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但和多數的企業做慈善不同,許家印麾下的恒大做慈善不只是授人以魚,他會直接身體力行地區去做,通過自身企業積累的經驗和資源,實現產業扶持、易地搬遷扶貧和就業扶貧。將企業和個人在社會責任上均做到極致的背後,一方面是許家印不忘初心,二十幾年如一日地用實際行動回饋社會。

三千多年來,中國的富人一直有兩難:一是仗義疏財;一是照章納稅。

仗義疏財很難,再有錢的人也不會和錢過不去,偶爾的一兩次疏財可能是機緣所致,但成體系的仗義疏財則很少見了。照章納稅更是難於上青天,哪怕有千規萬矩,富人們也總有避稅良方。

翻開史書,我們發現爲富不仁、不忠者衆,二者兼具的人很少。

忠仁兩字,更是考驗所有富人的試金石。所以我們把這塊試金石量化之後分爲兩塊,納稅榜、慈善榜。

納稅602億,捐贈40.7億

近日,兩份含金量十足的榜單成績的公佈又再次將許家印與恒大推至巔峯。

4月16日,樂居財經發布“2018中國內房股納稅排行TOP50”,恒大以602.18億納稅額居榜首,日均納稅達2.6億,領跑內房股,再次摘得“納稅王”的桂冠。萬科、碧桂園所得稅分別爲377.93億和310.21億,位列第二和第三。

在市場經濟條件下,納稅,是除營收和利潤外,衡量企業價值的另一重要指標。納稅的多少不僅反映稅收數量,而且還反映了企業的盈利能力和綜合實力。

拿恒大來說,通過有效的成本控制、廉價的土儲和高性價比的產品,恒大2019年銷售穩健增長,利潤也大幅提升,再度登上行業“利潤之王”,核心淨利潤783.2億,同比增長93.3%,淨利潤722.1億,同比增長106.4%,毛利潤1689.5億,同比增長50.5%。

將企業做強做大的同時,許家印始終沒有忘記肩頭上那份沉甸甸的責任。

據同日發佈的“2019中國慈善企業家榜”顯示,許家印以40.70億的捐贈額獨佔鰲頭。同時,在界面公佈的連續三年上榜慈善企業家的榜單中,許家印同樣位列榜首,三年捐贈總額高達84.89億,超過了第二位馬化騰和第三位楊國強家族的捐款總和。

將企業和個人在社會責任上均做到極致的背後,一方面是許家印不忘初心,二十幾年如一日地用實際行動回饋社會。另一方面是許家印深知自己的命運與國家的發展息息相關。

從農村走出來的許家印,正是因爲國家1978年恢復高考,才讓他有了後來成爲企業家的基石。“我們應該去承擔社會責任,我們應該回報社會,我們必須回報社會。”許家印一直這樣說。

出走半生,也不忘來時的路

許家印出生在河南省東部的周口市太康縣,它與周邊的蘇北、皖北地區所在的黃泛區,自古出流民,因此太康縣在民間還有“乞丐縣”的名聲。

在這個貧困地區,許家印家又是最貧困的家庭之一。在他一歲零三個月的時候,母親得病去世,“沒錢看病,也沒地方看病,就這麼走了,我就成了半個孤兒”,許家印從小就深深的嚐到了貧困的滋味,“從小到大我是喫地瓜和地瓜面長大的,鋪的、蓋的、穿的都是補丁摞補丁”。

從小學到高中,許家印的生活裏最大的奢望就是能夠“走出農村、喫上白麪”,他喫夠了地瓜和黑窩頭,上中學時,“離家比較遠,每星期背一筐地瓜、地瓜面做的黑窩頭,還有一瓶鹽去學校,一日三餐每餐喫一個地瓜、一個黑窩頭,喝一碗鹽水。夏天天熱,半天黑窩頭就長毛了,洗一洗再喫”。

寒門出貴子、苦難出人才。在這樣極端艱苦的環境下,鑄就了許家印頑強堅韌的毅力,1978年夏天,在國家恢復高考後,許家印以周口市前三的成績考上了大學,離開了河南省周口市太康縣高賢鄉聚臺崗村,他告別了父老相親,趕赴500公里之外的湖北省武漢市,在武漢鋼鐵學院開始了自己的沸騰歲月。

1982年,畢業後被分配到河南舞陽鋼鐵廠。在國企打工十年,後來又在民企打工五年後,1996年,許家印創立了恒大。

許家印的出生提醒他無論走多遠,發展多強大,都不要忘了生養自己的這片土地。

從“首富”到“首善”,始終不忘回報社會

從創立恒大起,許家印便一邊積累財富,一邊不忘行善。幼年貧困在心靈裏打下的烙印,讓他對貧困人羣懷有深深的同情感。據公開資料,恒大成立20多年來,許家印麾下的恒大已累計納稅超2300多億,慈善公益捐款超120億元人民幣。

外面的世界很精彩,外面的世界也很無奈,尤其是作爲一家民營企業。如今,對於很多企業家和企業,最難的是記得來時的路以及創業的初心。

20多年的恒大,是一部奮鬥史,也是一部慈善史。但和多數的企業做慈善不同,許家印麾下的恒大做慈善不只是授人以魚,他會直接身體力行地區去做,通過自身企業積累的經驗和資源,實現產業扶持、易地搬遷扶貧和就業扶貧。

在慈善事業上,許家印所做的不止於反哺家鄉。2015年冬天,許家印從恒大就已經派出2000多人的龐大扶貧團隊常駐烏蒙山區,幫助中國西部的貴州省畢節市打造成我國西南地區兩大基地,一個是最大的蔬菜瓜果基地,一個是最大的肉牛養殖基地;

在這些地區,恒大還組織有生產能力的中青年人進行職業技能培訓,實現了“一人就業、全家脫貧”

當然,沒有個人的企業,只有時代的企業,從2006年銷售額17億元,到2018年高增至超過5500多億,從恒大地產到中國恒大。許家印得以有實力去持續地做扶貧事業,在於將企業和時代結合起來,緊跟中央政策順勢而爲。

從最早選擇進軍地產領域,走規模發展之路,許家印是看清了中國城鎮化的紅利、人口增長的紅利以及國民經濟增長的基本面;

選擇在文旅產業、健康事業中加大投入,在於看清了中國全面消費升級、擴大內需帶來的無限市場潛力。

如今恒大選擇從規模發展到質量發展,並加大在科技與製造業中的投入,則是踏準了中國產業升級與國家戰略的機遇。

看清大勢、投身慈善,承擔企業的社會責任,這背後是一位企業家的遠見韜略,也是新時代下中國企業家應該有的大局意識。

作爲創造社會財富的一羣人,企業家們的個人情懷在企業發展中起到了至關重要的作用。他們有遠見有謀略,有見地有追求,他們把畢生的智慧獻給企業,獻給社會。

以許家印爲代表的一羣企業家,不忘初心辦好企業、發願助力更多人,這種腳踏實地、志存高遠的企業家精神能讓企業和企業家走得更遠,站得更高,這也是一代企業家的責任所在。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