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康熙五十一年“毙鹰事件”后,八爷党遭到康熙皇帝的打击和清洗,除了阿灵阿等少数人还在暗中支持他外,留给外人的多以“尚得人心”而论,但就这一点而言,八阿哥的政治能量依然存在。自“毙鹰事件”之后,一废太子的那个公推结果被康熙皇帝一手推翻,八爷党的重要成员之一老九胤禟,和老十四关系逐步走近。

老十四胤禵曾是八爷党坚定的支持者。康熙五十一年“毙鹰事件”后,八爷党遭到康熙皇帝的打击和清洗,除了阿灵阿等少数人还在暗中支持他外,留给外人的多以“尚得人心”而论,但就这一点而言,八阿哥的政治能量依然存在。

八阿哥胤禩受挫之时,老十四胤禵自己开始活跃起来,积极谋求储位。康熙五十七年以前,胤禵曾结交理学大学士李光地,翰林院编修陈万策等人,“待以高坐,呼以先生”。胤禵之所以这么做,是博取士人和官僚的好感,为自己树立好的声誉,以取得康熙皇帝的器重。

此时的老十四胤禵,其爵位还只是一个贝子,贝子上面还有贝勒、郡王和亲王,所以,胤禵要想上位,还必须在爵位上有更高的擢升。当然,这一切,都取决于康熙皇帝的安排。而此前一段时间内,老十四胤禵虽然支持八爷党,但是在八爷党集团内部,他并非最为活跃的人物。

为什么说老十四胤禵是比八爷胤禩更阴险的夺嫡皇子?

自“毙鹰事件”之后,一废太子的那个公推结果被康熙皇帝一手推翻,八爷党的重要成员之一老九胤禟,和老十四关系逐步走近。这体现在老十四胤禵于康熙五十七年被任命为大将军王第一次出征时的情景。

老十四胤禵对老九胤禟说:“皇父年高,好好歹歹,你须时常给我信儿。”“但有欠好,就早早带信给我。”(《文献丛编》第一辑)胤禵的目的并非真的关心自己父亲康熙的建康和性命,而是希望把握时机,相机而动,为谋求储位能够发挥主动性。

胤禵在出发前,胤禟也每天到他家商议,希望胤禵早点征战成功,好回来当太子。胤禟称老十四胤禵“才德双全,我兄弟内皆不如,将来必大贵。”并当胤禵面说“早成大功,得立为皇太子。”(《文献丛编》第一辑)

老十四胤禵在西北平叛,康熙皇帝给予他的的确是最高的礼遇。从贝子封为“大将军王”,虽然没有名号,貌似“假王”,但是既已为王,自然在政治上又多了一份能量。

康熙六十年,老十四胤禵平叛后回京述职,老三胤祉和老四胤禛已为亲王,康熙皇帝派二人往京郊亲自迎接胤禵,可见老十四胤禵当时的声誉和呼声有多高。

为什么说老十四胤禵是比八爷胤禩更阴险的夺嫡皇子?

现在看来,康熙任命老十四为大将军王,到西北平叛,可能的目的有二,一是对老十四进行培养,希望他能在新皇帝继位后帮助新帝。这是满清皇室的优秀传统,让皇子参与政务,磨练能力,既为挑选继承人,也为他日新帝寻找助手;二是八阿哥胤禩被打击后,九子夺嫡唯老四胤禛左右逢源,但是老九胤禟等人还在为八爷党活动,为了保护胤禛,转移朝野的目标,康熙皇帝将老十四推出来,成为九子夺嫡的标靶。

但是康熙六十年,胤禵回京述职之后,随即又派他回到西藏驻守,如果他是康熙默定的储君,为什么在此关键的时刻又将他打发走了呢?

以上就是历史上老十四胤禵谋求储位的基本情况。无所谓阴险,因为在满清政治体系之下,皇子们参与政治是优秀传统,只要不威胁到皇权,你争我夺显然是被允许的,就看谁的手段更高明,若以此论,老四胤禛才是最为阴险者。

如果我们从电视剧《雍正王朝》来看,老十四的确很阴险,甚至超过老八胤禩,我们来举例说明。

第一件事:一废太子当晚,胤禵伪造太子手谕,调兵围困八大山庄。可以想知,胤禵早就伪造了这份手谕,就等时机了,但是他自己没有出手,却去找老八胤禩,让老八胤禩拿出去,这明显是要坑害老八啊,被老八胤禩识破拒绝了。不知道胤禵是怎么七转八弯到老大胤褆手里了,着实也将老大害得最后“永远圈禁”。

为什么说老十四胤禵是比八爷胤禩更阴险的夺嫡皇子?

第二件事:在西北又伪造信件,策反八爷党重要成员鄂伦岱,收买鄂伦岱。康熙六十大寿的时候,胤禵让鄂伦岱带回去一块天石贺寿,可是却让鄂伦岱故意将天石留在八爷府,让八爷胤禩以死鹰偷梁换柱,嫁祸老八胤禩。胤禩希望以此乱局,结果失败,康熙没有追查。可见,老十四胤禵又玩弄了老八。

第三件事:雍正即位之后,老八允禩到景陵找老十四允禵,希望他入伙再干,老十四给老八允禩甩了一句“你们落下风的时候,我不会袖手旁观。”结果是老八发动兵谏的时候,连他的影儿都没看见,又摆了允禩一道。

从这三件事可以看出,无论怎么讲,老十四胤禵都隐藏着比老八更险恶的用心,他貌似是八爷党的一员,其实时时在利用八爷党,给八爷党挖坑,他不过是想借老八的势力为己所用而已,说他阴险确实不为过。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