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2年的中印之战,我国的四名解放军战士击溃了印度有着一百多人的一个炮兵团,这听上去可能有点不可信,但是这是历史上真实发生的事,这是一段奇迹般的战争历史。

这四名解放军战士是163团九连二排四班副班长庞国兴和王世军,八班副班长周文轩,和四川籍新兵冉福林。他们在追击印军的时候与大部队失去了联系时,并没有显得很慌张。在侦查完附近的地形之后,他们便更加淡定起来。四个人主动组成了一个战斗小组,由庞国兴领导,在印军的后方与敌人作战,最终竟打赢了数百人。之所以能发生这样一个奇迹,与它们身上所具备的中国军人的素质密不可分。

首先,他们体现出的是军人的主动性,这是一个很重要的原因。这种主动性是那种在失去指挥之后,并且处在危险的环境中时依旧能够淡定从容,根据自己遇到的实际情况,做出快速的反应,主动寻找时机,发起进攻。解放军之所以具备这种素质,是因为深受毛主席强调的自觉的纪律的重要性影响。军人们对于其有着高度的政治认同和民心一致时才能建立起这种纪律。这种自觉的纪律同时能激发起主动性,增强战斗力,所以解放军战士们便能够对付无数的强敌。

第二,他们能够进行组织修复与重建工作。这四名战士都是有组织的,他们能够在与总指挥失去联系后,身处敌军的后方时,快速地重现建立起一个新的组织,而组织的建立则是源于他们对“党员”的无条件的信任。但是拥有数百人的印军由于做不到这一点,所以才会四处逃跑,被中国军人所打败。

第三,他们需要具备极高的军事素养。这四名战士在决定出击之后,马上选择兵分两路,有迂回到敌人炮阵地后面的,也有在正面隐蔽接敌的。在一番攻击之后,印军误以为陷入重围之中,个个慌了手脚,连装好的大炮都顾不上发射就都纷纷逃命了,结果因为太慌张与车一起掉下山谷。于是这个四人小组便毫不费力地得到了这些大炮。

查看原文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