厦门一男子

儿子不幸过世

作为父亲

明明有3套豪宅可以继承

但他却坚持说

“我放弃继承!”

而另一边,法院却说了

“你放弃继承是无效噢!”

这房子还非得算你一份了~

好奇怪?!

这到底是闹哪样?

3套豪宅都忍心拒绝 ?!

身负千万债务

债主告上法庭

说起来,被告老张和儿媳林女士都是厦门一家公司的股东。该公司和老张一家人,曾先后向起诉的原告借款2000万元。

经查,2012年12月,案外人吴某、林女士及其公司向原告阿建和阿亚借款1000万元。因林女士等逾期未偿还借款,原告起诉到法院。随后,法院作出判决,要求公司、案外人吴某、老张儿媳林女士应偿还原告借款本金1000万元以及利息。利息以1000万元为本金,按照年利率24%计算,截至起诉前,利息已经高达280万元。

结果在2014年5月,老张、林女士及其公司再次向阿建、阿亚借款1000万元!

之后林女士等仅偿还借款100万元!

债主为此再次起诉到法院,当时法院判决要求公司、老张、林女士应偿还原告借款900万元及相应利息!

然而,判决生效后,林女士、老张等人仍然不还钱,逾期未履行还款义务。为此,两位债主向法院申请强制执行。至今,林女士、老张等仅偿还1150万余元。

借了一次又一次

还都是一千万一千万的借

有钱人的世界小编不懂

三套房产

老张“放弃继承”

在债主讨债

法院强制执行期间

老张做了一件事

引起债主的强烈不满

原来,他主动放弃了自己对去世儿子遗留的三处房屋份额遗产所享有的继承权。据悉,老张夫妇的儿子小张于几年前去世,而林女士是小张的妻子。林女士与小张在夫妻关系存续期间购置了湖里区五缘湾的两套豪宅以及思明区厦禾路的一套房产。这三套房产,均登记在小张名下。

2010年5月,小张去世。小张和妻子一共生育两个子女,即小河、小莉。2016年4月30日,老张自愿放弃其对儿子遗留的上述三处房屋份额遗产所享有的继承权,还去办理了公证手续。

对于放弃继承权

老张是这样说的——

老张说,他放弃对三套房产的继承权,是本着让孩子受益最大的原则,想给孩子多留一些遗产,所以才将所有的财产由两个孩子继承,并不存在恶意逃避债务的意图。

对此

债主肯定不乐意了

阿建、阿亚为此将老张告上法庭

老张的儿媳和孙子、孙女

也被列为案件第三人

放弃继承权

有效还是无效?

这个案件的焦点

在于老张“放弃继承权”

到底有效还是无效?

对此债主是这样说——

这三套房产属于夫妻共同财产,林女士对上述三套房产拥有各二分之一的份额。所以,债主此前已经申请查封了上述三套房产。因为小张已经死亡,上述房产属于小张的份额(即三套房产的各二分之一)应当由小张的继承人继承。根据林女士提供的《公证书》,小张的继承人共有5人,分别为小张的父母老张夫妇、小张的子女以及小张的配偶林女士。老张可以依法继承小张房产份额的五分之一,因此,老张对上述三套房产拥有1/10的份额。

在案件执行过程中,两位债主因得知上述三处房产在小张过世后仍未进行析产分家,遂提起分家析产诉讼。而就在这时,林女士向法院提交了《公证书》。该《公证书》载明:

老张已放弃对上述三套房产继承权

债主认为,老张对原告负有巨额债务,至今未偿还任何款项,因此其放弃继承权的行为,已影响到其履行民事判决书的义务,依法应当认定为无效。

不过,老张答辩说,根据《继承法若干问题的意见》第46条的规定,只有继承人因放弃继承权的行为导致不能履行法定义务的,放弃继承权的行为才是无效。老张在放弃继承权之后,仍然通过各方面陆续向阿建、阿亚还款,还款能力依然存在。老张仍是公司股东,也没有因为放弃继承而失去履行法定义务的能力。因此,老张请求依法驳回原告诉求。

债主认为这行为无效

而老张却认为自己仍在陆续还款

还有还款能力

要求驳回原告诉求

那么

这“放弃继承权”

究竟有没有效?

《中华人民共和国继承法》第二十五条规定:“继承开始后,继承人放弃继承的,应当在遗产处理前,作出放弃继承的表示。没有表示的,视为接受继承。”因此,我国法律是允许继承人放弃继承权的。继承的放弃,是指继承人作出的放弃其继承被继承人遗产的权利的意思表示。继承权的放弃,是继承人对其继承权的一种处分。继承权的放弃,须以明示的方式作出,继承权的放弃是一种单方法律行为。

本案中,老张欠阿建、阿亚借款未还的事实已被生效判决所确定,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二百三十六条:“发生法律效力的民事判决、裁定,当事人必须履行……”的规定,老张应履行该生效判决。

老张放弃遗产继承的行为发生在生效判决以后,且老张等人在判决生效后仍然不履行还款义务。也就是说,老张在明知不能清偿债务的情况下放弃继承的财产,明显影响其清偿债务的能力,导致其履行债务不能,客观上对债权人的债权造成损害,亦有悖于诚信原则。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六十四条、《最高人民法院关于贯彻执行若干问题的意见》第四十六条规定“继承人因放弃继承权,致其不能履行法定义务的,放弃继承权的行为无效。”据此,老张放弃继承房屋的行为无效。

另外,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第七十四条的规定:“因债务人放弃到期债权或者无偿转让财产,对债权人造成损害的,债权人可以请求人民法院撤销债务人的行为……”,债权人可通过行使撤销权来保障自身的合法权益。撤销权的设立目的在于防止因债务人财产的不当减少造成债权的不能实现,因而撤销权的标的应为以财产为标的的民事行为。在本案中,老张能够取得法定继承人的资格,无疑是基于其特定的身份关系,但继承发生时,其放弃继承的行为直接指向的是财产权利,倘若因此而损害债权人的债权,债权人可以根据前述法律规定,行使撤销权。

本案中,法院审理认为,老张没有证据证明其放弃继承权后仍具备足够的履行能力履行判决确定的义务。即便老张仍为公司的股东,但是该公司亦为上述借款的借款人,至今亦未履行还款义务,表明该公司的履行能力不足。因此,老张放弃继承权的行为无效。

法官指出,上述三套房产系林女士和小张的夫妻共同财产。小张去世后,其中1/2归林女士所有,剩余1/2系小张的遗产。小张第一顺序的法定继承人为老张夫妇、林女士以及小河、小莉,共5人,因此老张对这三套房产各享有1/10的产权份额。

近日,湖里法院作出一审判决,认定被告老张放弃儿子名下三套房产的继承权的行为无效,并认定被告老张对儿子名下的这三套房产各享有1/10的产权份额。

另有法律人士表示,根据我国《继承法》的规定,遗产继承权作为一项民事权利,继承人可以接受继承,也可以放弃继承,并且放弃继承权是单方民事法律行为,一经作出就发生法律效力。

但是,公民在行使这种民事权利时也会受到一定的限制,即放弃继承权的行为不得损害国家、集体和他人的利益。为逃避依法应当履行的义务而故意放弃继承权,这显然是违法的、无效的,法律不予承认。

所以,如果债务人在明知其负有还款义务但无力清偿的情况下,仍然放弃财产继承的权利,其行为明显影响了自己的清偿债务能力,损害了债权人的利益,那么放弃财产继承权的行为依法应认定无效。

网友评论

哥夲善良

借钱不还,太缺德了,白发人送黑发人,遭了报应。

傲霜斗雪58

不知每套面积多少?如每套120平,三套就值2000万元

五斗园

父母如已没能力替儿女还债,而法院用十之一继承权为诱追其还债,这是圈套行为,这与黑道要供有何区别!

beyer

有钱人的世界……

用户59470960257

现在都不知道哪种是有钱人,哪种是没钱的。我隔壁邻居40多岁夫妻俩,男人打伴帅气,女的潇洒,时尚,2个儿子都成家而且也买房了,老夫老妻俩民间借贷3000多万,大到几十上百万,小到一两千都找别人借,我的另外一个邻居也借给他了20多万,结果跑路了

说起来

这位老张之所以放弃继承权

是因为他身上背负着巨额的债务

类似的案例,在国内其实也出现过……

父亲欠债后死亡 子女被判要还债

此前,厦门海沧区法院也曾审理过这样一起债务纠纷,一男子借款后遇交通事故不幸身亡。男子死后,债主将其子女告上法庭,要求子女偿还债务。

据债主杨先生起诉称,数年前,老刘因经营需要向杨先生借款25万元。随后,老刘陆续归还了部分借款,但借款到期后,老刘无力归还剩余的借款。几年前,老刘因交通事故不幸身故。

悲剧发生后,杨先生认为,债务人老刘虽然已经过世,但是其生前留有遗产,老刘的子女作为其合法继承人,应当在老刘的遗产范围内偿还老刘生前所欠杨先生的借款。因此,杨先生起诉到海沧区法院。

在这个案例中

网友们又起争论了:

“父债该不该子偿?”

父债子偿没有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继承法》第三十三条规定: “继承遗产应当清偿被继承人依法应当缴纳的税款和债务,缴纳税款和清偿债务以他的遗产实际价值为限。超过遗产实际价值部分,继承人自愿偿还的不在此限。继承人放弃继承的,对被继承人依法应当缴纳的税款和债务可以不负偿还责任。”这一规定要求儿子作为继承人要以遗产实际价值为限偿还被继承人所欠债务, 但这不是“父债子还”。作为继承人完全可以根据自己继承遗产的情况, 来决定是否需要偿还父亲生前所欠债务的数额。如果愿意偿还父亲的旧债,就不用受遗产实际价值的限制了。

最终,海沧区法院作出一审判决,认定被告老刘的子女应在继承老刘遗产的范围内共同承担还款责任,支付老刘生前未偿还的借款。

不过,法院判决认为,老刘生前累计已经支付款项21.5万元,因为没有书面约定利息,所以不能认定有约定利息,故前述款项应认定为偿还借款本金。因此,法院认定本案借款尚欠的金额应为3.5万元。

法官说,我国法律明确规定“继承人在继承遗产范围内对被继承人的债务承担还款责任”。而在本案当中,老刘的遗产价值显然大大高于本案借款本息,所以,老刘的子女应在继承老刘遗产的范围内共同承担还款责任。

so想要继承遗产

就必须先偿还债务

如果为了躲避债务

想方设法转移、隐匿、变卖财产

甚至为了恶意规避执行

而放弃继承遗产

最终都逃不过法律的制裁!

来源:河南都市报

如果您遇到了买房、婚姻、房产等纠纷

这些烦心事,我们来帮忙

律战行动

立刻出动!

24小时报料热线:15920901234

24小时报料热线:15920901234

记住哦~

报料热线:15920901234

免费、专业的律师现场调解

6666666

查看原文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