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靠山吃山靠水吃水?这里的村民靠玩泥巴,就能轻松月入好几千

小时候玩过泥人吗?和小朋友互相羡慕过谁的泥娃娃更好看更多吗?提起泥人,是不是你童年温馨美好的回忆?

北有泥人张,南有泥人王,这南,就是武汉黄陂的泥人王村。黄陂泥塑已经有1000多年的历史,大名鼎鼎的归元寺五百金身罗汉,和木兰山古建筑群的泥塑就出于泥人王村。

黄陂多山。泥人王村也是依山傍水,清秀脱俗。

好山好水的孕育之下,总是会有些出色的东西。黄陂泥塑文化始于唐朝,兴于道光年间,是中国泥塑文化艺术的代表,1976年黄陂就被国家中宣部批准为“中国泥塑之乡”,如今更是重放异彩。黄陂人傅中望、项金国、陈育村等人现在都成了当代中国著名的雕塑家。所谓人杰地灵,大概就是这样了。

小村本身也是非常古朴。老房子上的“马头墙”、“挑檐”等,有着浓郁的荆楚建筑风格,一看过去,就知道这村子是有年代的了。

大树下,散放着小茶桌,和几张竹凳子,狗子懒洋洋地卧在地上,一派乡村闲散的味道。

石块垒砌的外墙,也是此地特有的建筑方式,走在村道上,好像走在老电影里。

穿着汉服的小伙伴忙着摆起了造型,老房子和小美女,看起来,也是特别配呢!

村子虽然不大,但还是有很多可以拍摄的元素。池塘,倒影,老屋,矮墙上茂密的青草,门头攀着的丝瓜扁豆藤蔓,每一处,都可以入画。

还可以参观村里的“泥塑体验馆”,体验造型,制模,压胚,修复,阴干,上色等一系列过程。从一团泥土,到最后成为一个栩栩如生的彩色泥塑,前后要经过大概两个月的时间。这个过程,全部都是由纯手工工艺制作而成,可以说,每一件作品都是独一无二的,无法复制的。

村子里,有一百多名村名专职捏泥人,每个月都能挣几千块不等。比起离乡打工,捏泥人这个职业,家庭和工作可以兼顾,显然是非常有吸引力了。

黄陂是木兰故里,这里的乡村艺术家手下,英姿焕发,代父从军的花木兰形象,当然也就不可或缺了。

黄陂的民间艺术家们,业务范围可大得很,连武当山、木兰山、鸡公山、洛阳白马寺的神像雕塑,也都是出自泥人王村王煜、王胤父子及其后裔之手。

花木兰、屈原、招财童子……每个人物都做得惟妙惟肖,同时还有历史传说、民间故事、以及现代卡通人物形象,如果有客户需求特制的形象,也都能用泥塑作品呈现。

看,蠢萌蠢萌的灰太狼,也跃然眼前了!

泥人王村位于黄陂云雾山风景区深处的山谷中,村子四面青山嶂列,绿树流水,宛如世外桃源。

人间四月芳菲尽,深山桃花始盛开。

这一株桃树,娇而不艳,衬着朴拙的石墙,颇有种清冷之态,看在我眼里,更多了风姿。

泥人王村,像一首清浅的歌谣,有人记得,有人忘却,有人听到了了,像我一样过耳难忘,便曲折地寻过来,探访它。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