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寿《三国志》开篇对曹操的介绍很简单:“太祖武皇帝,沛国谯人也,姓曹,讳操,字孟德,汉相参之后......莫能审却生出本末。”“年二十,举孝廉为郎。”从以上文字可见,曹操出身官宦世家,二十岁的时候举孝廉入仕途。

图片来自网络

首先,我们来说说什么是“举孝廉”,这是曹操踏入仕途的门槛。汉代提倡以孝治天下,自古“忠孝”一词,由孝及忠,是儒家传统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汉朝统治者政治思想统治的基础。统治者就是以儒家思想作为政治基础,进而达到“推孝为忠”的结果,形成对等级制度的维护和思想灌输。

“举孝廉”起源于汉武帝刘彻,后来成了汉代人走向仕途的重要通道之一。是汉代察举制选官任官的一种,除了“举孝廉”为官,还有茂才、明经、有道、方正等方式,在此就不一一说明了。曹操二十岁就被举孝廉出仕,又如何认定他的忠孝呢?要知道,按照举孝廉的程序原则,当时能够举孝廉出仕的人平均年龄均在五十岁左右。这不难理解,自己的前半生因为孝道父辈才能有所察举,一个毛头小子,尚刚为成人,怎么察举他的孝廉举止呢?

图片来自网络

所以,曹操举孝廉出仕是令人怀疑的,因为缺乏足够的史料证明。如此,在曹操平定北方之后,手握大权,对皇帝之位唾手可得之时,然,儒家思想仍然是整个社会的思想基础,“推孝为忠”仍然是统治阶级的基本意识形态,况且曹操举孝廉出仕本身就充满疑云,他就更不能废掉汉献帝而自立,那不是摆明否定整个社会的基本思想政治基础吗?纵观东汉末年后期,董卓等人行汉皇室废立,惹得天下豪强并起反对,没有一个是好下场的,行废立都如此,就更不用说取代汉室自立了,曹操其实也很忌讳。

其次,我们来看看东汉末年的基本政治生态。东汉中、后期,后宫太后称制、外戚干政,幼年继位的皇室幼主只能借助宦官才能亲政,史称戚宦之争。东汉朝廷日益腐败,而豪强势力大肆兼并土地。

汉桓帝、汉灵帝在位时,昏庸无道、横征暴敛、农民不堪重负。公元184年爆发黄巾起义,朝廷令各州郡自行募兵,才将民变基本平定,但却导致了地方豪强拥兵自重。初平元年,又起董卓之乱,从此朝廷大权旁落,揭开了东汉末年军阀混战的序幕。

图片来自网络

曹操虽出身官宦世家,但却是豪强眼中的“另类”,因为他自出仕之日起,就对豪强给予严厉打击。要知道,刘秀建立东汉政权,主要的政治基础就是世族豪强。到曹操掌握大权后,即全面推行抑制豪强的法治政策。他说:“夫刑,百姓之命也”;“拨乱之政,以刑为先”。他起用王修、司马芝、杨沛、吕虔、满宠、贾逵等地方官吏,抑制不法豪强。

反观袁绍,在袁绍的宽纵政策下,“使豪强擅恣、亲戚兼并,下民贫弱,代出租赋,炫鬻家财,不足应命”。这样,自然不能使“百姓亲附,甲兵强盛”。所以袁绍虽地大、兵多、粮足,终为曹操所败。

从依靠豪强到打击豪强无疑是缓解阶级矛盾的重要举措,曹操显然不能将这个名声直接背到自己身上,这个过程势必是漫长和痛苦的,是“皇室政府行为选择”,曹操能够“挟天子以令诸侯”,其实是他知道称帝不是一个愉快的过程,而是一个铺垫准备的漫长过程,他知道暂时不称帝有利于他奠定更加牢固的权力基础,为将来曹丕称帝创造更好的条件。

图片来自网络

最后,我们来看看当时的天下格局。曹操官渡之战后奠定了统一北方的基础,而在南方,汉朝皇室的后裔刘备和江东孙权与曹操形成汉末最大的三股势力。赤壁一战,让曹操对统一天下有了新的认识,对于南方的刘备和孙权,曹操还没有绝对的信心完成统一。

即使后来曹丕称帝后,多次发动了对东吴和蜀汉的战争,但都未能如愿,如此看来,曹操当时未能在赤壁之战中取胜,也就不足为奇了。

当时刘备以“匡扶汉室”为政治口号,孙权三世立于江东,天下诸侯并起的政治口号多是以辅助汉朝皇室为主,黄巾军所谓“苍天已死、黄天当立”最终还是被诸侯镇压了的,董卓行汉室废立成为天下标靶,袁绍和韩馥也想立刘虞为帝,名义上都是在维护汉室,打自己的权力算盘。曹操多次对董卓的行为义愤填膺,对袁绍韩馥立刘虞为帝也十分不耻,他又如何自己来称帝,废黜汉王室呢?

图片来自网络

如果那样,曹操就会被天下人耻笑成出尔反尔不说,像刘备孙权等皆可以所谓正统的名义给予曹操军事和政治上的压力,曹操没有必要惹下众怒。

曹操真不想称帝吗?我看未必,时机和条件不成熟是曹操不称帝的主要因素,以上三点可谓主论,也可以从另一方面说,他是在为曹丕称帝打基础,而他自己,单单从“举孝廉”出仕这一关来说,都还没有过。

这就是曹操的隐忍的智慧,可是现实的困境也令他止步。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