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父愛和母愛的雙重缺席讓劉啓和同齡人相比顯得更加早熟,這體現在他超乎尋常的天才、勇氣和毅力上,所以他小小年紀就能憑藉知識記憶開運輸物資的裝甲車,在地球滅亡的最後時刻臨危不懼地將象徵着希望的火種放進蘇萊威西島的行星發動機之中。告別了父親的劉啓,在姥爺韓子昂的監護下與妹妹韓朵朵一同生活在北京地下城,逐漸由一個天真懵懂的小男孩成長爲有能力、擔當的熱血青年,跳過這段經年曆程,直接呈現在初現的鏡頭,痞痞的外表,堅毅的眼神。

電影《流浪地球》用光影和細節架構起了讓人相信的另一個完整世界。故事發生在距今五六十年之後,太陽即將毀滅,人類開啓了“流浪地球”計劃,在全世界建立了12000臺行星發動機,讓地球擺脫木星等引力的影響,把地球運輸至適宜人類生存的太空。

在劉慈欣同名小說的基礎上,汲取原小說的宏大背景和瑰麗想象,在這樣恢弘的背景和世界觀中,影片藉助光和影,用一個個具體而細緻的細節填充其中,大到歷史政治、文化人口,小到衣食住行、人文情感,都脈絡清晰、有跡可循。

影片在表現形式、視覺特效和故事推進方面很好地借鑑了好萊塢,但在價值觀和故事內核方面體現出較多中國元素與中國式情懷,填補了中國硬科幻類型電影的空白,爲中國科幻電影元年開了個好頭。

在情感表達上,影片突出描繪了劉培強與劉啓之間的父子羈絆。開場就是一個視野廣闊的大遠景,遠處是模糊的火光,一切似將夜般平靜而安寧,身爲航天員的劉培強向兒子鄭重告別,因爲他必須離開家園去執行一個關係全人類命運的重大任務。在最後的陪伴裏鋪墊了最關鍵的線索,此後那年少眼眸中尋覓的最亮星星,既是遙遙思念,也是火種心焰。

告別了父親的劉啓,在姥爺韓子昂的監護下與妹妹韓朵朵一同生活在北京地下城,逐漸由一個天真懵懂的小男孩成長爲有能力、擔當的熱血青年,跳過這段經年曆程,直接呈現在初現的鏡頭,痞痞的外表,堅毅的眼神。

父愛和母愛的雙重缺席讓劉啓和同齡人相比顯得更加早熟,這體現在他超乎尋常的天才、勇氣和毅力上,所以他小小年紀就能憑藉知識記憶開運輸物資的裝甲車,在地球滅亡的最後時刻臨危不懼地將象徵着希望的火種放進蘇萊威西島的行星發動機之中。

可長大後的劉啓卻對自己的英雄父親有着十分複雜的感情,他一方面非常想念劉培強,希望他可以早日回到故鄉和自己團聚;另一方面,他對父親放棄治療母親的選擇又十分不滿。影片前半部分,劉啓在和父親不易的短暫交流中處處流露出內心的反叛與拒絕。不過有趣的是,隨着劇情的展開,他的身上逐漸展現出劉培強的影子,展現出那種勇敢堅強和自我犧牲的精神品質。

老戲骨吳孟達飾演的韓子昂,在災難中救起孤兒韓朵朵,保護劉啓和韓朵朵在惡劣的環境中健康成長,是一個家庭的保護傘和穩定器,也同時扮演着缺失的“父親”教育角色,但從劉啓對他一口一個“老東西”的不敬稱呼中,又側面反射出中國式長輩對“熊孩子”的寵溺。

從韓子昂火速抵達濟寧公安局,到災難隨着劉啓一拳爆發之後,劇中人物遭遇的每個事件就都被影片的編導變成了一次次生與死、對與錯、成與敗的從外在危機到內心考驗的遞進,整個過程伴隨着各種犧牲與抉擇:是逃命還是救“中國心”?是回家還是衛國送火石?電梯是先上人還是火石?是去蘇拉威西還是就地解散?是否可以點燃木星等等考驗,隨着劇情發展逐級遞增到高潮,即劉培強面臨是否衝擊木星——人類是否被迫接受“火種計劃”。

劉啓之所以不顧危險帶着妹妹離開地下城,是因爲他想逃離父親的即將回歸,是對這個熟悉而又陌生的男人以及這場不知如何面對的“災難“的躲避。但他沒有料到父親再也無法在約定好的日子回家,也沒料到地球即將迎來一場真正的毀滅性災難,更不會料到自己在未知的旅途中繼承了父親的精神衣鉢,變成了像他一樣的人。

當他聽到父親爲點燃木星助力,隻身一人飛向烈焰火海之時,他哭喊得撕心裂肺,因爲劉啓知道,當父親說出“再見”的那一刻,彼此便再無相見的機會,無論他告別的對象是家人還是燃燒的太陽系。結尾地球上那一萬多個行星發動機噴發出的藍色光芒就好像一隻只深情揮舞着的手,潸然淚下又執着倔強,就像詩人所說:你沒有如期歸來,而這正是離別的意義。

最終的訣別完整了劉啓的成長線,也破滅了親人迴歸的感情線,好在繼姥爺與父親光榮的笑對犧牲後,劉啓終於緊握了妹妹的手。其實影片的主要敘事線、各種營救任務、戲劇矛盾都是纏繞在這兩條“愛恨交織、血濃於水”的情感線上的外部表徵。父與子兩代人終於的妥協理解與原諒寬容,在東方價值體系中,便謂之成長。

相比好萊塢拍的科幻是放棄地球、去挖掘新的人類居住地,中國則是守護地球、守住家園國土,不辜負世界之外那守望在天籟的等待。面對晨昏線過後的永夜,聯合政府毅然施行未知的火種計劃,無國界的衆生亦無懼奔赴或徒勞的救援,其中滿含中國式鄉土情懷與“葉落歸根”的莊重儀式感。

結局劉啓傳承着父親的保家衛國之責,繼續守護着每一個明天到來的希望,一如課堂上所講的:這個時代比鑽石還珍貴的便是希望,因爲希望是我們回家的唯一方向,即便前途茫茫,也不再彷徨的擁着“小破球”一起笑着繼續流浪。

歡迎轉載~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