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其二:有急事,或者是劇情需要,問了多少錢也沒用,只能丟在桌子上就走,因爲古代的白銀一兩能換取1000文銅錢,據說清朝普通人一個人的薪資也就二兩,這意味着一兩銀子,店裏面不可能有那麼多銅錢找給你,再者一般古人這樣做,可能有急事就走了,反正夠這頓飯錢,問多少錢也白問,最主要是大俠的話還可以強行裝酷一把。銀子其實是明清時期才逐漸成爲貨幣,一開始也是銀錠,也有面值,基本上是五兩,後來纔有了碎銀,碎銀的出現就和現在的一塊五塊一樣,按照當時的物價,據統計,一兩銀子可以購買377斤大米,一畝地的價格也才八兩銀子,從這裏來看,一般人是不會帶這麼多錢出門的。

這一幕只能在電視上能見到,古人總會在客棧喫完是,尤其是大俠,進去之後屁股一坐,巴掌一拍,“小二,來二斤牛肉,一壺酒”,然後喫的時候還可以從旁邊的人那裏聽到點消息,接着不管喫沒喫飽就說“小二,結賬!”之後丟下銀子就走了,也不問這頓飯要多少錢?讓人喫驚的是,就連小二還屁顛屁顛的跑過來,拿起銀子也不數,隨口說一句“客官慢走!”

根據我對古裝電視劇的瞭解去推測,古人之所以喫完飯放下銀子就走,也不問多少錢主要有兩個原因。

其一:視金錢如糞土,他們明知道一頓飯要不了這麼多錢,但是還是要給,大俠行走江湖,行俠仗義,劫富濟貧是常有的事,自己的錢都是搶來的或者很多行走江湖的人都不缺錢,真正缺錢就不會出來了,所以他們對錢並不看重,更多的是結交好友,遊歷四方,因此,這點錢也不在乎。

其二:有急事,或者是劇情需要,問了多少錢也沒用,只能丟在桌子上就走,因爲古代的白銀一兩能換取1000文銅錢,據說清朝普通人一個人的薪資也就二兩,這意味着一兩銀子,店裏面不可能有那麼多銅錢找給你,再者一般古人這樣做,可能有急事就走了,反正夠這頓飯錢,問多少錢也白問,最主要是大俠的話還可以強行裝酷一把。

店小二不數,是因爲他們一眼就能看出這頓飯遠沒有這麼多錢,都是多給的,因爲古代還有一種叫碎銀,一頓飯基本上幾個碎銀就解決了,留下一整塊銀子小二自然更加高興,還有什麼好數的。

以上都是根據電視劇情推測,接下來說點實際的。

銀子其實是明清時期才逐漸成爲貨幣,一開始也是銀錠,也有面值,基本上是五兩,後來纔有了碎銀,碎銀的出現就和現在的一塊五塊一樣,按照當時的物價,據統計,一兩銀子可以購買377斤大米,一畝地的價格也才八兩銀子,從這裏來看,一般人是不會帶這麼多錢出門的。

所以人們開始將銀錠敲碎,弄成碎銀,這樣就解決了銀兩面值太大,出現找零困難的問題,畢竟一些商家都是小本生意,沒有那麼多零錢,有了碎銀就不同了,可以更好的購買等值產品。

其實碎銀也是要估值的,他們會用一個小秤,專門稱一些碎銀的重量,這樣可以準確的計算出碎銀的價值,其實還有個經驗問題,很多人尤其是經商的人,碎銀只要用手一掂量就知道大概的價值,而古人即使給的碎銀,小二在看的時候往往也會用手掂量幾下,這就是經驗,其實最主要的還是,古人一般有錢的都會多給,不會少,所以小二纔不會看,而真正的窮人也就不會進客棧,即使進了也都是用的銅錢結賬。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