鎵是第一個先經理論預言,後在自然界中提取到的化學元素。它的發現對元素週期表的重要性起到了關鍵的證實作用,也把門捷列夫的聲望推到新的高度。鎵的化合物不僅在現實生活中有着廣泛的應用,以鎵合金爲代表的液態金屬還經常作爲一種神奇元素出現在科幻創作中。

科幻片中的神奇元素,新一代半導體材料,這個元素厲害了

(圖源:ru.wikipedia.org)


撰文 | 李研
鎵(Ga)在元素週期表中的原子序數爲31,位於第3主族、第4週期,是一種質地柔軟的銀白色金屬。這種元素看起來無甚奇特,但它的發現在化學史上具有重要意義。

科幻片中的神奇元素,新一代半導體材料,這個元素厲害了

縱觀人類文明的發展史,有一些化學元素(如金、銀、銅、鐵等)因爲在自然界中很容易獲取或分離出單質,所以較早就被利用在生產和生活中。那時候一種元素的發現純屬偶然,也不會有人刻意記錄某個元素是被誰發現的。


工業革命開啓之後,人們逐漸掌握了比較複雜的化學分離技術,並開始有意識的去尋找新的元素,但新元素的發現依然主要靠在實踐中積累的直覺經驗,缺乏理論指導。


元素週期律的創建改變了這種狀況,鎵就是第一個先經理論預言,後纔在自然界中提取到的化學元素。


門捷列夫的神預言

早在1871年,門捷列夫在設計元素週期表時,就在鋁元素的下一行留下一個空白。他認爲這是一種未知的元素,原子量大約是68,密度爲5.9 g/cm³,性質與鋁相似。因此,他將這種元素稱爲“類鋁”( eka-aluminium)。

科幻片中的神奇元素,新一代半導體材料,這個元素厲害了

門捷列夫最初設計的元素週期表中“類鋁” 的位置(圖源:wikipedia)


法國化學家布瓦邦德朗(Paul Emile Lecoq de Boisbaudran)決定找出這種元素。他起初分析了許多礦石都沒有成功。而後,他注意到原子量爲30的鋅元素與這種未知元素的序數相鄰(當時原子序數爲32的鍺元素還未被發現),於是就有意在各種鋅礦石中尋找第31號元素。雖然這種直覺沒有絕對的科學依據,但元素週期表中相鄰的金屬在礦石中共生(如銅鋅礦,釩鈦礦和稀土礦等)的確是一種常見的現象。


1875年,布瓦邦德朗幸運的在來自比利牛斯山的閃鋅礦(主要成分爲ZnS) 中找到了這種新元素的痕跡。他在礦石的原子光譜中觀察到了一條未知的紫色線,並斷定這是一種新元素。他將這種元素命名爲Gallium,來源於拉丁文“Gallia”(高盧),這是羅馬帝國統治時期法國地區的名稱。


隨後,布瓦邦德朗利用電極電解鎵的氫氧化物,從大量礦石中提取了不到1 g較純淨的金屬鎵,並測量了這種新元素的一些化學和物理性質。他向法國科學院公佈鎵的發現之後,很快收到遠在俄羅斯的門捷列夫的來信。門捷列夫在信中指出他公佈的鎵的性質不完全正確,特別是這個金屬的比重不應當是4.7,而是接近6.0。


這封來信讓布瓦邦德朗感到驚異,因爲門捷列夫還沒有實際接觸到鎵。但他還是仔細地清除了樣品中的雜質,重新計算了鎵的比重,結果獲得的數值正是5.9。


對比門捷列夫的推測與鎵元素的實際性質,我們不難看出實驗結果與預期的驚人相符。布瓦邦德朗在後來發表的一篇論文中寫到:“我認爲沒有必要再來說明門捷列夫先生這一理論的偉大意義了。”

科幻片中的神奇元素,新一代半導體材料,這個元素厲害了


實際上,當門捷列夫於1869年剛發佈他總結的元素週期表時,並沒有立刻引起包括布瓦邦德朗在內的西方學術界的足夠重視。因爲那個時期宣稱發現元素週期律的不止門捷列夫一人,化學家們已經厭倦了形形色色、層出不窮的分類體系。

然而,鎵的發現對元素週期表的重要性起到了關鍵的證實作用,也把門捷列夫的聲望推到新的高度。就在布瓦邦德朗尋找鎵元素的同一時期,恩格斯正在撰寫《自然辯證法》。他在這本鉅著中記述了在理論指導下鎵元素的發現,並對元素週期律的創建給與了高度評價。他認爲,這項勳業與天文學家勒維耶利用天王星運行數據來準確預測海王星的存在和軌道一樣偉大。


稀有而分散

相對於其他金屬元素,鎵被發現的時間較晚,這可能與其是分散元素,無單獨成礦有關。鎵在地殼中的含量大約爲 18 ppm, 丰度與鉛和鈷相近。雖然單從數值上看並不是很低,但鎵的開採卻遠比鉛和鈷困難。鎵在礦石中的含量通常不超過0.1%,常與鋁、鋅、鍺的礦物共生,所以鎵一般是從這些金屬礦石冶煉中的副產物中獲取的。

除了金屬礦石,粉煤灰中也含有總量可觀的鎵元素(有時可達接近1%的重量比)。中國是產煤大國,如何讓粉煤灰變廢爲寶,實現高效利用,也是我國資源綜合利用面臨的重要問題。


隨着鎵消費量的不斷增長以及鎵應用領域的拓展,金屬鎵的重要性也被越來越多的國家注意到。我國已經於2011年將鎵列爲戰略儲備金屬,開始重視對鎵的戰略儲備。而美國、日本數年前就已經將金屬鎵定位爲“戰略資源”,歐盟則將鎵列入了“緊缺名單”。


新一代半導體材料

雖然獲取不易,鎵元素在現代人的生活中卻扮演着不可或缺的角色。


目前鎵元素最大的消費領域是在半導體行業,約佔總消費量的80%。主要集中在光電材料、太陽能電池、磁性材料等。其中,銅銦鎵硒(CIGS)薄膜太陽能電池被稱爲第三代太陽能電池,目前光電轉換效率可超過15%,是有助於緩解能源危機的新型光伏器件。而氮化鎵(GaN)更被譽爲第三代半導體材料,在光電子、高溫大功率器件和高頻微波器件應用方面有着廣闊的前景。

科幻片中的神奇元素,新一代半導體材料,這個元素厲害了

CIGS 太陽能電池可以製作成便攜的柔性器件(圖源:wikipedia)


  • 半導體照明

2014年諾貝爾物理學獎授予來自三名來自美國和日本的科學家,以表彰他們發明了藍色發光二極管(LED)技術。藍光LED器件中包含幾種不同的GaN層,技術實現的難點也在於高質量GaN晶體的生長。藍光二極管的產生,使得LED三元色完備,白光顯像成爲可能。如今,LED照明在手機,電視和廣場大屏幕中都有應用,它所耗費的能源要比相同亮度的白熾燈和日光燈小得多。這讓其在能源需求迅速增長的時代,具有格外重要的意義。

科幻片中的神奇元素,新一代半導體材料,這個元素厲害了

3 mm 藍色LED(圖源:jolliFactory)


  • 5G網絡

5G網絡是一次通訊技術飛躍,在當下備受關注。高頻傳輸技術是5G網絡的核心。爲了提升無線傳輸速率,5G通訊採用毫米波,這對於器件功率的要求非常高。與傳統的硅半導體材料相比,GaN帶隙寬、電子遷移率高。它能夠讓功率器件在更高的電壓、頻率和溫度下運行,是目前最有希望的用於5G基站功率放大器芯片的材料。

  • 手機快充

隨着手機電池容量的不斷增加,大功率的快充變得越來越重要。在這方面,GaN也爲消費者帶來一些清晰可見的改變。比如,Anker的30W GaN充電器已經成功投放到市場,因爲採用了來自Power Integration的GaN芯片,其體積比蘋果官方20W充電器還縮小了40%。

科幻片中的神奇元素,新一代半導體材料,這個元素厲害了

採用GaN器件的充電器功率更大,體積卻比傳統硅器件的充電器小。(圖源:Anker)


“終結者“元素

鎵的化合物不僅在現實生活中有廣泛的應用,以鎵合金爲代表的液態金屬還經常作爲一種神奇元素出現在科幻創作中。看過《終結者》系列科幻電影的讀者都知道,劇情中的反派擁有一副反應敏捷,可以液態滲透,還能自我修復的不死之身。在現實世界中我們當然還找不到這樣的物質或生命,但如果一定要選出一種性質與其最爲接近的材料,那可能非液態金屬莫屬。

科幻片中的神奇元素,新一代半導體材料,這個元素厲害了

《終結者:黑暗命運》中全新進化的液態金屬終結者Rev-9


相比於其他液體,金屬本身的導電導熱性非常好,適合通過電場和加熱激活;而相比於普通固態金屬,液態金屬又具備非常強的流性,從而具備了編程可控性。這些特性都是構築可變形智能機器的基本要素。可以說,假如人類想要一種可以極其精細地改變複雜形狀與移動軌跡的材料,那麼液態金屬是目前最佳的選擇。


最常見的液態金屬是汞(Hg),但汞沸點低容易揮發,且汞蒸汽有劇毒,使用起來必須小心翼翼。相比之下,鎵在實際應用中更爲理想。儘管鎵在室溫下通常是固體,但鎵的熔點很低,只有29.76攝氏度,是汞之外極少數在接近室溫條件下呈液態的金屬。如果撿起一塊鎵握在手裏,它會因體溫而變爲液態。離開手心,它又將再次固化。而且,鎵的沸點超過2000攝氏度。它的液態溫度範圍之寬在自然界穩定存在的元素中排名第一 ,所以一般也不用擔心金屬蒸汽揮發的風險。

科幻片中的神奇元素,新一代半導體材料,這個元素厲害了

一個經典的化學“惡作劇”利用了鎵低熔點的特性:給人一把鎵做的湯勺,當在熱水裏攪拌時,勺子就會神奇般的融化。


在液態金屬的研究中,中國正成爲該領域的領跑者。例如,清華大學和中科院理化技術研究所的研究團隊合作,在液態金屬領域取得了許多開創性成果。他們通過嵌入可編程的加熱系統,將鎵基液態金屬與硅膠的複合材料製備成一系列新穎獨特的概念型功能物和柔性機器模型。比如:可進行熱響應而自由變形的“軟體章魚”、可以溫控定向蠕動的軟體動物以及可以抓取重物的柔性抓手等。此外,利用該鎵基複合材料,還能做出可持續變形和運動的非接線機器人,甚至可模擬整個人形/動物形狀或其局部臉型變化。這些突破都開啓了人們想象的空間,讓可編程、可變形的液態金屬智能機器人離我們的現實生活又近了一步。

鎵元素因其獨特性質成爲衆多領域的研究前沿和熱點。它在爲我們生活帶來驚喜和變革的同時,也賦予人們神奇的遐想。伴隨着科學的進步,也許終有一天現實與科幻之間的藩籬將被打破。只不過展現在我們面前的應該不是電影中代表邪惡與黑暗的“終結者”,而是一個更加美好和光明的世界。

參考資料

1. Dmitri Mendeleev: https://en.wikipedia.org/wiki/Dmitri_Mendeleev

2. Gallium:https://en.wikipedia.org/wiki/Gallium

3. 凌永樂,《化學元素的發現》,科學出版社,2001年7月第二版

4. 鎵的發現及行業發展史:http://baike.asianmetal.cn/metal/ga/history.shtml

5. Copper indium gallium selenide solar cells: https://en.wikipedia.org/wiki/Copper_indium_gallium_selenide_solar_cells

6. 氮化鎵(GaN):5G時代提高射頻前端和無線充電效率的新元素:https://www.eet-china.com/news/201909231709.html

7. Y. Ding, M. Zeng, L. Fu, A Bright Future for Liquid Functional Materials? Matter, 2019, 1, 1099.

8. H. Wang, Y. Yao, X. Wang, L. Sheng, X. Yang, Y. Cui, P. Zhang, W. Rao, R. Guo, S. Liang, W. Wu, J. Liu, Z. He, Large-Magnitude Transformable Liquid-Metal Composites, ACS Omega 2019, 4, 2311.

9. J. Zhang, Y. Yao, L. Sheng, J. Liu, Self‐Fueled Biomimetic Liquid Metal Mollusk. Adv. Mater., 2015, 27, 2648.

10. 柔性可變形智能機器人?有戲!:http://it.people.com.cn/n1/2019/0218/c1009-30759768.html


來源:賽先生、中科院物理所

更多化工信息請關注微信:中國化工信息週刊(ID:CCN-weekly)

科幻片中的神奇元素,新一代半導體材料,這個元素厲害了


免責聲明:所載內容來源於互聯網,微信公衆號等公開渠道,我們對文中觀點持中立態度,本文僅供參考、交流。轉載的稿件版權歸原作者和機構所有,如有侵權,請聯繫我們刪除。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