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具體從表1看,剛剛投產的中泰石化120萬噸和近在咫尺的恆力4期250萬噸PTA共需430多萬噸的聚酯新增產能與之匹配,而聚酯預計今年全年也約投產400多萬噸裝置,在1月份PTA裝置投產後,供給過剩格局相對明確。民營企業新產能的不斷投產,將會快速壓縮傳統企業聚酯原料(PX,PTA,MEG)的市場佔有率。


年內新增產能1720萬噸,PTA企業還有出路嗎?(附擬投產時間表)


1月2日,新疆庫爾勒中泰石化有限責任公司(簡稱:中泰石化)年產120萬噸PTA項目投料開車成功,生產出合格產品。同一天,桐昆聚酯一體化項目在南通市如東縣洋口港經濟開發區舉行開工儀式,擬投資200億元建設年產500萬噸PTA及240萬噸新型功能纖維。這兩個項目最新進展拉開了新一輪產能擴張序幕。據統計,2019 年共有320萬噸的新增產能釋放。具體包括:四川晟達100萬噸的PTA裝置於5月進行投產,新鳳鳴220萬噸的PTA裝置在10月底和11月分別釋放了110萬噸的產能。


2020年產能集中投放

不考慮產能退出,2020年國內合計有1720萬噸的PTA產能投放計劃,2020年PTA預估產量在4846萬~5192萬噸之間。PTA供需結構將在2020年發生逆轉。PTA新裝置陸續建成投產後,我國PTA產能將進一步向恆力、逸盛及關聯企業、桐昆等企業集中。

表1  2020 —2022年PTA裝置投產計劃(來源:生意社)

年內新增產能1720萬噸,PTA企業還有出路嗎?(附擬投產時間表)


據公開資料顯示,預計2020—2022年,PTA將迎來新一輪產能投放週期,至2022年底,PTA合計有2930萬噸的產能投放計劃,新增產能主要來自下游龍頭企業的原料配套和 PTA 主力供應商的擴建,PTA高景氣時代將終結。


供應過剩成定局

從投產週期看,2019年PTA產能增速7%,2020年預計22.3%。下游聚酯產能2019年增速6.54%,2020年預計7%左右。總體看PTA產能增速大於下游聚酯產能增速,供應過剩局面明顯


具體從表1看,剛剛投產的中泰石化120萬噸和近在咫尺的恆力4期250萬噸PTA共需430多萬噸的聚酯新增產能與之匹配,而聚酯預計今年全年也約投產400多萬噸裝置,在1月份PTA裝置投產後,供給過剩格局相對明確。且今年相對確定的還有恆力5期250萬噸9月投產,逸盛寧波330萬噸計劃7月投產,以及新鳳鳴2期220萬噸預計9月投產,這些產能的集中投放將加劇過剩局面。


未來發展建議

目前國內如桐昆、榮盛、恆力、恆逸、盛虹、三房巷和新鳳鳴等大型企業仍在不斷新增或收購聚酯產能,同時將自身的產業鏈向上遊原料行業延伸,自給自足的能力越來越強。而傳統企業裝置規模、技術水平和規模(除個別裝置)明顯全面落後於民營企業,競爭力處於劣勢,屬於淘汰產能。民營企業新產能的不斷投產,將會快速壓縮傳統企業聚酯原料(PX,PTA,MEG)的市場佔有率。因此要從以下幾點佈局未來發展戰略:


01 | 控制PTA項目的投產節奏

PTA產能的集中釋放將使市場在短期內難以消化,這將影響PTA行業;另一方面,它將導致PX原料供應緊張,推高PTA成本,甚至導致PTA行業陷入全損。


02 | 鼓勵PTA項目與PX項目聯動,促進PX和PTA的協調發展

目前,國內PX自給率僅爲60%左右。隨着國內大型煉油一體化的相繼投產,PX的自給率將大大提升,增強了國內對於PX的議價權,對於PTA的產能釋放效果顯著。此外,對於新的PX項目,我們也應該考慮優化區域資源,減少PX長途運輸對環境的潛在影響。


03 | 利用區域優勢和整合優勢,佔據進口產品的市場份額,甚至爲開拓海外市場做好準備

爲了保持國內供需平衡,特別是那些沒有垂直整合背景的PTA項目,PTA的生產和銷售的趨同計劃應該儘快完成,以應對PTA市場的激烈競爭。


04 | 國內PTA的產業佈局應與紡織業向內地發展的趨勢相協調

在勞動力成本和土地成本上升的壓力下,許多沿海紡織企業已經顯示出遷移到內陸的趨勢。作爲主要的上游原料,PTA也應考慮從原先集中在沿海,長三角地區向內遷移。優化PTA產業佈局,合理運輸方式,協調產業鏈平衡和區域原料平衡,進一步提升企業和產業的綜合競爭力。


企業應加強產業鏈統籌聯動,進一步形成競爭合力!


來源:《當代石油石化》、《化工管理》、生意社等

更多化工信息請關注微信:中國化工信息週刊(ID:CCN-weekly)

年內新增產能1720萬噸,PTA企業還有出路嗎?(附擬投產時間表)


免責聲明:所載內容來源於互聯網,微信公衆號等公開渠道,我們對文中觀點持中立態度,本文僅供參考、交流。轉載的稿件版權歸原作者和機構所有,如有侵權,請聯繫我們刪除。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