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土家族忠峒土司第十七代土司王在雍正年间从鄂西恩施迁来,落户黄陂,至今已有300多年历史,一直保留着鲜明的土家文化色彩。到了锦里沟,跨过风雨桥,喝过摔碗酒,吃了年猪宴,也就到了土司寨的马战时间了。

到了锦里沟,跨过风雨桥,喝过摔碗酒,吃了年猪宴,也就到了土司寨的马战时间了。

有人会说,什么?武汉这个典型的汉族城市,还有土司寨?土家族忠峒土司第十七代土司王在雍正年间从鄂西恩施迁来,落户黄陂,至今已有300多年历史,一直保留着鲜明的土家文化色彩。

每天下午2点,土司寨的表演,也就开始了。

开场。

土家山寨前,赶集的,卖菜卖小零碎的小贩,川流不息,充满浓浓的生活气息。偶尔也有不长眼的小混混想白吃白拿,被路见不平的人给赶跑……世间百态,莫过于此。

耍杂技的舞着三个棒子,行云流水般,只只不落空,只看得人眼花缭乱。

三位土司结为异性兄弟,其中一位土司家有娇女初长成,另一位土司的儿子正好也到了成家的年龄,第三位土司愉快地担任起了媒人的重任,大家一拍即合。

热闹的婚礼开始筹备起来了。

新娘穿着大红嫁衣,从天而降。

新郎骑着骏马,奔驰而来。

寨子里锣鼓喧天,唢呐齐鸣,人们欢天喜地,热闹非凡。

狼烟突起!土匪来袭!

这些穿着黑色马装的匪徒们,幽灵一般,打了土家汉子们一个措手不及,王府的大管家,在抵抗的过程中,不幸身亡。寨子笼罩在一片哀伤之中。

面对残暴的马匪,三位土司奋起反抗,发出了“宁肯站着死,决不跪着生”的吼声,誓死保卫自己的家园。

各种马术随着大练兵,纷纷登场。骏马一匹匹飞驰而过,骑士们在马背上做出各种惊险的动作:倒立,360度回旋,蜻蜓点水般落地又飞上马背……我要是有这样精湛的骑术,就好了!

三位土司带着土家二郎,整装待发。

刀光剑影中,马儿急速奔驰,四蹄扬起的尘土,弥漫成风沙一片。

一个回合,又一个回合,有人落马,轰然倒地,马儿配合得也好,跟着人一起翻滚在地,一动不动——话说,这马,都成戏精了!

这一场鏖战,真是惊天动地,观众席上有几个歪果仁,看得目瞪口呆,还不停地喊着“功夫,功夫!”我想,这下,即使告诉他们中国人不是个个都会功夫,可能他们也不相信了……

马匪越来越少,土家儿郎越战越勇,终于压倒性的大获全胜。

硝烟过后,婚礼继续。这算不算战场上的婚礼呢?

表演虽然只有半小时,但故事情节完整丰满,逻辑严明,加上演员精湛的马术,烟火实景,真的精彩纷呈啊!到锦里沟,一定要记得来看一场!

从土司寨下来,顺着栈道,跨过曲折的小桥,就到了抛绣球招亲的地方了。

王府的公主满了十八岁,今天要抛绣球择婿了,哪个小伙有好运气,会被绣球砸中呢?

据说,做土家女婿,也不是件容易的事,得给女方家里扛三年长工,熬过这漫长的考验期,才能抱得美人归哦!

绣球砸中了这位眼镜哥哥,一阵风似的被簇拥着,换上了喜庆的红袍子。

台上和台下,都喜气洋洋,笑翻了天。

好玩吗?你也可以去台下等着,看到绣球飞过来,就纵身一跃,抢在手中,那么,站在台上的,就是你了!

冬天的锦里沟,依然草木不凋,色彩丰富。长长的玻璃滑道从山腰一直延伸下来,到了夏天,这里就是亲水好去处。

冬天的午后,日光也温柔起来。锦里沟的山和水,树和桥,也便成了一幅淡烟的水墨画,简寥,却传神而动人。

如此,便醉在锦里沟吧!

本文为***作者原创,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