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巴伊亚王宫,初进入,会觉得只是平平,然而跨过一重重的院落往里走,渐渐就生出“庭院深深深几许”的感觉来了。总之,整座巴伊亚王宫虽然只剩下空壳,但一重又一重的院落,和廊壁上精美的马赛克、木雕,依然可以想见它当年的富丽华美。

在摩洛哥的马拉喀什,游客有几个景点,非去不可。巴伊亚宫就是其中之一。

巴伊亚王宫建于十九世纪末,是当时的苏丹国首相的私人宅邸。有人要问了,明明是首相的府邸,为什么叫王宫?

关于这座宫殿,也有两种不同的说法:一说这是首相的私宅,一说,这就是国王的王宫。可第二种说法也让人存疑,因为离此一公里多,就有另一座毫无争议的皇宫:巴迪皇宫。

到底是首相的私人宅邸,还是王宫?历史的车轮转得飞快,留下的证据也不足以释疑,我们也只能带着这些疑问,去参观了。

巴伊亚宫的正门,并没有很雄伟阔大,如果不注意,也就错过了。

门票70迪拉姆一个人,相当于50人民币。

走了一圈发现,摩洛哥的门票大涨,2018年初的时候,前人的游记里,这些景点门票都是10个迪拉姆!

虽然50块人民币其实也不多,但一想到它是从7块钱涨起来的,就浑身都不舒服了。

不过,来都来了,看吧!

前庭。

极具对称美的院子,拱形的门廊,与同时期摩洛哥的其他建筑相比,巴伊亚宫旨在营造伊斯兰和摩洛哥建筑的风格。

巴伊亚王宫,初进入,会觉得只是平平,然而跨过一重重的院落往里走,渐渐就生出“庭院深深深几许”的感觉来了。

这一进院落,四面都是雕梁画栋,竟然和中国的老式宅院极其相似。如果只看上半部分,我会以为自己正站在江南某个小镇的大户人家的天井里吧!

这些木雕,也是十分繁复精美啊!所以说,全世界的手艺匠人,都是一样的,都有一颗玲珑剔透的心和一双巧手啊。

又进入一重内廷,华丽的天花板。

房间尽头是个大壁炉。其实马拉喀什这地方,一年有大半年是炎热的,壁炉的使用时间,实在是不多,不过所谓奢靡,就是即使很少需要或不需要,也完全准备妥当吧!

这道门通向走廊,右面是个四方的院子,往里走,又是一重庭院。

这重院落非常阔大,但风格更趋于现代化,让我看来,实在不太像是十九世纪的建筑。

关于这座王宫,还有个更有趣的说法:这里并不是国王的宫殿,而的确是首相的府邸,只不过,是首相的权利大于国王的权利时建造的。

据说当时的苏丹王还太年轻,首相摄政,扩建了这座宫殿作为办公区,和家族后裔居住。在首相去世后,国王夺回政权,洗劫了这座豪华的伪皇宫。

院落的形状,是个长方形,这是站在最里面,往外拍。两头各有一个不大的喷水池。

从窗户保守封闭的式样来看,我觉得这里可能是女眷们的居所。

“巴伊亚”是聪慧美丽的意思,所以据说这座宫殿,是专门给建造给首相的宠妃住的,这让我想起金屋藏娇的故事来。原来这样的故事,不仅发生在东方,在遥远的非洲大地,也一样上演呢!

可是,在习惯了自由的我们看来,在这样的窗子后寂寞地度过一生,即使眼前堆满了全世界的珠宝,那又如何?

侧面,是个花园,浓荫密布,很有几分凉爽。这个时节,马拉喀什的早晚已经很舒适了,而白天,只要不站在毒辣的太阳下,也不算热。

盛开着的蓝色的小花。

花园的格局很简单,四四方方,横平竖直。这一点上,我就觉得非洲人民远不如我天朝人民了。当然了,也可能跟他们的实物欠缺有关,他们去哪里找太湖石,找梅兰竹菊松,找那爬藤的忍冬和凌霄,以及飘然出尘的鹤?

彩色的玻璃门,在阳光照射下,投出五彩的印子。

这面墙,像一大块雕花的巧克力,看得我忍不住有点饿了……

总之,整座巴伊亚王宫虽然只剩下空壳,但一重又一重的院落,和廊壁上精美的马赛克、木雕,依然可以想见它当年的富丽华美。

本文为***作者原创,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