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时候读李清照的《如梦令》:“常记溪亭日暮,沉醉不知归路。兴尽晚回舟,误入藕花深处。争渡,争渡,惊起一滩鸥鹭。”总觉得最后一句里的“鸥鹭”是点睛之笔,瞬间就勾勒出各式水鸟从藕花中飞出的画面,短短一首词言尽少女野游的快乐气息。

从此,鹭在我心里就成了青春烂漫的标志——这是中国古典诗词里的“鹭”,潇洒、飘逸,是文人风雅生活里一抹优美的注脚。

而孙宁导演带来自然类纪录片《鹭世界》,则试图抛开文人的主观视角,还原一个真正的“鹭世界”。为此他不辞辛劳带领团队赶赴中国黄河中游的三门峡湿地,选取苍鹭作为主角,从2015年开始,一直到2016年这期间都是踩点式的观察拍摄,可惜没有大的收获。

直到2016年春,他才终于拍到了故事。

首先是喜鹊入侵苍鹭巢,原来这代表吉祥的鸟儿竟有着如此凶悍的个性,喜鹊瞄准了一位被丈夫“抛弃”的苍鹭妈妈陆平,趁她不注意就来抢苍鹭蛋,当作自己的盘中餐,而在陆平的守护之下喜鹊并没有得逞。

还是头一回看到这样的苍鹭,不再是那么优雅旷逸的模样,从文人的诗情画意里退场,被狠狠丢到物竞天择的大自然,苍鹭略显狼狈。

虽然是水边生活的鸟,但苍鹭的巢却筑在高高的绝壁之上,看着有几分悬心,而单亲妈妈陆平每日要从河道沟渠往返于悬崖峭壁上的家,一边捕食一边照顾幼崽,难免会应接不暇。

于是惨烈的一幕发生了,接连有两只初生的小苍鹭坠崖,眼睁睁在荧幕上目睹这一场自然界的死亡,不禁觉得怵目惊心——这是真实的死亡,不是摆拍不是设计,小苍鹭以生命为代价,贡献了这一次演出。然而天地不仁,世界上每天发生着成千上万起这样的悲剧,可河水自顾自地流,云自顾自地飘,还好有《鹭世界》记录下一切,提醒我们活着的不易。

不难猜出,要得到这样画面,背后一定花费了无数个日夜的等待。整个片子也因此有了区别于一般自然类纪录片的力量感。

画外音适时响起:每年,这片区域雏鸟的成活率不足百分之三十。更可惜的是,人类对这片区域的开发越来越快,并没有意识到其他物种的存在。

在这险象环生的境地里始终不放弃坚守的,是陆平。身为一名母亲的使命感,让她拼命保护好这个家——哪怕最后只留下一枚卵。

那就是《鹭世界》的故事主角泽一。因为他的成功诞生和存活,让主创开始了正式的蹲点拍摄,这一蹲,就是三年。

剧组跟着泽一一起——从他嗷嗷待哺到第一次亲自捕猎——见证了一只苍鹭生命的点点滴滴:其中有无忧无虑的童年,有等待妈妈归来的孤单,有千辛万苦的觅食之旅……

原来苍鹭想要捕到鱼没那么简单。位置、技巧、运气,一个都不能少。鱼多的地方,往往竞争最激烈。有时,为了等到一条鱼,它们会待在一个地方五六个小时。

因此苍鹭又被称为“老等”;耐心,就是苍鹭最重要的品质。

在这个角度上,苍鹭和拍苍鹭的人又形成了有趣的互为映照;观影过程中我不断脑补着主创们为了捕捉一个画面架好机器昼夜蹲守的样子,怎么能抓到那么细致,那么真实的场景?据说有位90后摄影师还遇险摔下山沟!所幸没有大伤,后来导演把他的名字“泽一”送给了他们追踪的那只苍鹭。整个《鹭世界》拍摄项目本身就是一场大型行为艺术——

纪录片人与苍鹭的命运何其相似!

用5年时间打磨出这精雕细刻的87分钟,没有花哨的技巧,没有浮夸的噱头,有的只是实打实的心血铸就,这种作品是独一无二、无法复制的;苍鹭泽一赢得了它的成长,孙宁和他的主创团队们又何尝不是?荧幕前的我们又何尝不是?

中国首部全景声自然电影《鹭世界》将于2020年元旦节全国公映,致成长,敬母爱,1月1日,一鹭有你。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