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爲擔負美海軍航空兵假想敵訓練的美國民營企業“空中戰術優勢公司”(ATAC)裝備的三種戰鬥機,從上至下分別是英制“獵人”(Hunter)戰鬥機、以色列F-21“幼獅”(Kfir)戰鬥機和捷克L-39“信天翁”(Albatro)高級教練機。(拖拽圖片可查看大圖)

(參考消息網11月16日報道)美國海軍學會網站(USNI)近日發表了美海軍格拉漢姆·斯卡布羅中校題爲《解決美海軍航空兵假想敵部隊問題》的文章。文中稱,軍機壽命老化以及缺少現代航電設備一直是困擾美海軍航空兵假想敵機隊的“頑疾”,而近年來不斷擴大規模的“民營軍事公司”(又稱“空中傭兵”)也無法完全解決美海航有關新訓練中隊的現實需求,特別是在假想敵國家的新型隱身戰機不斷投入服役、現實威脅越來越迫切的情況下,更換新型假想敵機勢在必行。

■美海航假想敵機隊過於陳舊

文章稱,目前擔當美海航假想敵部隊(又稱“紅軍”)的人員大多是海軍預備役(退役)飛行員,他們所使用的多是20世紀70年代就已服役的F/A-18A和F/A-18C“大黃蜂”(Hornet)戰鬥機,以及更古老一些(越戰時期)的F-5N戰鬥機,同時少量裝備着20世紀70年代服役的F-16N戰鬥機。而要讓這些“老古董”保持最佳飛行狀態,需要耗費大量的經費,還得不斷升級配套航電系統。文章指出,這些戰機有很多都缺少諸如AESA(“有源相控陣”)雷達、數據鏈、“頭盔瞄準具”(HMS)、“玻璃化座艙”以及“大離軸角”格鬥導彈等現役戰機使用的先進航電和武器系統。它們甚至連現代民航機必備的GPS衛星導航以及儀表着陸系統都沒有。而之所以長期未能得到設備更新,主要是由於經費緊張,美海軍通常會將大部分經費優先供給前線作戰的主力機隊。

■“空中傭兵”加入 治標不治本

文章稱,此前解決這一問題的措施是與“民營軍事公司”合作,例如美海軍已與一家名爲“空中戰術優勢公司”(ATAC)的民營軍事公司有着長達15年的合作關係,其他類似公司還包括“兆肯國際”(Draken International)軍事公司等。這些公司通常都擁有自己的假想敵機隊,例如ATAC公司的機隊就包括英制“獵人”(Hunter)戰鬥機、F-21“幼獅”(Kfir)戰鬥機和L-29“海豚”(Delfín)高級教練機等,儘管聘請“空中傭兵”作爲假想敵,美海航可以節省相關維護費用,但這些戰機的性能水平實際上與海軍自用的F/A-18A和F-5相差無幾,同樣缺乏先進的航電系統和3代、4代先進戰機才具備的空戰性能。

■“火狐”選項 另出奇招

原文作者在這部分提出的想法可能過於異想天開。他認爲,美海軍可以專門挑選一批精銳飛行員組成間諜部隊,效仿克林特·伊斯特伍德(Clint Eastwood)(美國著名導演,曾參演過1982年的科幻軍事電影《火狐(Firefox)》,該片基於1977年的同名軍事小說改編,設想一名美國間諜在幾名烏克蘭裔士兵協助下,從蘇聯偷走了當時最新研發的米格-31“科幻戰鬥機”),潛入俄羅斯,盜取一箇中隊的蘇-30多用途戰鬥機飛回美國。甚至還可以潛入中國,偷取最新式的殲-10、殲-15戰機,甚至最新式的殲-20隱身戰機。

文章還稱,爲掩人耳目,這些偷回的戰機可以祕密駐紮在“海螺共和國”(位於美國佛羅里達羣島的一個國家,1982年4月宣佈“脫離美國獨立”),美海軍則可以從本土對這支祕密部隊發號施令,還能不被人發現。在“腦洞大開”後,原文作者又轉回到強調“美海航應更換新型戰機”上來,稱可以用F/A-18E/F“超級大黃蜂”替換老舊的假想敵機,並認爲此舉或能暫時緩解缺少現代化假想敵戰機的難題。

查看原文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