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段時間,“霧化”這一詞頻頻出現在各位老母親的視線。

“霧化”是什麼?會不會對孩子有危害?到底應該如何使用?

看完這篇文章,這些問題就會統統得到解答。

——虎媽

作者 | 烏蘇

來源 | 男孩派(洞見旗下賬號)

最近,閨蜜家孩子咳得很厲害,醫生說是支氣管哮喘,開了霧化的治療方案。

但沒想到,閨蜜被“霧化”兩個字給難住了。

她向我們求助:“聽說霧化藥裏有激素,會不會對孩子發育有影響?”

她還說:“前幾天看到網上有個帖子寫了,霧化可是比輸液的風險還要大!”

看着孩子難受的樣子,她也心疼,但霧化到底會不會有害呢?

作爲一個有着多年醫療經驗的科學養娃媽媽,我言之鑿鑿地安慰她:醫生的治療方案有道理,而那些謠傳也不值得相信。

爲什麼會說“霧化比輸液危害大”是謠傳呢?今天就爲各位家長解疑答惑。

爲什麼大家會擔心“霧化是不是等於用激素”這件事?

這就得從霧化用藥講起了。

就目前利用最廣泛的霧化藥,主要有三大類,其中一種爲糖皮質激素

雖然是激素,但事實上總體用藥劑量非常小,僅爲全身用藥的幾十分之一,這種劑型主要作用於局部,進入血液中的量非常少,引起全身副作用也非常小。

第二種就是支氣管擴張劑,這類藥物主要用於重症支氣管哮喘發作,以及有明顯支氣管痙攣的孩子。

那第三種是就是祛痰藥,這類藥物主要起到液化支氣管內的分泌物,通過刺激分泌物量增加,治療濃稠粘液分泌物過多的呼吸道疾病。

臨牀上霧化藥有很多種,就糖皮質激素來說是目前最強的局部抗炎藥物,擴張劑能有效緩解症狀。

就算是祛痰霧化劑型在臨牀上使用相對還比較少,但並不能說明霧化藥就等於激素。

並且霧化的用藥,醫生一定是針對孩子目前給予的最佳治療建議。

因此需要霧化治療時,一定會要按照醫生的囑咐來,千萬不能隨意改變用藥。

但也有家長擔心,霧化用藥猛,聽說比輸液危害還大呢?

其實不然,霧化器會將藥物分解成直徑爲幾微米的小液滴或小顆粒,也就是氣溶膠,隨着孩子的呼吸,藥物會直接進入呼吸道和肺部,用於緩解治療哮喘、咳嗽等呼吸道疾病。

霧化就相當於直接給孩子的病患處上藥,而輸液治療是藥物通過靜脈血液循環,然後由血循環帶到各個病竈部位而起到作用。

霧化其實就是一種給藥方式,只是在方式上有所差異。

霧化給藥的好處,就是避免了過渡代謝,是一種更快、更有利的給藥途徑,比起全身給藥,用量更少。

那有些孩子做完後,臉色發紅不是副作用導致的嗎?

這就需要看具體原因了,有時候孩子哭鬧、面罩扣得太緊都會導致,但一般霧化後會很快消失。

但有些孩子面色發紅,是因爲有些霧化藥物含有支氣管擴張劑,同時會擴張孩子臉上的毛細血管,從而出現的臉色發紅,但這種屬於一過性的,並不會持續太久。

不過也有因霧化藥物過敏或面罩過敏的孩子,如果孩子不能自行緩解,或者出現了呼吸困難等嚴重不適,就需要醫生的幫助了。

雖然霧化導致孩子過敏的情況較少,但並不代表百分百不會導致孩子過敏。

不推薦家長在沒有醫生指導的情況下擅自做霧化。

同時需要注意的是,孩子咳嗽不代表就需要霧化干預治療。

首先我們要明確一點:孩子咳嗽,並不是病!

人體完整的氣道及肺部防禦功能是一個複雜的網絡體系。

呼吸道和肺將吸入的空氣輸送到肺泡,通過纖毛擺動和咳嗽推動粘液不斷地朝向咽部流動,從而避免空氣中有害的化學物質,顆粒和病原體進入體內。

粘液分泌和纖毛細胞在黏膜纖毛清除系統中起關鍵作用,它們與咳嗽一起促進粘液的清除,是人體最重要的防禦機制。

看到這裏家長們就可以明白了,咳嗽很多時候就是一種人體的防禦機制,我們需要通過咳嗽這個動作,將痰液等分泌物排出體外。

霧化的作用不只是止咳,同樣也具備消炎,擴張支氣管來緩解喘息、咳嗽等症狀,這種緩解不像中樞止咳藥那樣抑制咳嗽,也就是說可能做了霧化,孩子的咳嗽依舊存在。

並且咳嗽也只是很多疾病的表現形式,沒有弄清楚具體病因就用上霧化,等於就是掩蓋了真正的病情,因此霧化真正要注意的是不濫用。

但孩子要是哮喘、急性喉炎、毛細支氣管炎、支氣管肺炎、嬰幼兒喘息、早產兒慢性肺疾病、急慢性咳嗽等問題,那麼給孩子做霧化就是又有效又安全的治療手段。

關於霧化治療,真正要注意的是什麼呢?

一、霧化前

1. 霧化前1小時,家長要注意不要給孩子喫東西,還需要清潔口腔分泌物和食物殘渣,以防止孩子在霧化過程中氣流刺激引起嘔吐。

2. 最好可以在霧化前給孩子洗臉,但不要擦任何面霜,以免藥物殘留在孩子的皮膚上。

3. 霧化是需要在安靜狀態下操作,如果有些孩子不配合或者年齡較小的嬰幼兒,可以在睡着時進行。

二、霧化中

1. 霧化最佳的姿勢爲坐姿,如果孩子太小,可以讓孩子上半身保持直立,但有的孩子無法坐位,也可以讓孩子半臥位,家長一定要注意霧化切忌躺着。

2. 在霧化時家長需要教孩子用嘴吸氣,鼻呼氣的深呼吸方式,這樣可以讓藥物充分到達支氣管和肺部,但要是太小的孩子,比如3個月以下就不強求了。

3. 霧化的時間一般在10~15分鐘,家長在這期間要密切觀察孩子在霧化過程中的反應,一旦孩子咳嗽加重或者出現喘息等任何不適,家長要立即終止霧化,並需求醫生幫助。

三、霧化後

1. 孩子做完霧化後也是不可以馬虎的,如果孩子使用的是面罩,家長就要叮囑及時洗臉,或用溼毛巾抹乾淨孩子口鼻部以下的霧珠,以防殘留霧滴刺激口鼻皮膚引起皮膚過敏或受損。

2. 年幼的孩子做完霧化後口腔也是需要及時清潔的,家長可以用棉球蘸水擦拭口腔後,再適量喂水特別是使用激素類藥物後。

以減少口咽部的激素沉積,減少真菌感染等不良反應的發生。

3. 霧化後也需要間隔30~60分鐘再給孩子進食。

其實真正瞭解後就會明白,霧化不僅不可怕,在目前來說霧化在治療呼吸道疾病上,仍然是非常有效、快捷的手段。

雖然霧化吸入的方式風險更小,但也需要具體情況具體對待。

至於該用什麼藥、具體用量,醫生一定會權衡利弊,確定了對孩子目前情況來說是最有效、最佳的方式纔會選擇,只要合理應用並不會那麼可怕。

因此,家長盲目地拒絕任何一種治療方式,纔可能耽誤了孩子治療。

而在孩子成長過程中面對各種小病小痛時,最正確的態度是不拒用、不濫用,同時相信醫生。

參考資料:

【1】吸入性糖皮質激素對氣道高反應性的應用及作用機制[J]. 楊柳,崔曉光. 臨牀與病理雜誌. 2018(03)

【2】糖皮質激素霧化吸入療法在兒科應用的專家共識(2018年修訂版)[J]. 申昆玲,鄧力,李雲珠,李昌崇,向莉,劉恩梅,劉瀚旻,劉傳合,陳強,陳育智,陳志敏,陳愛歡,何慶南,張建華,尚雲曉,俞善昌,洪建國,郝創利,趙德育,鍾禮立,殷勇,崔永耀,盛錦雲,鮑一笑. 臨牀兒科雜誌. 2018(02)

【3】霧化吸入療法合理用藥專家共識(2019年版)[J]. 杜光,趙傑,卜書紅,陳娜,陳瑞玲,陳萬生,陳孝,陳泳伍,戴智勇,杜光,馮瑾,高傑,高申,葛衛紅,郭瑞臣,菅凌燕,姜玲,李峯,李佳,李玉萍,劉皋林,盧曉陽,呂遷州,閔光寧,繆麗燕,沈承武,隋忠國,童榮生,王春革,王卓,武新安,徐珽,葉曉芬,尹桃,遊一中,張健,張瑋,張文婷,張曉堅,趙傑,趙志剛,朱立勤,鄒東娜. 醫藥導報. 2019(02)

【4】吸入給藥系統的應用及進展[J]. 黃少俊,韓一平. 藥學服務與研究. 2017(02)

*作者簡介:烏蘇,曾就職於湖南大型三甲醫院婦科3年,後轉戰婦兒諮詢醫生8年,集醫學知識和養娃經驗於一身,逗比起來愛看相聲,嚴肅起來會刷科學知識的老阿姨。本文系男孩派原創,我家有男孩,成長交流平臺,100萬精英家長都已關注我們。

本文爲***作者原創,未經授權不得轉載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