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國佛教四大菩薩中,普賢菩薩以大行大願而聞名。普賢菩薩乘坐六牙白象隨緣應化、普度衆生,足跡遍及法界,他從遙遠的過去劫中,便已深切地發起大菩提心,依照十大行願身體力行,最終得以具備各種功德。他的名字便是他本身所做德行的體現。千百年來,普賢菩薩一直是中國乃至整個東南亞最有人緣的菩薩之一,而朝拜普賢菩薩的傳統也綿延近七百年至今。農曆二月二十一日,普賢菩薩聖誕日,祈禱衆生皆能滿願。

普賢菩薩的名號:鄰極亞聖 普遍周滿

四川峨眉山金頂山普賢菩薩尊像

四川峨眉山金頂山普賢菩薩尊像

四川峨眉山金頂山普賢菩薩尊像

有詩云:

大行菩薩稱普賢,重重願海浩無邊;

端嚴示坐六牙象,智慧化生七寶蓮。

四川峨眉山金頂山石雕大象

在中國佛教的四大菩薩中,普賢菩薩是以大行而聞名的。

“行”就是行爲、動作,並有實踐的意思;普賢菩薩實踐的是以智慧上求無上佛果,以慈悲下化無量衆生的大菩薩道,所以稱爲大行。

普賢菩薩中的“普賢”兩個字,是從梵文翻譯成漢文後的名字,他的梵文名字有兩個,一個是邲輸跋陀(Viśvabhadra),另一個是三曼多跋陀羅(Samantabhadra),漢文則相應的也有兩個譯名,可以翻譯成普賢,也可以翻譯成遍吉,不過現在普遍通行的稱呼是普賢。

四川峨眉山金頂山普賢菩薩尊像

《普賢行願品》中普賢菩薩的大行思想

《普賢行願品》是《華嚴經》的核心內容,而普賢菩薩的十大行願,則是《普賢行願品》的精華所在。

唐澄觀法師《行願品別行疏》認爲,這部經典是以“入法界緣起普賢行願”爲宗旨的。“入”是悟、解、證、得,這是能證;“法界緣起”是華嚴宇宙觀,這是所證;“普賢行願”則是證入法界的具體方法。從廣義上說,普賢十大行願也是三世諸佛同有的因位行願。

四川峨眉山金頂山普賢菩薩尊像

四川峨眉山金頂山普賢菩薩尊像

四川峨眉山金頂山普賢菩薩尊像

普賢十大行願是:

(一)禮敬諸佛,(二)稱讚如來,(三)廣修供養,(四)懺悔業障,(五)隨喜功德,(六)請轉法輪,(七)請佛住世,(八)常隨佛學,(九)恆順衆生,(十)普皆迴向。

善財童子歷參了五十三位善知識,最後見到普賢菩薩,請求爲他解說“佛功德海一滴之相”,普賢菩薩便爲善財以及法會中的各位菩薩說,如果想成就如來的功德門,就應該修習十種廣大行願。

普賢菩薩的身世:久遠劫前發願 寶藏如來授記

佛教經典中有關普賢菩薩身世方面的介紹不多,只能勾劃出一個大致的輪廓。

據《悲華經·諸菩薩本授記品》2,在久遠的過去,有個叫刪提嵐的世界,佛號寶藏如來。有一個轉輪聖王叫無諍念,他有一千個兒子,老大叫不眴、老二叫尼摩、老三叫王衆、……、老八叫泯圖。泯圖在寶藏如來面前發了菩提大願後,寶藏如來大加讚歎,說“善男子,汝今世界周匝四面一萬佛土清淨莊嚴,於未來世復當教化無量衆生令心清淨,復當供養無量無邊諸佛世尊”,憑藉這個因緣,爲他改名爲普賢,並授記他在未來北方的知水善淨功德世界成佛,號智剛吼自在相王如來。

普賢菩薩的修證:廣發菩提心 累劫勤精進

普賢菩薩在很久遠的過去便已經證得了清淨法身,因此能夠不離常寂光佛土而垂形法界濟度衆生,他的所修所證,做爲一個凡夫的人,無論怎樣推測思量都是不能了知的。儘管這樣,普賢菩薩卻常悲愍衆生,總是想方設法地通過種種方便法門,示現述說自己從前在因位上的修行經歷,來啓發、鼓勵人們。

十方普賢菩薩聖像的佛教含義

普賢菩薩尊像

四川峨眉山金頂山普賢菩薩尊像

四川峨眉山金頂山普賢菩薩尊像

十方普賢菩薩聖像爲銅質,通高48米,佔地1256平方米,總體重約600噸。須彌座上立六牙吉象,大象背上第一層爲普賢菩薩的四頭像和兩面身;第二層爲普賢菩薩四頭像;最高層爲前後普賢菩薩頭像。聖像內爲484平方米的佛中殿,供奉阿彌陀佛銅像,四周繞漢白玉雕佛像。

十方普賢菩薩聖像正面手持如意,騎六牙聖象;另一面結阿陀定印,表六道衆生顯得四智菩提之義。

十方普賢菩薩聖像的含義以及造型結構:通高48米,表徵阿彌陀佛四十八大願。“普賢”,即“普”之平等無礙,“賢”爲無處不到。座像造型結構從下至上分爲8個部分:

1、基座部分爲四方六層,表徵佛教的“四攝”,即佈施、愛語、利行、同事;“六度” 即佈施、持戒、忍辱、精進、禪定、智慧(般若)。

2、圓環部分:表徵“一真法界”。

3、蓮花部分:表徵“衆生之心,心生萬物”。

4、祥雲部分:表徵“空性”。

5、四尊吉象:表徵“四弘誓願”:衆生無邊誓願度;煩惱無盡誓願斷;法門無量誓願學,佛道無上誓願成。暨“普渡衆生、大行無止”。

6、兩面身部分:表徵“華藏世界一佛二菩薩”。

7、十尊菩薩頭像:表徵“普賢菩薩十大行願”。

8、菩薩頂上的圓滿寶柱:表徵“華藏世界重重無盡,普放光明”和“法門盡虛空,遍法界”。

十方普賢菩薩聖像內供奉的阿彌陀佛:表徵同歸極樂。

夕陽如金:普賢菩薩的坐騎六牙白象

夕陽如金:普賢菩薩的坐騎六牙白象

夕陽如金:普賢菩薩的坐騎六牙白象

此外,在《佛說一切諸如來心光明加持普賢菩薩延命金剛最勝陀羅尼經》 (三藏沙門不空譯本)中寫道:“……我(指釋尊)此延命法先須彩書普賢菩薩。如滿月童子形。五佛頭冠。右手持金剛杵。左手持召集金剛鈴。契鬘縱緩帶坐千葉寶華。下有白象王象有三頭。鼻卷獨股杵。各具六牙。其象四足踏一大金剛輪。輪下有五千羣象。各負其輪。於菩薩身放百寶光。”可見,在這部佛經中,普賢菩薩還有一種聖像示現,莊嚴無比。因此,在民間,也將普賢菩薩尊稱爲“延命普賢菩薩”、“延命菩薩”等。

查看原文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