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易中說“乾爲馬”;十二生肖中,馬排第七;十二地支中,馬屬午,寓意樹木旺盛,萬物生機,故又稱“午馬”。

馬,是一種靈性的動物,中國古老文化裏的馬是熱烈、飽滿、繁盛的代名詞,有着“馬到成功”的寓意。

今天帶來的這兩件紫砂雕塑就是關於“馬”的主題。

△駿馬

△飛馬

劉鳳俊老師深諳傳統文化,善用中國元素,從這兩件作品中就可以看得出。

兩匹馬,姿態不同,生動流暢,一件取名飛馬,一件取名駿馬,造型感很強烈。

手工完成的作品,貴在於肌理感是無法複製的,細緻之處其力度和張力都肉眼可見,駿馬的剛健和肌肉線條拿捏到位,富有無限的生機感。

選用紫泥調砂製作,質感細膩,有點點金砂隱現,光滑柔潤,與駿馬的剛健相得益彰。

紫砂雕塑,要使造型靈動,飛揚的鬃毛刻畫是非常考驗功力的。過靜則僵硬,過動則散亂,自然飄逸的動態表達其實是非常難的。

馬的頭部及肢體還用小錘一點點敲打出肌理,鬃毛順暢的紋理上拿捏出一道道逼真的線條,充滿質感。

飛馬造型,高揚前蹄做嘶鳴狀,富有力量與激情;

駿馬造型,單蹄着地,埋首低鳴,線條明朗有力,鬃毛的擺動飄逸柔美,和飛馬又是不一樣的情緒。

比例、線條、眼神、鬃毛無一不體現細節精緻。深淺圓潤,凹凸得當,紋理細緻,加上眼神點綴,逼真感油然而生。

山石既做了底座,又做了依託,雖然只是個輔助卻也不見敷衍,層次感和紋理都是肉眼可見的。

寫實派的雕刻,更注重的是具像而生動的表達,一眼看過去便能看出情緒的十之八九,顯示出深厚的美術雕塑功底。

不論是韓愈的《馬說》,還是李賀那句“此馬非凡馬,房星本是星”,更或者徐悲鴻的《奔馬圖》,馬的形象都深刻烙在文化脈絡裏,是一種精神象徵。

年關將至,馬所代表的正是一種熱烈、高昂、繁盛飽滿的精神力,也是對下一年最好的期許。

不論是家裏的擺件、年節送禮、或者茶席上的寵兒,這兩件文化寓意清晰又討喜的“馬到成功”,都彷彿不經意間就能沾染到吉祥好運。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