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隆科多在一废太子的时候,被康熙皇帝点名批评后,迅速与家族划清界限,一方面远离原来大阿哥皇八子集团,而且揭发了家族与皇八子之间的关系,做得非常坚决彻底,所以得到康熙皇帝的重用,当然,这也是康熙重用他的关键。隆科多出身上三旗,一等侍卫加身,一直受到康熙皇帝的压制,直到一废太子期间,因为揭发佟国维串联推举老八胤禩为新太子,受到康熙皇帝的重用,当然,这里面也存在康熙皇帝为了打击八爷党和佟氏家族的利益交换。

隆科多,作为满清雍正皇帝登基悬案的关键性人物,一直以来,备受争议。从九王夺嫡到隆科多倒台,隆科多到底扮演着什么样的角色,他与八爷党、四爷党之间到底存在何种微妙而复杂的关系,一直是史学界津津乐道的事。题者所提隆科多是如何被八爷拉拢的,可能更多的是基于经典电视剧《雍正王朝》。《雍正王朝》是根据二月河《雍正皇帝》改编而成的,是戏说,不是真实的历史,隆科多实际上在雍正五年左右就被雍正打击而死,他根本没有参与什么逼宫乱政,也没有拥立过弘时上位。

那么,隆科多在康熙年间,和康熙的两大夺嫡皇子(老四胤禛和老八胤禩)之间以及他和康熙皇帝之间到底是一种什么样的关系呢?他又是如何成为雍正即位的关键性人物的呢?我参阅了诸多历史史料,来捋捋呈现给大家。

《雍正王朝》剧照

剧情版:和《雍正王朝》差不多,因为受电视剧《雍正王朝》影响过大,很多观众一直为《雍正王朝》的剧情所吸引和接受。隆科多,佟氏家族的接班人之一(电视剧里佟国维成了隆科多的六叔,是叔侄关系,历史上其实他们是父子关系。)。佟氏家族就不用说了,出了两位皇后,多位妃嫔,是康熙中期最显赫的后戚家族。隆科多出身上三旗,一等侍卫加身,一直受到康熙皇帝的压制,直到一废太子期间,因为揭发佟国维串联推举老八胤禩为新太子,受到康熙皇帝的重用,当然,这里面也存在康熙皇帝为了打击八爷党和佟氏家族的利益交换。后康熙皇帝以两道圣旨,让隆科多为雍正即位保驾护航。在这里面,八爷党于康熙驾崩前夕拉拢过隆科多,但是在佟国维的指点下,隆科多没有支持八爷党。第二次拉拢则是在雍正即位后若干年,在八爷党撺掇下,以拥立弘时为条件向八爷党靠拢,但是因为八爷党逼宫失败,隆科多下狱,差点被弘时害死。这些都是电视剧的情节,与历史不符,不能看做为历史史实。

《雍正王朝》剧照

史实版:关于佟佳氏家族与“佟半朝”就不在此赘述,这是隆科多的家族背景,很多人都知道。隆科多与康熙皇帝关系不一般,康熙年长隆科多十六岁,隆科多周岁的时候被康熙皇帝养育,少年时代就跟随康熙。旗人子弟尤其是上三旗子弟因为政治地位很高的原因,他们出仕的道路比其他人简单,要么从文,要么从武,隆科多则比较特别,他是给康熙皇帝牵狗。明清时代皇宫附近设有“犬房”,位置在东华门内长街,共有“犬房”19间,“犬房”养的是猎狗,就是警犬,在皇帝出巡的时候充当探路、警戒的。

尽管牵狗不算什么高大尚的事儿,但毕竟是皇帝身边的人,家族背景又过硬,隆科多20岁就任一等侍卫,后还升为副都统,官居正三品以上(或从二品)。可能是年少轻狂,隆科多不太定性,康熙四十四年,他带领属下人恣意妄为,不实心办差,他副都统、銮仪使、犬房头领的职务被康熙皇帝统统革去,仅留一等侍卫行走。所谓行走,就是“见习“预备”的意思,还不是正式“员工”。

康熙四十七年,发生了著名的一废太子事件。当时的佟氏家族领头雁乃属隆科多的父亲佟国维,佟氏家族一直是扳倒太子的主要力量,而他们扳倒太子的目的是支持大阿哥胤褆上位。因为胤褆诛魔太子的行径惹怒了康熙皇帝,康熙皇帝将大阿哥胤褆永远圈禁,大爷党就此覆灭。而胤褆和老八胤禩一直是惠妃抚养长大的,胤褆与胤禩的关系一直很要好,故,佟氏家族在胤褆失势后转而支持老八胤禩。

《雍正王朝》剧照

众所周知,康熙皇帝在一废太子之后,没有采纳他亲自提出的公推结果,转而复立太子胤礽,支持八阿哥胤禩的佟国维马齐等遭受康熙皇帝的斥责或囚禁。佟国维因为是康熙皇帝的舅舅兼岳父,所以只受到康熙的斥责。《清圣祖实录》里有一段话是康熙在一废太子后对佟国维的训斥:“鄂伦岱、隆科多、舜安颜,与大阿哥相善,人尽皆知。尔等又欲立八阿哥为皇太子、诸阿哥于何地耶?”

从这段话可以看出,身为佟佳氏家族的一员,隆科多素来与大阿哥胤褆关系要好,至于他参没参与举荐八阿哥胤禩为新太子尚不可定论(一等侍卫应该没有参与投票权),但至少证明,他的政治立场基本上是和佟国维一致的。

但是,康熙五十年十月,太子死党,九门提督托合齐事发,被康熙皇帝清肃,而此时,康熙皇帝却任命一直和大阿哥胤褆交好的隆科多为九门提督,这就有疑问了,明明隆科多是康熙点名批评的支撑老八胤禩的人,为什么却对他委以要职呢?如何解释这其中的逻辑关系呢?

《雍正王朝》剧照

隆科多在一废太子的时候,被康熙皇帝点名批评后,迅速与家族划清界限,一方面远离原来大阿哥皇八子集团,而且揭发了家族与皇八子之间的关系,做得非常坚决彻底,所以得到康熙皇帝的重用,当然,这也是康熙重用他的关键。隆科多担任九门提督共计11年,直到康熙皇帝驾崩,还被任命为宣读遗诏的大臣,这绝不是单方面转变立场所能得到的,隆科多的忠诚一定得到了康熙皇帝的首肯。有一件隆科多刚刚上任九门提督的时候奏请皇帝训示的奏折,康熙对他的朱批写道:“九门提督责任重大。第一,所有看管地方,务须防守严固;第二,厚待士兵,廉洁自律,不生二心,舍身报效。”

在康熙的朱批奏折中,很多关于隆科多除了完成本职工作外,还办理了康熙委派的机密事务,比如是他着手囚禁大阿哥胤褆的,也是他着手囚禁废太子胤礽的。康熙五十九年,隆科多还兼职理藩院尚书,官居一品。

从这些事件中可以看出,若非隆科多彻底划清界限,转变立场,并忠心办差,获得康熙皇帝的肯定,他这个九门提督也当不成,当不长,更不会升官。所以,隆科多在当时的政治立场,并非八阿哥、四阿哥,而是康熙皇帝。这与《雍正王朝》里隆科多受命保驾时候的情形有些相似。

《雍正王朝》剧照

康熙五十三年,发生了历史上著名的“毙鹰事件”,这个是皇八子胤禩集团在康熙年间遭受到重创的事件,也意味着胤禩与帝位最终无缘。所以,说这个时候或者后来,胤禩还在拉拢九门提督隆科多争夺皇位,是讲不通的。

作为雍正即位的关键性人物,隆科多是如何和四爷胤禛搭上关系,并力促胤禛即位的呢?历史上没有过多史料,但是有三点看法可供参考:

第一点:说是隆科多性格耿直,虽然佟国维一直支持皇八子胤禩,但是隆科多对胤禩却不待见,因为他不喜欢胤禩的圆滑世故,所以二人尿不到一个壶里。相反,隆科多与胤禛脾性相合,能说到一块儿去。这也是在一废太子后,佟国维遭受打击,而隆科多则受到康熙重视的原因。但是这种说法欠证据,不能自圆其说。

《雍正王朝》剧照

第二点:康熙六十一年十月,皇四子胤禛与隆科多同时被委派到京郊盘查京仓。在盘查京仓的那些日子里,隆科多和胤禛是有工作交集的,那次查仓是由雍亲王胤禛牵头,共分了三个组,胤禛亲自驻一个组,在这个组,还有就是隆科多,两人接触的机会和时间很多,可以推测,胤禛当时和隆科多是否有君子之约为未可知,但是胤禛绝不会放过这样的机会拉拢隆科多一定是真的。

第三点:隆科多是康熙皇帝身边的安全护卫者,在当时的情况下,无论朝野大臣还是皇子皇孙,要想随时随地觐见康熙皇帝,没有康熙皇帝的明旨和隆科多的允许,是根本没法接近康熙皇帝的。康熙皇帝病重期间,唯有老四胤禛每日三番五次进入畅春园慰问病情,尤其是康熙驾崩当日,胤禛五次进入寝宫,无疑是隆科多“开闸放水”。

当然,以上三点,不足以说明隆科多就搭上了老四胤禛,是拥立老四为帝的主要依据,在皇权至上的帝国王朝,这也侧面说明,隆科多之行事仍然是以康熙为指令,至于他和老四胤禛的交集,甚至与老四是否达成交易,这个前提没变。

《雍正王朝》剧照

悬疑版:这个版本主要与老十四胤禵有关,是以老十四可能是康熙默定的继承人为基础的。康熙五十七年,发生了准葛尔入侵西藏的叛乱,胤禵被康熙封为大将军王,出征平叛。按照皇室规矩,皇子不可结交外臣,但是,康熙皇帝在胤禵出征前,特意指示胤禵与隆科多接触,这是极为罕见的指示。

而且,胤禵也确实与隆科多进行了接触,并把接触的情况奏报了康熙:“臣先前未与伊议,不晓其能。皇父指派臣后,与伊议,方叹皇父之谕旨。”胤禵六十年平叛回来之后,受到隆科多迎接,但是康熙皇帝并没有明确立胤禵为太子。

这可能让隆科多产生观望的情绪,而在此期间,还发生了一件事,让隆科多立侧难顾。康熙五十八年二月,隆科多的父亲佟国维去世,宗人府奏请其子承袭公爵,折子被康熙皇帝留中,康熙直到驾崩都没有答复指定谁继承佟国维的爵位。隆科多未能继承佟国维爵位,心生不满。

《雍正王朝》剧照

在重大的利益取舍面前,隆科多若拥戴老十四胤禵为帝,由于和胤禩胤禟等人积怨在先,隆科多必然没有什么好果子吃,若拥立老四胤禛,则会是一片花好月圆的结果。因此,清史专家孟森说:“隆科多独出此道,以博非常之富贵”是有道理的。这是否说明老四胤禛真的是在隆科多的帮助下篡改遗诏上位呢?真的很难解。

以上三个版本是关于隆科多在康熙晚年的不同版本说法,希望能对喜欢清史的读者有用。

相关文章