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国一线投资机构中,微影资本是少数带有鲜明性格的一家。

在影视行业的巅峰时刻布局体育,在O2O疯狂的年代重仓新媒体,在AI与科技火热的窗口挖掘内容......无论外界风口如何变化,微影资本始终沿着消费力的迁移,默默耕耘着“文化+”的产业生态。

于是,从冠军冰场、体育之窗,到十点读书、罗辑思维、凯叔讲故事,再到斗鱼、蜻蜓FM,微影资本不断将行业头部公司纳入自己投资版图的同时,作为“产业连接器”所释放的能力与价值也愈发明显。

在创立的5年时间里,微影资本掌舵近60亿基金规模,累计出手近80次,41%的项目成功进入下一轮,上市与并购退出7起。

然而,一切成绩、回报、资源都只是结果,真正将这群文化创业者凝聚在一起的独特“人格”,大部分源自微影资本的“老大哥”——唐肖明。在20年投资生涯中,他最显著的标签就是文化产业的“拓荒者”与“推动者”,而通过对两家投后企业的深入采访,我们从他身上看到了两个不一样的定义。(点击了解加入微影·文创*消费产业黑马实验室)

01

“我们现在有很多股东,但我一直是按照微影资本和其他投资方,或者肖明(唐肖明)与其他投资人,这样来划分。虽然他投的钱不是最多的,他的身份也不是最显赫的,之所以这样来划分,核心就在于四个字——志同道合。”

——夏军,灵思云途CEO

大众、宝马、宝洁、伊利、中国工商银行等国内外知名品牌营销服务商

所谓志同道合,要分内外两层来看。

肖明与我年龄相仿,所以我们人生成长的背景和经历也都比较接近,彼此亲近感会强一些。而他也是创业起家,做的同样是营销与广告的业务,因此当他后来再去做投资的时候,就能够理解这个行业最艰难和困惑的地方是什么,我们共同话语就会比较多。

从品性上来看,我们都愿意做专业的事情,安安心心扎在业务上,不愿整天夸夸其谈。所谓物以类聚人以群分,很多彼此的默契和信任也是这样建立起来的。但这些都是外部的、表面上的志同道合,真正内在的志同道合,我认为是“和而不同”。

灵思走过很多冤枉路。过去我们对资本其实很不理解,因为我们所在的行业,时间和人才是我们最大的边界。我们花了5年时间进入例如宝马、保洁等大型企业的供应商名录,客户和流量不是靠钱买来的,只能靠实力。而一旦成为这些企业的服务商,同样意味着预付款以及账期的保障,基本“不缺钱”。

所以当我们准备在香港IPO的时候,都未曾拿过一次融资,但是当肖明告诉我一定要启动数字化战略的时候,我一下就接受了。因为当时我们讨论了很多企业未来发展的解决方案,而数字化是最能建立业务自循环的方式,但又是最梦想化的。如果放在今天,任何人都明白数字化营销的正确性与必要性,但是在2008年,在我们踌躇的时刻,肖明帮我们坚定了方向,这是他的厉害之处。

当然,他的判断也不总是对的。因为创始人才应当是最懂行业、最懂企业的,投资人更多是链接与陪伴。而微影资本最为可贵的另外一点则是“不同意,但支持”。

当时,有一个新媒体商业独家运营的业务机会摆在我们面前,但就在签订合作的时候,却遭到了我们内部非经营决策部门的全体反对,而外部股东包括肖明也都表示不同意。

原因很简单,一方面是由于从营销转向媒体,存在很大的跨行试错风险;另一方面新业务前期的团队与各项成本投入很高,对公司经营带来巨大的考验。虽然做成意味着公司将创造出新的业务增长点,但如此的战略选择确实面临着非同一般的压力,可谓放手一搏。

但即便是在这样的情况下,肖明最后却并没有在董事会举反对票,还是支持了我们的决定。用个不太恰当的例子来形容,就像是你的老婆执意要去做整形,你虽然嘴上不同意,但最后还是要陪她去医院,帮助她做术后调理,还要一起承担可能“眼歪嘴斜”的后遗症。

而在刚运营的前几年,我们确实遇到很多问题,也持续处于亏损的状态,但微影资本一直全力帮助我们对接客户、匹配资源,在我们背后默默地奉献。如今,这个业务不仅成功创造了多项媒体行业之最,在商业和品牌的收益上,也都成为行业公认的第一案例。

我个人总结,在这种“不同意,但支持”的背后,其实是双方对于创新的志同道合。如果一家企业或者一家投资机构,不能主动地去寻求创新和突破,没有一颗折腾、革命的心,很难成为行业中的佼佼者。

“单是对接合作的微信群,老唐(唐肖明)就已经帮我拉了不下4、50个了。无论是在我们亏损最严重的时候,还是在我个人最困惑的时候,每次找到他,都能感觉到他是跟我们站在一起的。与其说他是一位投资人,实际上更像是我们的超级合伙人。”

——王元昊,国泰慧众创始人

“stronger me,生为强者”IP创始人

10月底第三季度报表出来的时候,我拿去给老唐汇报。看到我们今年营收有2000多万,基本实现盈亏平衡,他一开始是不相信的。

实际上,起初连我自己都有点不太相信,因为2018年我们还是一家亏损3400多万的企业。去年年低,老唐特意叮嘱我说2019年很可能经济危机,让我们格外小心。

而经过一年的努力,我们甚至可以在春节之前做出一些盈利。用老唐的话说,这是一场经典的绝地反击。

烧钱烧出一片绝地

2017年我放下经营了5年的做棋牌赛事的公司,踏上了篮球产业的征途。

起初选择的切入点是做中国大学生3v3篮球赛,一方面是因为3v3参与门槛低、群众基数大;另一方面是当时还没有官方的运营机构和体系,是一块很有潜力的市场空白。

于是我们在8月拿到了体协认证的“5年+5年”中国大学生3v3篮球赛独家运营权,9月和微影资本敲下2500万的投资,10月、11月分别与贝克(美国著名篮球训练师)和马布里(美国著名篮球明星)签下合作协议,可谓一路高歌猛进。

当时的思路是想通过打造一个顶级的篮球赛事IP,然后延伸到篮球培训,快速拿下市场份额。凭借这一“宏伟蓝图”和满腔热血,我们在2017和2018两年几乎是倾尽所有,共计投入了近5000万,我个人也垫了近1000万。

万幸的是,IP打造还算成功。我们不仅把“Stronger Me,生为强者”这个品牌推进了NBA,还与天猫、优酷、周杰伦、林书豪、李易峰等大咖机构和明星打造了系列节目,甚至见证了中国大学生3v3篮球联赛的队伍在世界联赛中取得总冠军。

但不幸的是,我们在篮球培训上走了弯路。本来是想通过在全国大规模开篮球培训加盟店的方式坐稳市场,但干着干着问题开始逐个暴露:其一是明星教练供不应求,培训的产品和体系不够;其二是培训场地资源有限且成本逐年上升,但客单价又做不上去;其三是自身团队能力欠缺,无法实现业务的快速推进。

IP一片火热而企业经营却一片冰冷,再加上整体经济环境的恶化,2018年我们着实陷入了“冰火两重天”的绝地。于是我把情况如实汇报给老唐,向他寻求建议。

虽然直到现在我都认为之前的战略方向是对的,但是创业就是要学会朝着目标曲折前进。

经过几次与老唐极为深度的沟通之后,我逐渐找到了一些打破局面的思路,而随着微影资本帮忙对接的行业资源逐步到位,反击的号角正式吹响。

首先,我重新梳理了篮球培训市场的需求,发现中国篮球培训发展不如美国的原因,一方面是场地与时间资源的限制;另一方面则是多年来篮球培训体系与专业教练员人才的缺乏。随着国家对篮球运动的鼓励,与家长对孩子身体素质的重视,篮球培训教练员在未来将是一切的核心。

于是,我从做篮球培训加盟店的思路,转换为做篮球教练员的认证与培训。由供给侧切入,整合、扩大行业核心资源。并且在推行的过程中还意外发现,很多教练自带学生资源,帮助他们提升教学能力的同时,也为他们提高了客单价。

同时,我将马布里等明星IP资源重新分配,打造了篮球文化游学的项目。在传统的篮球夏/冬令营产品的基础上,以明星IP的成长路径为主线,将篮球精神和文化与训练结合,将产品的效果与口碑做到了行业极致。

在组织层面,我将80多人的团队砍掉了一半多,重新引进了国内顶级的篮球训练专家,专心打磨教练认证体系与培训产品。并且与中国大学生体育协会、中国中学生体育协会、中体协、北京篮协等机构建立合作,共同颁发相应的资格证书。

这样“三板斧”下来,不仅公司营收翻了一倍,由于赛事+培训+游学产品体系的完善,我们的品牌信任度也越来越高,吸引了中国移动咪咕等大批新合作伙伴的加入。

* 创业家,读懂中国7000种赚钱生意。
部分图片来源于网络,侵删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