四四方方内,抓人眼球,逼格满满。

  这类人,叫的通俗点是玉雕师,洋气点是设计师,或者再贴近汉文化些就是匠人。

  “它的模样,取决于你如何看待它。”

  我们都知道,玉石在上亿年的形成过程中,只有极少部分能够成为璞玉美石,更多的依旧是砂砾、泥土和丑石。

  在这个漫长的过程中,玉石更是沉淀了各种色泽和裂纹,表面布满了岁月和历史的痕迹。

  而巧雕的出现,可以说是锦上添花,也可以说是化腐朽为神奇,其中饱含的是玉雕师的美学发现和艺术理解。

  比如这块青白玉籽料:原料很大,切割后是一块厚厚的,如麻将一般的厚牌子。其中有一整面的皮色和牌面一致,肉质老熟,可以说非常的难能可贵。

  但缺点也很明显,就是上面的那条裂。如果把裂切掉,那么原本的牌子就会失去规整的牌型,所以非常让人苦恼。

  或许在普通人的眼里,这样一块有裂的玉石非常可惜。但在拥有“点石成金”能力的玉雕师黄一帆眼中,再其貌不扬的石头也能化腐朽为神奇,有着其独特的魅力。对于他来说,每块玉石的色彩、造型、纹理和暇缈,都是创意灵感的源泉。

  所以在这块玉雕的创作中,黄一帆在裂的部位设计雕刻了一只藏身于土中的蝉。把裂放在蝉身体右侧,这样就能在不破坏牌形的同时又完美的处理掉瑕疵。

  大图再细看一下,是不是精致又惊叹?

  巧雕追求的是人与料之间的交流。读石相玉,感悟玉石的意蕴,进而找到构思的契合点,赋予玉石以灵动的生命,才能让玉石焕发出撼动人心的意蕴。

  而这不仅需要玉雕创作者创作的激情以及全身心的投入,更需要丰富的知识阅历、智慧高度和敏锐的艺术洞察力。

  此件作品,除了丰富的构图、巧妙的布局,因材施艺的巧雕外,作品所展现的出来的吉祥寓意也让其成为一件难得玉牌精品。

  在玉雕创作中,蝉是高洁品质的象征,也是祈福纳祥的寄愿。如把玉蝉佩在腰间,寓意“腰缠(蝉)万贯”;以一蝉伏卧在树叶上,便是“金枝玉叶”;或者也有人把佩挂在胸前的玉蝉取名为“一鸣惊人”;此外金蝉还谐音“金钱”,有着财源滚滚来的寓意……

查看原文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