嗨,大家好,我是桑桑,歡迎來到今天的桑桑說三國,上次我們已經說到了,荊州之爭。那大家知道在這場爭鬥之中,一直主張和劉備聯盟的魯肅已經去世了,擔任他現在職務的人是呂蒙又是一個怎麼樣的人啦。他是一個不愛讀書的人。我說到這相信大家都會明白了,對他這個人其實我們一直都很熟悉,他就是那個士別三日定當刮目相看的那個人。而對他刮目的人就是魯肅,讓他刮目的事,就是蒙對於對抗劉備的想法和建議。所以,歷史有的時候就是這麼有趣,最有趣的還是他們兩個還是朋友。

所以在蒙一上位的時候,他就對孫權提出了,攻打劉備的建議,這個時候孫權可是對備恨得牙癢癢的,呂蒙的建議簡直就是正中了孫權的下懷。孫權大感染時非常開心的對於這個建議,呂蒙就問他了,你覺得必須用關羽這個人,來對付曹操嗎,孫權就沒出聲,因爲他不可能告訴呂蒙他確實是這樣想的,然後呂蒙就說,其實不是這樣的,我一個人就敢去找曹操,孫權就覺得,那你還挺不錯的啊。當然孫權的心理都是我猜的,我是很尊重這位英雄的。然後呂蒙就繼續分析說,關羽這個人靠不住什麼的,一會說借荊州,然後又不還。孫權就很認可呂蒙說的,於是就問他,那你覺得是徐州好打一點還是荊州好打一點。呂蒙就給孫權分析一通,然後他們就決定選擇荊州,畢竟這個地方對於東吳集團是非常有用的

而這個時候也爆發了一場非常出名的戰役,襄樊之戰,在當時恰好,那個地方發大水,曹操派出的軍隊就被大雨淹到了江上,但是作爲關羽這樣的熊虎之將,關羽就親自到江上作戰,在這種情況下,關羽直接殺了對方兩將士,但是遇到守襄樊的人是個死守的人,就是不投降,這個時候關羽就很難辦了,一方面又怕曹操繼續派兵來,想繼續攻打。但另一方面他又不敢從從自己的根據地調兵來,關羽一發愁,呂蒙就開心。

那麼,呂蒙又是怎麼做的啊,他一方面不斷向關羽示好,讓他以爲自己也是親劉派,這就降低了關羽對於江東集團的信任,讓他放寬心,呂蒙爲了讓關羽相信自己,還裝病。然後推薦陸遜這個和他有一樣思想方向的人,又不出名的人。這一招簡直是太妙了,陸遜這個人一來,就寫了一封,開始吹捧關羽,一頓誇耀,讓關羽驕傲自滿,認爲他陸遜不過是一個書呆子。於是關羽的防備心大大降低。於是拿來了自己根據地的兵馬。

但是他沒有想到的是,敵人的敵人就是朋友,而他們現在就是曹,孫的敵人,而曹,孫就變成了朋友,關於樊城一戰,完全威脅到了曹操的集團利益,而劉備漢中稱王。則讓孫權產生了威脅,爲了各自的利益,他們必須聯合起來,對付關羽。然後孫權就說,我去打他,但是還請曹公爲我保密。曹魏這方面就表面答應,但是卻叫人放箭告訴了樊城的人和關於羽的軍營。這樣關於就很尷尬了,還是那樣關羽不願意,放棄襄樊,但是此時曹軍已經士氣大增,關羽無奈只能撤軍,但是這個時候,東吳已經帶領兩隊人馬,直擊關羽老巢。

這個時候呂蒙真的是兵不厭詐的最佳典型,他讓自己的軍隊穿上白衣服裝出商船,別人一問就說自己是商人,然後就乘人不備,將人殺害,就這樣無聲無息的一直打到了關羽的老巢,一到城中,兩個將士就投降了,所以這次呂蒙不廢一兵一卒就取下了關羽的根據地,這也就是歷史上著名的白衣渡江了。但是這次的勝利也和關羽本身的性格有關,關羽這個人,性格比較火爆,就比如說當時他在自己的根基地留下了兩個將領,來爲自己補充糧食之類的,但是人家送就送慢了,關羽就急了,就罵人家,說等我回來收拾你們。這你想,人家一聽回來被收拾,那我還不如投降

其次,呂蒙這人有一點特別精明,就是他非常善於使用用人之道。你看他拿下這兩座城後面,他也沒有做什麼過分的事,反而讓士兵善待城中百姓,還下令,騷擾百姓的士兵一律嚴懲,他的這種行爲啦,這後來看來十分英明,爲甚麼,因爲跟隨,關羽的士兵,軍心大減,你想啊,萬一這呂蒙拿下城池以後,燒殺搶掠,無惡不作。那這些將士的家屬不是也在裏面,本來被伏擊就十分氣憤了,到時候人家不想活了,直接來拼命怎麼辦,但是你和平對待就不同了,每人喜歡打仗,他們見自己的家人被安排的很好,也就放心了,就好像四面楚歌一樣,想到家,想到家人,軍心就散了

這是一場讓呂蒙一舉成名的戰,只不過在關羽死後不久,呂蒙也死了。我也不相信《三國演義》裏面寫的什麼關羽索命,有人說他是死於瘟疫,當年東吳有好幾個人都在那一年死的,也有人說他破壞了孫劉聯盟,孫權爲了自己的利益殺害了他。歷史,無從知曉。就好像我前面說的,人在亂世,本來就是一株浮萍,命不由己。滾滾長江東逝水,浪花淘盡,英雄在。

查看原文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