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4年,从清华大学建筑系毕业的卢庚戌舍弃建筑师的大好未来,毅然决然投入到音乐的道路上,哪怕多年碰壁也一直坚持了下来,直到组建水木年华组合推出《一生有你》红遍大江南北。

这首歌传唱至今仍不过时,但我们却从来不了解这背后的故事,是什么支撑着卢庚戌,在最落魄的岁月也没放弃音乐?

应该没有什么答案要比卢庚戌本人回答来得更权威,现在他亲自导演,将《一生有你》改编成电影搬上大银幕,似乎多多少少带着点半自传的性质。故事背景更是明确指向清华,化名水木大学,男主角是建筑系的欧洋,毕业后因原创歌曲《一生有你》走红,正是卢庚戌的人生写照。

然而电影一开篇的欧洋却是穷困潦倒的中年男子,事业遇到瓶颈,经济出现难题,此时一名来自好莱坞的影视投资人突然来访,与欧洋洽谈《一生有你》改编事宜,于是戏里和戏外就形成了有趣的互文:卢庚戌把《一生有你》拍成电影,电影里也在探讨如何把《一生有你》拍成电影,再加上其中出现了众多响当当的名字——高晓松、李健、缪杰……个个都是当年校园民谣的代表人物,如同俄罗斯套娃般把现实与光影联结在一起,层层相扣,而套在最里面的那一层,当然是《一生有你》这首歌本身,一段90年代的校园往事就此展开。

起初,我以为这会是个追寻梦想的故事:建筑系少年勇于冲破命运,一心踏上音乐之路;结果欧洋念到大学的最后一年仍对音乐一窍不通,连吉他也不会弹。电影中他的一句台词让我印象深刻:我的梦想就是想找到一个梦想。

这大概是很多年轻人的心声,特别是对于考入清华这样顶级学府的学霸来讲,找到梦想或许比好好学习更重要。因为过往的人生太过顺利,一路升学考试过关斩将,什么事情都只要努努力就成功,哪还会去思考什么梦想呢?

直到徐娇饰演的女主角——外语系方瑶带着柔光优雅美丽地登场,我才意识到这是部爱情片。

是啊,爱情这件事不是努力就可以得到的,许多男孩子的觉醒就是从追女孩开始的。就像《一生有你》里唱的:“多少人曾爱慕你年轻时的容颜……”或许每个男人内心最深处都有一个白月光,她大概率是学生时代的校花、班花、女神。可望而不可及。

女神喜欢的,当然不是一般人;在1994年那个校园民谣正走向巅峰盛世的年代,校园歌手是最有魅力的身份,于是欧洋为了方瑶连夜学吉他,学唱歌,终于讨得女神欢心。

年少时期的爱情是最纯净的,同时也是最脆弱的,方瑶和欧洋没能扛住现实的考验,最终遗憾地错过,就像我们大多数人的初恋也总是要失败的,那么当初的追求还有意义吗?

又有谁知道,假如欧洋和方瑶终成眷属了,平平淡淡地走进柴米油盐的世界,欧洋还会日日捧着那把心爱的吉他吗?还会创作出《一生有你》吗?

方瑶像一道光,只不过在欧洋的生命里闪过那么一下子,就让他后来做音乐做了一辈子,相信现实中的水木年华组合也是如此,成为国内乐坛一个独特的存在,远离娱乐圈的喧嚣,始终保留着那股质朴的学生气。

倘若卢庚戌的人生没有遗憾和错过,他不会写出“多少人曾在你生命中来了又还,可知一生有你我都陪在你身边”;看完电影我终于明白了他为什么毕业后沉寂多年也不放弃对音乐的坚持,一个清华建筑系学霸唱民谣走红,那是给外人看的励志故事,固然很鼓舞人心;然而藏在他内心深处的,始终是那种“感动一整个宇宙,却只为换一颗红豆”的诗意,这才是《一生有你》背后真正的浪漫。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