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安吉這個古村“黃金遍地”,適合來一場秋日之約……

秋天去哪兒!

今天,小布帶你去尋“黃金滿地”,

“週末約”第六期

梅溪鎮錢坑橋村

我們來啦!

走進錢坑橋村,便能看到許多房屋的圍牆上古代“錢幣”造型。究竟這個靜謐的小村莊和“錢幣”有着什麼不解之緣呢?

相傳,清朝時錢坑橋村裏曾有鑄幣的工廠,因此這裏商貿也較繁忙。當時有人把鑄好的錢幣藏在村口橋下的坑裏,任水流不息,也衝不走這些錢幣。因此,橋被取名爲錢坑橋,村因橋名,便叫錢坑橋村。

昔日的村莊經過整治,道路愈發平坦寬闊。

各種基礎設施也煥然一新。

文化禮堂對比

深秋的錢坑橋村,除了清脆悅耳的鳥叫聲與犬吠聲不時傳來,整個村子安靜得好似一幅畫。

千年古銀杏

安吉化家塢

化家塢因銀杏而被人所知,那你是否知道,化家塢村名的由來呢?

先聽小布給你講一個蛇角廟的故事~

(上下滑動查看更多)

古時錢坑橋村境內多爲茂密的原始森林。在山衝之中,有一條頭上長角,身長數丈,以龍自居的巨蛇作惡多端,玉皇大帝知道後,便命雷公、電母去爲民除害。

當地有位老獵人槍法了得。一天夜裏恍惚間夢到有老翁希望他助一臂之力,除去惡蛇。第二日一早,獵人來到古樹下,卻未見巨蛇蹤影,便坐在一根枯木上與熟人閒聊。誰知那枯木便是吞食醉漢後醉倒路旁的巨蛇,因被獵人抽掉的菸灰燒得痛醒,便噌地一下騰空而起,纏繞在大古樹上,張開血盆大口。此時獵人舉槍射下了惡蛇的巨角,而等在半空的雷公、電母,舉起手中法器,將其擊落在山塢之中,化成了一灘血水。從此,這片土地便安寧下來了。

後來,當地百姓爲紀念老獵人,在蛇角落下的地方建造了一座廟宇,稱爲“蛇角廟”。又將巨蛇化爲血水的山塢叫作“化蛇塢”。方言中“蛇”與“家”讀法相近,時間一久,就慢慢地演變爲“化家塢”了。

此時此刻,只怕是不管多麼晦澀難懂的文字也會沾上些許田園詩的韻味,多麼刁鑽的後進生也會平添幾份釋然的風度。

山巒疊嶂,人傑地靈,提到錢坑橋村,就一定會想起化家塢那棵高聳屹立的千年古銀杏。

這棵古樹陪伴錢坑橋村走過了一千多個春秋。十一個世紀,經歷世事變遷,古樹多了些氣韻,也因此有了樹魂。

重重疊疊山,曲曲環環路。

叮叮咚咚泉,高高下下樹。

灰白石柱,玄色瓦片,蜿蜒迴環的石橋,銀杏亭也更顯素雅清靜。

深秋時節,銀杏滿地,金黃色的“童話世界”,你不想來嗎?

文字:周潔

攝影:孫南

編輯:餘丹菲

點個贊再走唄!

查看原文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