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是否遭遇过小人在背后捅刀?

你是否觉得自己越优秀,背后打击的人越多?

这种现象是偶然,还是必然?

原因何在?

遇到这种情况,该怎么办?

戴尔·卡耐基:没有人会去踢一条死狗!

一个人,不鸣则已,若一鸣惊人,则必然会遭遇“十面埋伏”和来自各个维度的打击。很有意思的是,人们尤其是喜欢以各种形式打击老板赏识的人。很多人可能会觉得奇怪,自己明明做得很好,怎么老受打击呢?

我们来分析一下“打击者”的心理:

对优秀的人进行打击,大抵是源于内心的“嫉妒”。

打击者必定是好打听闲话的。他们之所以特别关心别人,并非发自真心,而是为了搜集优秀者的“小问题”,然后将其异化、放大、延展……进而丑化、矮化对方。

因为人的心灵如若不能从自身的优点中取得养料,就会将别人的缺点来作为养料。而打击者往往是自身资质平庸,同时又自动屏蔽或痛恨对方的优点。

因此,他们只能通过“找茬”、“造谣”、“诽谤”、“污蔑”、“向老板打小报告”等方式来安慰那颗脆弱、狭隘又自卑的心,以求得到暂时的、虚幻的平衡。

而一个致力于不断提升自己且充分自我接纳的人,是不屑于去嫉妒他人的。嫉妒是一种四处游荡的情欲,能享有他的只能是闲人、平庸之人。所以西方有句古话说道:“多管别人闲事必定没安好心。”

一个后起之秀是招人嫉妒的,尤其容易受到领导和资历更老的人的嫉妒,因为他们之间的距离发生了质的改变。

由于资历更老者往往由于各种主客观因素而丧失了快速学习并更新迭代的动力和能力,导致他们的内心产生了深深地不安全感,如临深渊。于是,他们化恐惧、嫉妒为报复的力量,“奋起反击”!

这些人,尽管是中坚力量,但公司的利益相较于自身的感受而言,已然退居第二位。哪怕是让公司的利益受损,他们也要尽全力搞垮后起之秀,甚至将其排挤出局!

20世纪最伟大的心灵导师和成功学大师戴尔·卡耐基在《人性的弱点》一书中谈到:

“你要是被人家踢了,或者是被人家恶意批评的话,请记住,他们之所以做这种事情,是因为这么做能使那些人有一种自以为重要的感觉;这通常也意味着你已经有所成就,而且值得别人注意。不公正的批评是一种伪装过的恭维。请记住,从来没有人会踢一条死狗!”

可见,“一个优秀之人被他人陷害”乃人之常情,无可厚非,也无是无非!这是一个人日益强大的过程中必然会遭遇的情形,其偶然性中有一定的必然性。

如何跳出并超越“被人陷害的困境”呢?

既然这种遭遇是必然的。那么,欲跳出困境,其核心便在于是否“正心正举”。

何谓正心正举呢?

正心(知):充分认知生命和客观事物的本质、规律。

正举(行):行中庸之道,保持平衡。

“正心”和“正举”是一对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阴阳,二者相辅相成,不可分割。我们只有知行合一,才可能化困境为修行的助缘,跳出小我,成就无我,开启自在之门!

接下来,基于生命和客观事物的本质、规律,给大家几点具体的建议:

从敌人身上学习

美国著名诗人惠特曼这样说:“难道你只能从那些对你好、羡慕你、常站在你身边的人身上学习吗?从那些指责你、反对你的人那里,学来的岂不更多吗?”

“被嫉妒者”和“嫉妒者”的角色是一成不变的吗?非也,我们常常会一人分饰两角。比如,在公司里,你可能是被嫉妒的角色,但在感情生活中,你可能扮演的是嫉妒者的角色,并有意无意的伤害了他人。

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论语·述而》。

所以,当我们作为被害者时,则要清醒地做到以人为镜,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思、自我批评

凡人畏果,菩萨畏因。被人陷害,其实也不光是打击者的原因。

任何事物、现象乃因缘和合而成,孤掌难鸣。被人陷害亦是如此,小人的嫉妒心理固然是很重要的因素,但“引起他人的嫉妒”、“威胁到他人的生存和发展”、“让他人的存在感和尊严受挫”……才是让你身处险境的根本原因。

因此,在敌人对你“下手”之前,要对自己做出的成绩保持清醒的觉知,并做自己最严格的批评者,找出自身的弱点并加以改正,防患于未然。

举个例子:当达尔文完成不朽巨著《进化论》的手稿时,他深知,这是一本具有革命性的书,会动摇整个知识界和宗教界。所以,在外界对他进行无情的打击之前,他已然对自己“下手”。达尔文花了15年的时间来检查资料,研究理论,反思结论……

这样做之后,外界的攻击仍不可避免,因为人心叵测且不可控。但达尔文做到了不愧于心,如此,方能更加坦然地面对外界的“腥风血雨”。

保持警惕、谦卑

当你表现后,必然会遭到四面八方的打击。此时,你在明处,敌人在暗处。所以,要时刻保持谦虚、警惕,行中庸之道,谨言慎行。否则,你所有的缺点都会慢慢暴露出来,成为他人的把柄。

我们在上文中谈到,一个人之所以会遭到打击,很重要的原因在于威胁到了他人的生存和发展、使他人的存在感和自尊心受挫。

所以,《易经》建议我们要表现出“大人”的风范。何谓大人风范呢?即让人感觉到你这个人胸怀宽广,事事站在全局和他人的角度去考虑,而非出于一己私利。因为,没有人会去打击一个给自己带来利益的人。

“崇高必致堕落,积聚必有消散。缘会终须别离,有命咸归于死。”这是佛学洞穿事物发展规律的名言。老子也说:“功成,名遂,身退,天之道。”

曾仕强教授对此的解读是:如果仔细观察天道,日月经天,昼出夜沉,夜出昼没,寒来暑往,秋去冬来,都是很自然的“功遂、身退”的正常现象。

植物世界如草木花果,都是默默无言完成了它的生命任务,静悄悄地消逝,了无痕迹。动物世界生生不息,一代交替一代,谁又能不自然地退出生命的行列呢!

如果说有,只有人类的心不肯死,不肯甘休,永远想在不可把捉中冀求把捉,在不可能永久占有中妄图占有。妄想违反自然,何其可悲!

可见,事业到了一定程度后,只有做到了功遂身退,才有可能“无咎”,没有凶祸。

心不随境转

若要想超越被他人陷害的困境,最核心且最难的一点便是——做到“洞烛机先,而心中不存丝毫物累。心如明镜,照见万象。物来则应,过去不留。”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