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峪關,一個具有歷史座標意義的地方,作爲絲綢之路重要的節點城市,無論是古代還是現代都具有戰略位置。探訪嘉峪關周邊的“絲路”遺蹟,無疑對“一帶一路”戰略的認知有更深的瞭解。

嘉峪關地域是公元前121年漢設酒泉郡,建酒泉塞的一部分。在絲綢之路開通後的歷史中,嘉峪關依憑討賴河峽谷、黑山、新城草湖扼控河西走廊,祁連山、黑河、巴丹吉林沙漠拱護防線兩側,保障着道路的暢通。

嘉峪關地區由此成爲西域文明東進和中原文明西出在青藏高原以北、蒙古高原以南一帶必經的通道,是古代東西方文化交流的匯聚之地。

十世紀前,嘉峪關只有在漢、隋唐屬於中原王朝,其他時期多被河西政權、北方或西域少數民族政權佔據。唐以後400多年,嘉峪關被吐蕃、回鶻、西夏、蒙古等佔據。明朝爲抗禦蒙古修建了橫亙中國北方的萬里長城。嘉峪關是明朝有效控制區域最西端。

明代嘉峪關是萬里長城的西端起點,統轄區域稱爲嘉峪關防線。地方誌記載:“嘉峪關長城起於卯來泉之南,訖於野麻灣之東北”。嘉峪關防線西南起祁連山北麓紅泉墩,南至肅南縣境內卯來泉堡,西至玉門市境內騸馬城以東,北至花城湖以北金塔縣境內,東至肅州銀達鎮兩山口堡以西,東南至肅州金佛寺堡,整個防線寬闊縱深百里多。防線上的人工長城倚憑嘉峪關境內及其周邊峽谷、崇山、湖沼等天險,與地理地勢緊密結合,渾然一體,構成龐大軍事防線。

十五、十六世紀,嘉峪關“三面臨戎,勢甚孤懸”,圍繞嘉峪關對峙、攻守的戰爭時有發生。每次戰爭後,明軍都在防線上極易突破的地方增築長城,安置警戒,彌補薄弱,加強防守。經過200多年加固擴建,最終形成長城依地理梯次分佈、層層設防、有廣闊縱深的嘉峪關長城防線,嘉峪關是防線的指揮中樞。

國家文物局把長城形態分爲人工牆體、壕塹、天然險三大類。

嘉峪關防線轄域規模巨大,軍事設施密佈。據《肅鎮華夷志》《秦邊紀略》等志書記載,防線上有種類豐富、數量龐大的各類長城建築。

人工牆體主要是邊牆、營堡、墩臺、紥公式等。邊牆主要分佈在關城南北兩翼、野麻灣、新城境內,總長超過70裏;營堡主要有嘉峪關、新城堡、野麻灣堡、小鉢和寺、新營、路家泉墩營盤、大紅泉堡、石關兒營盤、卯來泉堡、雙井子堡、橫溝屯莊等;墩臺分境外墩、沿邊墩、腹裏墩三類共70多座。

壕塹分壕溝和塹兩類,包括牆壕、遠壕、城壕、外壕、壕棱、斬崖、崖柵、遠牆、水壕、山壕、邊壕、墩壕等。

天然險主要是討賴河峽谷、黑山、新城草湖、南山等,都是防禦體系的組成部分,與長城建築共同構成了防禦戰線,發揮着抵禦、阻滯敵方進攻的作用。

因爲依憑天險、位置衝要、建設週期長、工程體量龐大、長城形態豐富、縱深廣闊、久歷戰爭等原因,嘉峪關是天然的長城博物館。長城覆蓋嘉峪關市全境,延伸至周邊縣市,是我市發展全域旅遊的重要資源。

此次探訪,歷時半年多,出行200多次,行程6000餘公里,深入祁連山腹地和戈壁大漠深處,拍攝照片3000多張,多角度記錄了長城資源170多處,新發現長城遺蹟5處,較爲全面記錄了我市長城防線概貌,盤點了防線上三大類長城資源。( 毛 富 吳曉棠)

▲卯來泉堡:位於肅南縣,是嘉峪關防線最南。卯來泉堡坐西向東,主體爲正方形,長約104米,寬約103米,城內有馬道,城門外有甕城,城牆殘高6—8米,寬2—3米,雖有多處坍塌,但牆體仍顯得高大壯觀,保存較爲完好。堡城外圍沿東南——西北走向有一道邊壕。卯來泉位於堡城東南右邊山樑下。

▲天生橋:位於冰溝口。曾經絲綢古道南邊一路從這裏穿過,文殊溝在明中期以前因此繁盛。天生橋是周圍幾十裏進入討賴河南唯一的通道,是嘉峪關防線的要塞。

▲紅泉墩(大紅泉墩):嘉靖八年(1529年)築。《秦邊紀略》:“腸子溝紅泉墩,長城所自起也”。《嘉峪關志》:“套虜由肅州南山討賴川過,欲入裏境,邊山不能透出,則由腸子溝、紅泉等處逼關南長城盡處出沒。”是嘉峪關防線最西南,此墩實爲萬里長城起點。

◀小青羊溝墩:萬曆三十六年(1608年)置。位於肅南縣境內,討賴河出祁連山的冰溝口內側。與冰溝口濫泥山墩、靖邊墩對接烽火。

▲金佛寺堡墩:洪武年置,嘉靖二十八年(1549年)重修,土城周長二里四十丈,現遺蹟無存。所轄討賴河岸墩是嘉峪關防線最東南。與周圍紅山堡、永安堡、紅寺堡扼守觀音山口等諸山口。

▲牛尾梢溝墩(大草灘水庫2號墩):萬曆年間築,位於大草灘墩南,離關城二十里。絲綢古道從墩南穿過。

▲靖邊墩(冰溝口烽燧):十五世紀置。位於肅南縣境內,討賴河出祁連山口東側峭壁頂端。接濫泥山墩、小青羊溝墩烽火。墩臺距天生橋1.9公里,曾經絲綢古道一路從天生橋穿過,墩臺負責警戒瞭望峽谷對岸,衛護古道安全。現被砂場包圍,周邊地貌環境都已改觀。

▲青頭山墩(青頭山烽燧):嘉靖年間築。位於玉門市境內。瞭望警戒祁連山以裏。與大莊堡、紅泉堡等扼守此地祁連山出口。墩臺位於山口內側,由石板和土坯壘砌,墩南有堡。

查看原文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