爲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關於“要紮實抓好縣級融媒體中心建設,更好引導羣衆、服務羣衆”的重要指示精神,推動全國縣級融媒體中心建設工作的順利開展,11月20日,在國家互聯網信息辦公室網絡評論工作局的指導下,由北京大學新媒體研究院主辦的首屆全國縣級融媒體中心建設高峯論壇在英傑交流中心月光廳順利舉行。論壇主題爲“融合創新、引導服務”,由新華社現場雲作爲技術支持,新浪微博作爲媒體支持,光明網提供現場直播。來自政府、學界、業界的專家學者、從業人員匯聚一堂,就縣級融媒體中心建設問題發表演講,開展交流研討。

北京大學黨委常委、副校長王博,中華全國新聞工作者協會書記處書記潘崗,中央網信辦網絡評論工作局綜合處處長蔣寧怡出席論壇。國家廣電總局發展改革研究中心副主任楊明品,新華社新媒體中心黨委委員、副總編輯賀大爲,河北衡水市委常委、宣傳部長馬福華,北京市延慶區區委常委、宣傳部長、統戰部長黃克瀛等縣市宣傳部門負責人,四川廣播電視臺、江西日報社、湖南日報社、江蘇省廣播電視臺等省市主流媒體代表,新浪微博、騰訊雲、快手科技、今日頭條等新媒體高管代表,河南大象集團、湖北長江雲、浙江長興傳媒等縣級融媒體建設一線代表,北京大學、中國社會科學院、中國科學院、中國人民大學等高校和科研機構代表,以及新華社、人民日報、中央電視臺等媒體機構的記者編輯,共計200餘人參加本屆論壇。

搭建交流平臺,推動多方合作

北京大學黨委常委、副校長王博先生代表北京大學向參加高峯論壇的嘉賓和學者表示熱烈的歡迎。他表示,縣級融媒體中心建設工作在國家媒體融合發展中有着獨特的定位和戰略意義,但縣級媒體資源匱乏、力量薄弱等現實因素又制約着工作的推進,尤其需要學界、業界和政府交流合作,探索適合縣級媒體的轉型模式。北京大學新媒體研究院自建院以來,密切關注我國新媒體領域的發展,取得了優異的成績,此次論壇的舉辦即是這一傳統的延續。他希望新媒體研究院未來能夠依託自身強大的學術實力,進一步搭建起多方討論和對話的平臺,湧現出更加豐富的研究成果。

圖爲北京大學黨委常委、副校長王博發表致辭

中華全國新聞工作者協會書記處書記潘崗則從培養高水平人才隊伍的角度發表了演講。要充實縣級融媒體中心建設隊伍,一是要在“引人、用人、留人”上下功夫,始終堅守新聞人的職業理想和職業道德,努力實現各層級新聞工作者素質的全面提升;二是個人和單位要在信息素養、技術應用、平臺終端實現共享融通;三是要牢牢把握地方特色,更好地爲民服務、取信於民,同時鞏固擴大基層宣傳思想文化陣地,形成強大的凝聚力和思想共識。

圖爲中華全國新聞工作者協會書記處書記潘崗發表致辭

湖南日報社黨組書記、社長孔和平代表受邀媒體發表講話。他對北京大學新媒體研究院主辦首屆全國縣級融媒體中心建設高峯論壇的務實行爲表示了由衷的讚許。作爲省級媒體,湖南日報社在媒體融合方面取得了一定成果,未來將積極響應習近平總書記關於縣級融媒體中心建設的重要指示精神,汲取學界業界的,爲各縣的工作推進提供堅實的支持,助力打造廣泛互聯、資源共享、同頻共振的縣域新型主流媒體集羣。

圖爲湖南日報社黨組書記、社長孔和平發表講話

會議由北京大學新媒體研究院院長、教授謝新洲主持。

論壇隨後進入正式議程,各嘉賓奉獻了內容充實、精彩紛呈的主題演講,主要可以分爲縣級融媒體中心建設理論和政策解讀、來自業界的前沿技術分享、省級媒體實踐、縣級融媒體中心建設經驗等主題。

理論指導實踐,叩問時代脈搏

在縣級融媒體中心建設理論和政策解讀方面,專家學者聚焦普遍性問題,抽絲剝繭、條分縷析,從縣級融媒體中心的概念內涵、現狀、困境、建設路徑等角度分享了自己的認識和思考,迸發出許多富有洞察性的見解。

北京大學新媒體研究院院長、教授、博士生導師謝新洲發表了題爲“縣級融媒體中心建設的四梁八柱——融合、創新、引導、服務”的主題演講,他強調縣級融媒體中心在統一思想認識、凝聚社會共識、引導社會輿論、服務羣衆生活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並結合大規模調研所獲得的數據總結現存的困難和問題,提出建設縣級融媒體中心必須堅持“融合”爲主線,用“創新”爲第一動力、把握“引導”爲首要功能、做好“服務”大文章。

圖爲北京大學新媒體研究院院長、教授、博士生導師謝新洲發表演講

中國社會科學院新媒體研究中心副主任黃楚新則分享了區縣媒體融合發展的典型案例,重點介紹了北京16個區融媒體中心的建設路徑,總結出“整體相融”、“廣泛合作”、“應用迅速”、“媒體+政務+服務”等特點。國家廣電總局發展改革研究中心副主任楊明品在梳理了縣級臺改革歷程後,認爲縣級融媒體中心建設是爲了解決基層宣傳的短板問題,在平臺化、移動化、智能化、生態化等媒體融合發展的新態勢下,既是推進媒體深度融合的重大契機,也面臨着體制機制突破難、資源有限、人才瓶頸、運營短板等一系列挑戰。

匯聚業界經驗,汲取融合智慧

在技術應用方面,新華社新媒體中心黨委委員、副總編輯賀大爲介紹了新華社的“現場雲”應用,該款應用最大的特點在於實現了移動採編、雲端指揮,提升了報道的時效性,降低記者的生產成本,形成“移動生產、在線協同”的社羣化生產模式,爲基層媒體解決了資源有限、調度困難的問題,還能將收集到的全網海量數據轉化爲結構化信息,爲縣域輿情預警、研判和處置提供參考。作爲新媒體代表的新浪微博總編輯曹增輝提出了基於“社交+服務”的互聯網共享與聯接新範式。騰訊雲融媒體業務發展總經理王棟認爲基於AI與大數據的騰訊雲能夠從內容、服務、商業三個方面推動轉型升級,打造新聞、政務、服務、產業全方位相結合的縣級融媒體新生態。

圖爲新華社新媒體中心黨委委員、副總編輯賀大爲發表演講

在省級媒體方面,來自江西、湖南、河南、湖北、四川、江蘇等地的省級媒體負責人結合自身實踐,講述瞭如何從省級層面部署縣級媒體融合工作,爲縣級融媒體中心建設提供支持和指導,形成省、市、縣三級聯動的新媒體生態圈,在互聯網時代加強內容建設、陣地建設和隊伍建設。河南省廣播電視臺成立了大象融媒體技術公司,爲各縣提供“集約化+本地化+定製化”的技術服務,最終搭建覆蓋全省、資源聚合、互聯互通、完整統一的新媒體傳播矩陣。湖南日報社的“新湖南雲”移動新媒體平臺則實現了“由端到雲”的戰略升級,依託湖南日報社中央廚房的技術支持,各級各部門媒體可以共建共享“新湖南”雲稿庫、政務大數據和上千萬級的用戶資源。

在縣級融媒體中心建設經驗方面,各縣代表介紹了自身的實戰經驗,提出了面臨的困惑與阻礙,商討解決方案,在交流碰撞中突破慣性思維,爲道路的探索注入活力。浙江長興傳媒集團總編輯王曉偉介紹了以大數據爲強勁引擎,堅持用戶導向,樹立融合至上的“長興模式”,從做好頂層設計、優化激勵機制、抓好要素保障、爭取政策支持、注重用戶思維等角度闡明瞭長興優勢。江西省分宜縣融媒體中心總編輯李建豔介紹了分宜縣關於機構全面融合建“新陣地”,功能深度融合建“大平臺”,聚焦新聞主業產“優內容”,創新管理制度構建良好運行機制,拓展媒體平臺做活產業經營文章等五大策略。此外,來自北京延慶、江蘇邳州、吉林農安、甘肅玉門、河北衡水等地的縣級融媒體中心代表也紛紛就基層媒體融合工作的開展提出了建設性意見。

圖爲會議主會場

本次論壇緊扣縣級融媒體中心建設的主線和功能,彙集了來自黨政部門官員、專家學者、業界精英的智力成果和優秀經驗。理論層面剖析和闡明瞭縣級融媒體中心建設的現狀、困境、發展趨勢等問題,開闊了學術視野,拓展了研究路徑;實踐層面則通過聚集各省各縣的創新性做法,爲縣級融媒體中心建設克服體制、資金、技術等方面的阻礙提供了可行性措施,從邊緣尋求突破,從基層倒推變革。這也是北京大學新媒體研究院依託自身的研究力和影響力,承擔社會責任,用學術反哺實踐的重要表現。新媒體研究院未來將繼續結合自身特色,整合校內外資源,搭建政產學研交流合作平臺,爲媒體發展與社會進步貢獻智慧和力量。

作者:宋琢

編輯:侯若溪

審覈:李瑋、方晶、李佳倫

查看原文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