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驗室管理是所有實驗人員共同的責任,每一位實驗人員都應對實驗室的正常、高效運轉儘自己的義務和責任,自覺遵守實驗室的規章制度和管理辦法。

本章程爲實驗人員的行爲規範,目的使大家在一個有組織、有秩序的環境下工作,在最大限度地爲大家提供一個能充分發揮自己才能的空間的同時,使實驗人員養成良好的工作習慣,爲良好的完成工作任務打下基礎。

實驗室的管理遵循三條原則

一、崗位責任制原則

實驗室的每一項管理工作都有明確的責任要求,並有專人負責。

二、規範化原則

管理制度化,從設備、器材、藥品等的使用到實驗方法、安全衛生都制定標準化的規範,大家都按照規範執行,以確保管理工作的有效性和連續性。

三、記錄監督原則

實驗室管理的各方面都要求有及時、準確的記錄,以保證實驗室所有工作的可追溯性。 實驗室人員行爲規範

一、每位實驗室成員都應以主人翁精神參與實驗室的建設與管理,積極參加實驗室的各種活動和公益勞動,自覺維護本實驗室的聲譽。

二、對所有違規人員和行爲,本室將進行登記,屢教不改者,從重處理。

三、實驗室內嚴禁吸菸、喝酒。

四、不準在實驗室大聲喧譁、隨地吐痰、打鬧、講粗口和喫東西。

五、未經許可,不得隨意帶他人進入本實驗室。

六、愛護儀器設備,節約用水、電及實驗材料等,注意安全。

七、室內設備儀器不得擅自拆卸、挪動,與本人實驗無關的設備不可隨意開啓。

八、實驗儀器的使用要嚴格遵守操作規程,並認真填寫設備使用記錄,設備存放應做到整潔有序,便於檢查使用。

九、必須注意實驗安全,加強安全防範意識。

十、注意公共衛生,不準隨意丟棄雜物廢紙等,影響實驗室環境衛生。

十一、高溫、高壓等易燃易爆實驗,需要特別注意安全防範。

十二、最後離室者,做好安全檢查,檢查儀器電源、空調、水、氣瓶、門、窗等是否關好,並在最後離室登記簿上簽名。

實驗設備及耗材管理

一、實驗設備管理

1.實驗設備按指定位置擺放,不得擅自改變儀器設備及其附件的存放位置。確需移動位置時,必須經主任同意,使用後應及時整理復原。

2.精密儀器須專人負責管理,使用者經過培訓合格後方能使用,對於沒有按規定操作導致設備故障者,要追究其責任。

3.嚴格遵守各種儀器的操作規程和登記制度,凡對擬使用的儀器的操作無把握者,務必請教主任。發現儀器故障者,有義務立即向主任報告,以便及時維修。凡屬違反操作規程而損壞儀器者,視其損失輕重給予一定處罰。

4.各通電設備在使用完畢後,應切斷電源,以保證安全。

5.必須嚴格執行儀器設備運行記錄制度,記錄儀器運行狀況、開關機時間。

6.下次使用者,在開機前,首先檢查儀器清潔衛生,儀器是否有損壞,接通電源後,檢查是否運轉正常。發現問題及時報告主任,並找上一次使用者問明情況,知情不報者追查當次使用者責任。

7.顯微鏡的目鏡在使用前後必須用浸有乙醇(酒精)的透鏡紙擦淨。

8.微生物實驗後,實驗室須立即收拾整潔、乾淨。如有菌液污染須用3%來蘇爾液或5%石碳酸液覆蓋污染區半小時後擦去(含芽孢類菌液污染應延長消毒時間)。帶菌工具(如,吸管、玻璃棒等)在洗滌前須用3%來蘇爾液浸泡消毒。

二、玻璃器材的存放、洗滌

1.使用玻璃器材應輕拿輕放,嚴格按照其使用條件來使用。

2.實驗所用的玻璃儀器應按照標籤存放於指定位置,使用後應及時洗滌乾淨並放回原處。

實驗室藥品管理

一、藥品試劑的使用、存放及購買

1.對實驗室內易燃、易爆、腐蝕性和劇毒性藥品應分類管理並有相應的藥品目錄,使用時應做好領用記錄(領用人、領用量、領用日期及用途)。

2.稱取藥品試劑應按操作規範進行,用後蓋好,必要時可封口或黑紙包裹。

3.所有藥品必須有明顯的標誌。對過期失效和沒有標籤的藥品不準使用,應妥善處理。

處理方法具體如下:

溶解法:

對於一些無毒的無機物,在水中溶解度較大的直接溶於水倒掉即可。

稀釋法:

對於實驗室的無機溶液,無毒無害的就直接加水稀釋後倒掉。

中和法:

對於酸鹼類物質,可加廢酸或者廢鹼至pH接近7後倒掉。

烘乾法:

對於實驗室產生的硅膠、已變潮的試劑等,不要丟棄,可以選擇適當的溫度在烘箱烘乾後再重複利用。

蒸餾法:

對於有機溶劑應儘可能採用蒸餾方法加以回收利用。如無法回收,可分批少量加以焚燒處理。切忌直接倒入實驗室的水槽中。

此外,我們在購買試劑時,採購那些最近生產的,不要購買那些快過期和已經過期的。

如果有過期藥品處理方法如下:

①固體制劑可以將包裝盒破壞,防止被人再次利用,然後把藥品取出來放入塑料袋中投入不可回收的垃圾桶中。

②液體藥物,可將裏面的液體分別倒入下水道沖走,注意不要混雜。

配製試劑時以少量勤配爲宜,不要一次配製很多。 微生物實驗室管理規章制度

一、管理制度

1.檢驗人員培訓和考覈制度;

2.樣品採集、保管、檢驗處理制度;

3.計量儀器、設備、器皿使用規程;

4.標準試劑配製及管理制度;

5.檢測記錄填寫,檢查,保管制度;

6.精密儀器使用維護制度;

7.實驗室安全管理制度;

8.劇毒,易燃易爆物品的管理制度。

二、微生物室管理

1.實驗室內物品要擺放整齊,試劑要有明晰的標籤;

2.禁止在實驗室內吸菸,飲食和會客;

3.做好檢樣的登記,編號,明確檢驗目的,不符合要求的樣品必要時應重新採集;

4.無菌室操作前用消毒液擦拭,桌面及工作臺面,開紫外線燈消毒30-60分鐘,開啓超淨臺紫外線燈;

5.操作過程嚴格執行無菌操作;

6.操作時關紫外線燈,開日光燈、風門及點酒精燈或煤氣,並用75%酒精棉球拭手;

7.工作結束,關風門、電源、酒精燈、處理污物、檯面,將超淨臺內物品擺放整齊;

8.定期檢查溫箱、水浴箱、冰箱及低溫冰箱等的性能;

9.各種玻璃容器杯、燒杯、量筒、刻度吸管等應校正後使用,細菌接種環直徑3-5cm,長6-8cm,接種針6-8cm;

10.試劑的質控應要求按照實驗室要求分別選用(AR)、(GR)等級,所用溶液應用去離子水或蒸餾水。

11.定期對實驗室進行徹底的消毒清洗。

微生物實驗室衛生與安全管理規定

1.實驗室所用工作場所均需指定專人負責環境的衛生與安全工作;

2.實驗室人員每天工作前後要做好實驗室清潔工作。定期對操作工作臺和無菌室用適宜的消毒液清洗,以保證其潔淨度符合要求;

3.驗室工作人員在日常工作中要維護工作場所環境整潔。測試人員在測試過程中要保持場所環境衛生整潔;

4.實驗人員在每天工作結束後要檢查工作場所的水、電、門、窗的安全情況;

5.實驗室應配備必要的防火用具,如滅火器等;

6.要在實驗室安放廢液、廢棄物的回收裝置,測試人員要把廢液、廢棄物放入回收裝置,污染的廢液和廢棄物,必須經過高壓滅菌後方可處置;

7.實驗室人員要定期檢查實驗室衛生安全落實情況,發現問題及時處理;

8.實驗室人員要對環境條件進行定期的監測、控制並做好記錄;

9.與檢查無關人員不得進入實驗室,因特殊情況需要進入實驗室時,必須穿工作服、戴鞋套,離開時將工作服放在指定的位置,鞋套放在指定的存放容器內;

10.無菌室使用前必須打開紫外線燈,輻照滅菌30分鐘以上,操作完畢應及時清理無菌室,再用紫外線燈輻照滅菌20分鐘;

11.工作人員進入無菌室必須更換工作服、鞋、帽子、口罩;

12.無菌室應備有工作濃度的消毒液,如,75%的酒精。

小編提示

微信改版了

爲了方便大家找到我們,

可以通過下圖示例將我們設爲星標。

只要三步,輕鬆學起來~

來源:食品論壇、食品實驗室服務

推薦閱讀

乾貨丨超詳細!實驗室基本操作與雜質和安全

乾貨丨實驗室試劑管理制度,再小的實驗室都需要!

乾貨丨實驗室常用操作方法

查看原文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