嗨,大家好。歡迎來到今天的桑桑說歷史,之前我們已經說過了,劉備在永安的時候,其實是將漢室天下和劉禪託付給了兩個人。諸葛亮大家都知道,其實還有一個人叫李嚴。我們要知道劉備是一個久經沙場,見過很多能人賢才的人,他當時能讓李嚴擔任託孤的重要人士之一,也可以說明在當時李嚴對於劉備而言也是一個非常重要的人,而且也是一個有才能的人,但是李嚴卻沒有爲當時的蜀漢做什麼有貢獻,而且還被廢爲平民。這個差距未免也太大了吧。

我們要知道,當時諸葛亮爲了鞏固政權,南征北戰。當時的李嚴是直接爲了這個國家的戰隊,提供糧草。要知道這也是一個非常重要的事,他可以說直接也掌握的這個軍隊的命運。但是有一年,大家都知道蜀地夏季多雨水,這個糧草當時就難以運出。所以李嚴就寫信給孔明,就說,丞相啊,現在雨水太多了,我擔心這個糧草不能按時達到,希望丞相可以考慮退兵。諸葛亮也覺得可以嘛,畢竟糧草在一個軍隊中起到的作用還是非常大的,但是等諸葛亮退兵的消息,一傳到成都,李嚴就做了一件,讓大家摸不到頭腦的事。他就假裝 不知道。就說,天啦,丞相怎麼退兵了。你說有的事說一說就算了吧。但是李嚴還直接給了劉禪寫了封信,說什麼丞相這是假裝的,是爲了誘敵深入。諸葛亮一回來就聽到了李嚴的風言風語,很生氣啊,就直接把他和李嚴的書信來往呈給了皇上。那李嚴也沒話說了,諸葛亮就上書皇上,把李嚴貶爲平民。

按照一個人,正常的思路來說,是不能理解,李嚴的所作所爲是不能爲理解的。他當時的行爲要不就是腦袋短路了,要不就是瘋了。原因很簡單嘛我們先不說他是個政治家,就是一個普通人知道要栽贓別人的時候都知道想想別人有沒有證據,什麼對話的內容啊,千萬不要留下來,更何況 對方還是諸葛亮,你又給人家寫了信,又要污衊人家。你這不是有毛病嗎。所以對於這件事,大家一直也是有爭議的。

也有人說,這是當時李嚴爲了推卸自己運輸糧草的失職,當然這也是有可能的,我們也說過糧草的重要性在作戰之中,但是諸葛亮當時聯合了二十多個人聯合起來一起上書請求罷免李嚴。當時聯合了魏延,楊儀等人,這些不同政治集團的人能聯合一起一起提出請求想來也是有原因的。我們要知道,當時劉備召諸葛亮和李嚴一同到永安託孤之後,諸葛亮就回到了成都,李嚴留到了永安,在這段時間之後,李嚴的官職由都鄉侯,到前將軍再到鏢騎將軍。這個官職是節節升。

不過這並不是他在當時的蜀漢,混得如魚得水的表現。要知道一個朝代的政治中心在哪,他的權利就在哪。而當時的漢王朝的政治中心就在成都。李嚴一直在遠離成都的江州之帶鎖停留,在政治屬性中他就不能和各種要員打好關係,其次他也一直在爲自己謀求官職,只不過得不到應允而已,所以在當時他一直不願出兵。

一直到了有一次,諸葛亮命令李嚴出兵到漢中,李嚴不願意,直接提出意見,說自己要開府。要知道開不開府的權利和性質是完全不同的。開府就有了一套自己的機構。但是諸葛亮也退了一步,雖然沒有答應他要開府,但允許了他到成都來,相當於允許了他接近政治的中心。要知道在當時那種情況下,戰局也非常緊張,李嚴的這種做法無疑讓當時的人,對他產生的強烈的不滿。認爲了只講自己的權利,不注重國家的安危。

要知道,劉備的這隻那個安排也不是輕易做決定的,一定也是三思後行的,。當時在益州本就就存在一種以益州人爲代表的本土勢力,他有當時本來的官員。後來劉璋父子也爲當地帶來了他們自己的勢力,知道後來劉備攻打下了益州。益州的當時勢力直接三分,這讓本來就不穩定的權利,在經歷了荊州之敗和夷陵之戰後,十分動搖。所以爲了穩固當時的內部關係,劉備必須團結劉璋的集團以防備本土勢力的反抗。的而當時最好的辦法就是選擇劉璋集團中的李嚴作爲一個託孤對象。實在是太聰明瞭。爲了蜀漢的天下做了每一件能做到的事。

只不過李嚴這個人,實在是不是一個很好的選擇。要知道他當時做了一件非常過分的事,在他到達現在的重慶時,他居然不走了還在那裏建立了一個州,要知道當時的蜀漢只有一個州,就是諸葛亮所擔當的益州牧的益州,他的這種做法對於諸葛亮而言,就是以下犯上了。既然他也沒有達到當時劉備所期望的在兩個集團中調到和諧的作用,而且還擁兵自重。這就是對於蜀漢王朝的最大挑釁,那麼諸葛亮自然也要抓住這個機會,讓這個已經無用的人,永遠的失去作用

查看原文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