舞弊風險在審計實務中屬於特別風險,很有可能導致財務報表層次的重大錯報。因此在審計過程中,審計人員應當不放過每一個可疑之處,實施相應的審計程序進行調查。下面小編就來說說審計中三種常用的收入舞弊調查方法。

一、調查毛利率變動的合理性

毛利率是毛利與銷售收入的百分比,其中毛利是收入和與收入相對應的營業成本之間的差額,在會計實務中毛利率能夠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企業的利潤水平。

如果審計人員發現被審計單位的毛利率變動較大或與所在行業的平均毛利率差異較大,審計人員可以採用定性分析與定量分析相結合的方法,從行業及市場變化趨勢、產品銷售價格和產品成本要素等方面對毛利率變動的合理性進行調查。例如:甲企業2018年的毛利率爲15%,而甲企業所在行業的毛利率爲9%,二者相差較大,審計人員可以通過調查產品成本變化、市場政策等方面的信息,分析甲企業的毛利率變動是否合理,進而判斷甲企業是否存在收入舞弊。

二、調查異常的應收賬款

如果被審計單位的應收賬款餘額較大,或其增長幅度偏高,那麼審計人員就要對應收賬款的真實性保持懷疑,需要實施相應的審計程序進行調查。如調查被審計單位的賒銷政策和信用期限,放寬賒銷政策可能是導致應收賬款餘額異常的原因;增加對期後收款的測試,如果在期後的信用期限內被審計單位仍存在大量的應收賬款,就很有可能存在收入舞弊。

三、調查增長幅度明顯高於管理層預期的收入

如果審計人員發現被審計單位的收入增長幅度明顯高於管理層的預期,可以向詢問管理層,並考慮管理層的答覆是否與其他審計證據一致。例如,甲企業管理層預期某項產品的收入爲200萬元,而賬面上的收入金額爲500萬元。管理層表示是市場需求突然發生變化所致,那麼審計人員需要調查與市場需求相關的情況,看是否與管理層說明的理由一致。

以上就是審計中調查舞弊的三種常用方法,值得說明的一點是,如果舞弊是經過精心謀劃的,那麼審計人員經過調查也無法發現。但只要審計人員實施了恰當的審計程序,就不用承擔責任。

(本文由東奧會計在線整理發佈,轉載請註明出處)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